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2 / 2)

加入书签

在几家归降,一家全部被屠后,明国的地方大族们全部选择了投降。

他们亲眼见到了两种选择的不同下场,就是再狠心的人,也不可能让全族为他一人陪葬,所以他们都投降了。

因为在绝对武力面前无法反抗,所以不管是不是提议附议过裁减军备案的文臣和大族,他们都选择了投降,同时为了示弱,还自献了产业,土地、店铺、技艺、仆役、农夫,全部献上,只留下祖宅传承后人。

宋知夏很不客气的把大族们敬献上的土地和人都收下了七成,明国需要土地,也需要人口,所以她当然得收,不过这些产业也是人家几代人努力挣下来的,全部都收了,未免有些过份,有些还是人家从第一代传承下来的祖产,所以宋知夏只收了七成,还特地从中挑出了祖产不收。

宋知夏这一举动令所有大族都泪水涟涟。

当然,这也是因为宋知夏先兵后礼的缘故。

人心就是这样,若是一开始就好好说话全心信赖,比如宋勇毅,就会被这些大族所愚弄所操控,但要是像宋知夏这样,一开始就直接杀人全族侵吞产业的,稍稍退让一点,这些大族就会感恩戴德,越发不敢糊弄了。

宋知夏在明国的土地上跑了一圈,收获满满,心情极为愉快的回到了京城。

整个明国都松了一口气,不仅是文臣和地方大族松了口气,觉得逃出生天,就连先造反后归顺的武将们都松了一大口气,他们极怕宋知夏收拾完这帮地方大族又转头过来收拾他们,皇帝再是如何的免罪,到底也不能让他们完全心安,承诺只对君子有效,对于小人和女人,是不能指望的,而宋知夏,她既是女人,又不是君子,谁敢真的相信她不会秋后算账呢?

所以宋知夏终于肯回京了,武将们几乎是泪流满面的欢送她。

这个杀神煞星终于肯回去了,真是太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哈,叫你们糊弄宋勇毅,现在宋勇毅下台了,换上了宋知夏,你们知道哭了吗?

第206章 官员任用

狠狠的收拾了明国的文臣集团和地方大族之后,宋知夏挟胜而归,当她再一次踏入京城时,她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太女了,她的太女之位无可动摇。

宋知夏回京之后,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她马上开始着手整顿官场,她出京之前收拾了二十几位朝臣,出京之后又收拾了全国的大族,空缺出来的位置不少,需要调动的官员更多,这是亟需去做的要紧事。

在官场重整这一政事上,宋力刚显得极为的谨慎。

宋力刚没有治国的政治智慧,他在这一次的大风波之后也看清了自己的能力和短处,他不敢再凭着自己的心意来安排官员的升迁调动,更倾向于听从宋知夏的意见。

宋力刚这样的谨慎状态更符合宋知夏的需要,有了宋力刚的配合,宋知夏布置起来更加的顺手顺心。

宋知夏在三年前离开明国时,就把观察官员和发掘人才的重任交给大师姐齐若兰,这一次她正好用上齐若兰的观察册子。

齐若兰在这三年里兢兢业业的记录着她所看到的听到的官员行为,同时也记录着名声响亮的人才,她牢记着宋知夏对她的选才标准,不只记录那些有政见有文名的文士,也记录那些有专精才能的人才,比如善农事的,比如善治水的,比如善缉凶的,这些人才往往只是做为胥吏,甚至白役,活跃在底层官场,辅助着上官的政绩,若不是专门去问,根本不会有人去记住他们的姓名。

齐若兰只是一介女子,要做到这些事本来是不可能的,但好在她的身后有三张关系网。

探文士,她有师门的关系,明石先生在文人阶层中地位极高,他的门下更是有上百位徒子徒孙,这些徒子徒孙也大多出身士族,这本就是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找人才,她有公公的关系,她的公公本是进士,还曾经做过同知,在官场上也是很有关系的,恩师座下,同年,同乡,单这三层关系就可以与许多官员攀上交情,虽然这些交情不足以让他重入仕途,但是探听他们治下是否有专精才能的胥吏,还是很容易的。

而若是有人猜忌她的动机,甚至与她为难的话,她的背后还有昭阳公主这一尊大神呢,也不需亲自请出昭阳公主为她做主,单是抬出这个名号就足够震慑那些人了,更何况她只是记录而已,又不是亲自去拉拢,能让人多顾忌呢?

齐若兰搜集了三年的人才资料,宋知夏这一次就用得上了,她把前世背下的能臣姓名一一列出,再对应上齐若兰的观察册子,就能从中找出她需要的人才,甚至还能为他们找出合适的搭档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