第2章(1 / 2)

加入书签

一连串细碎的脚步声逼近,间或听到几声女子的铃儿般的轻笑,片刻,一个涂灵簪思念了许久的声音终于响起:“烟儿,心月,你们瞧今年的梅花开得如何?”

褪去少年特有的喉音,如此慵懒,缱绻,浑然天成……那么熟悉,那么陌生。

那一瞬,涂灵簪多想抬起头仔细描摹这张横亘生死、跨越三年的脸,可浴火重生的她已失去了能直视他的权利。

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卑微如尘,怪力乱神,冤屈未雪,他们该如何相见?

涂灵簪心中正是百感交集,却忽的听见一个如春风般轻柔的女音笑道:“陛下的梅园,自然是这天下最好的了。”

话音刚落,另一个清脆略带倨傲的女声接话道:“秦姐姐真会说话,心月眼拙,倒瞧不出什么好与坏来!”

“心月妹妹说的是,”那姓秦烟被挑衅了也不恼,温声笑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关键是,谁与之共赏的那份心情。”

说完,她含情脉脉地望了李扶摇一眼。

秦烟和楼心月,一个是秦相府独女,一个是定远侯千金,传闻她们中有一人即将成为大殷的皇后。

不过涂灵簪的视线却并未落在两位沉鱼落雁的贵女身上,她甚至忘了楼心月的父亲是将她逼死在悬崖上的仇人。

无关昏君与否,无关国事家仇,她只想问一句:扶摇,这三年来,你过得好吗?

李扶摇轻笑一声,并未作答。玄黑绣金的龙纹靴一步一步靠近,朝涂灵簪走来。

匍匐跪在地上的涂灵簪一愣,望着额前那双龙靴,熟悉的檀香味伴随着梅香袅袅沁入鼻端。

涂灵簪有了那么一瞬的紧张。

难道,李扶摇认出她来了?怎么可能!她并没有想过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相认,该怎么做才好?

正犹豫要不要抬头打声招呼,结果李扶摇只是错身而过,连半个眼神也不曾施舍给她。

果然,认出自己来什么的,真是痴心妄想。

等到他们一行人从面前经过,涂灵簪才起身,如同普通宫女般垂首站在一旁。余光扫去,只看见年轻帝王穿着玄黑冕服的背影,以及一左一右陪伴的两位佳人。

记忆中少年的身躯跟面前的男人重合,她不动声色的望着李扶摇的背影,心中既酸楚又欣慰:

扶摇长高了。

几步之外,李扶摇侧首轻笑,玩世不恭道:“秦相府的海棠花,定远侯府的杜康酒,那才叫一绝!到时你我三人共饮一桌,良辰美景,岂不乐哉!”

面前这个年轻轻浮的帝王,在新年的第一场宫宴上,弃百官于不顾,视江山如粪土,唯有儿女情长氤氲在李扶摇那双漂亮的眸子中,极尽风流。

三人在梅园赏玩了一阵,秦丞相差人来请秦烟回府,这位绿衣美人便先行告退。

见秦烟走了,楼心月直视李扶摇,试探道:“听闻,陛下要纳皇后了?”

因离得较近,涂灵簪又听力极佳,故而能听得一清二楚。

李扶摇漫不经心道:“秦相是提过此事。”

楼心月张了张嘴,红着脸细声道:“真不知谁家贵女能有这个福分,能伴陛下左右,母仪天下。”

楼心月看着李扶摇的眼神赤-裸热烈,她的父亲又是当朝定远侯,势力与秦宽不相上下,傻子都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

“朕也不知。”李扶摇渐渐敛了神色,一双深不见底的眸子望着楼心月,半响才叹道:“朕虽为一国之君,但终归年轻懵懂,许多事也作不得主,丞相说什么便是什么。”

听到那句‘丞相说什么就是什么’,楼心月羞恼的潮红瞬间褪尽,她怔怔的望着李扶摇,神情有些难堪:“秦烟……要做大殷的皇后?”

李扶摇沉默。

“那我呢?”楼心月苍白着唇颤抖道。

“你知道,朕总是身不由己。”顿了顿,李扶摇随手折下一枝红梅递给楼心月,眉宇间似有一段散不去的忧愁。

说完,李扶摇缓步离去,留下楼心月呆呆地望着手中的红梅,半响不语。

涂灵簪清楚地看见,楼心月纤白的五指紧紧地攥着那枝梅花,眼中似有什么一闪而过。随即,她又像没事人一般嫣然一笑,快步追上李扶摇的身影。

……

涂灵簪半响不曾回过神来。

曾经的耳闻变成狼狈的事实,涂灵簪心里有些郁卒,甚至有了那么一瞬的怀疑:李扶摇的躯壳里,是否也换了另一个灵魂?

天下美人何其多,为何依偎在他怀里的,偏偏是害她冤死塞外的奸臣之女?

那个涂氏一手扶植起来的小太子,那个在她身后跟了七年的李家弟弟,那个在她每次受伤后都会心疼得红了眼眶的少年,为何能心安理得的搂着她仇人的女儿,将情话说得如此缱绻深情?

三年来,宰相秦宽一手遮天,前副将楼皓因诛杀涂氏叛贼有功,被加封为定远侯,手握十万兵权……黑白混淆,颠倒是非,奸臣当道,这怎么可能是那个有鲲鹏之志的少年做出来的事?

短短半刻钟,她的心如同从九霄之上直坠泥淖,惶惶然无法呼吸。纵是面对敌人千军万马,她也不曾这般害怕过。

是的,害怕。

这不是她所认识的那个李扶摇,这是个——昏君!

不知过了多久,涂灵簪才浑浑噩噩地回到了掖庭宫。

她告诫自己要冷静,不可自乱阵脚,却总忍不住狂想:这三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将院中三个一人多高的大水缸蓄满水,已是月上中天,涂灵簪放下扁担和水桶,累得瘫软在地上。

疯狂的体力活让她无暇再思考其他,她抹了把脸上的热汗,将一瓢冷水泼在脸上,顿时被冻得清醒万分。

靠在水缸旁,她仰头望着雪霁的夜空,心中的迷雾渐渐清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