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列强惊诧1(1 / 2)

加入书签

一艘美军潜艇围着长门号那庞大的残骸转圈子。

这片海域只有不到四十米深,借着从海面射落的阳光,依稀可以看到长门号的轮廓。潜艇兵看到,这艘巨舰的舰体完全断裂,从甲板到吃水线以下,布满了一个个窟窿,那一个个被炸弹炸开的大窟窿就像一张张血盆大口,冲潜艇咧开,似乎要将它一口吞进去,这场面恐怖得没法形容,身经百战的海军精英们也感到一阵胆寒。

大副在胸口划着十字,喃喃说:“太惨了,虽说是敌人,但我还是忍不住同情日本人……得多疯狂的火力才能把一艘七万多吨的战列舰给打成这样啊!”

舰长也在胸前划十字:“我们不是亲眼目睹了红色空军围攻长门号时的情景吗?那火力,别说区区一艘大和号一艘长门号,就算是将全世界所有战列舰都集中过来,也会在几个小时之内被通通送进海底的!”

想到红色空军轰炸大和号和长门号时那凌厉的攻击,还有那发了狂似的的火力,舰长和大副都没来由的打了个冷战。这样的攻击,你就算把全世界的钢铁都拿来堆砌成一艘战列舰,也逃不过被炸成漏斗的命运啊!中国人不发疯则已,发起疯来,真不是一般的恐怖!

大副问:“我们该如何向司令部报告?”

舰长说:“如实报告吧。”

大副苦笑:“但愿那帮官僚能相信我们的报告吧。”

舰长也是苦笑,他有预感,接下来该想办法应付上级没完没了的盘问和怀疑了……

这艘潜艇一直在黄海活动,攻击活跃于大连-日本之间的航线的日本军舰和货轮,这次日本海军精锐尽出,杀向渤海,它一早就发现了,并且一路追踪,神不知鬼不觉的跟在舰队后面来到了渤海。奇怪的是,当它向上级报告日本舰队的行踪,询问是否应该与八路军分享情报的时候,上级要求他们暂时不要与八路军联系,保持追踪就行了。这道命令让舰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那帮官僚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中国跟美国不是盟友吗?现在盟友有难,难道他们不应该想办法帮忙吗?为什么不能与八路军分享情报?

倒是大副猜到了几分:“八路军……太强大了!”

舰长问:“这不好吗?他们强大就意味着日军必须将更多的部队投入中国战场,我们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也就大大减轻,这应该是好事才对!”

大副说:“单纯以军事角度来看确实是好事,但是站在政治家的立场,可不见得完全是好事……别忘了,他们是布尔什维克,跟我们是天然对立的!”

这下舰长明白了。八路军属于红色阵营,苏联那一派的,现在二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美苏还能携手并肩,共同对敌,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价值观上的天然对立迟早会让这个战略同盟破裂,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甚至成为死敌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红色阵营的国家强大,对美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八路军实在太强大了,也太神秘了,前年还让日军扫荡得鸡飞狗跳,只过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他们就能力抗日军十七个精锐师团而不落下风,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八路军从来就没有解释过。

八路军手中有大量苏式装备,比如说莫辛纳甘步枪、波波沙冲锋枪、152毫米榴弹炮、122毫米榴弹炮,这些辨识度都非常高,美英由此判断,应该是苏联在大力援助八路军。至于八路军装备到班的MG-42通用机枪,也很好理解,这玩意儿苏军缴获的不在少数,而苏军又不怎么用这种吃起子弹来无比凶残的机枪,扔给自己的小兄弟也是可以理解的。美英外交官多次或明或暗的抱怨过苏联这种绕开美英卖肾援助八路军的行为不符合盟军一致行动、互通有无的原则,但苏联对此一直模糊其词,没说是自己在援助八路军,更没说不是,着实令人恼火。

等到大反攻展开后,美英更是越看越心惊。这场大反攻的规模完全赶得上东线战场的巴格拉季昂行动了,攻势之猛,规模之大,战场之广阔,持续时间之长,令人目瞪口呆,一位美国军事顾问团成员感慨:“他们就像涌入内陆的红色潮水!”最让美英心惊的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消耗的弹药完全是个谜!子弹、迫击炮弹这些的消耗倒在其次,美英很难估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重炮炮弹和重磅航弹的消耗量他们却能猜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从数据来看,红色军团消耗的航弹和重炮炮弹与他们取得的战果完全不成正比!在欧美战场,盟军每一次大规模战役,消耗的炮弹、航弹都是以万吨计算的,取得的战果嘛……也就那样,比如说卡西诺山战役,盟军光是子弹就消耗了一亿发,炮弹更是多达数百万发,然而德军伤亡也就两万人,反倒是盟军,死伤多达六万余人。而八路军和新四军每次战役所消耗的重炮炮弹和航弹数量都不是很多,同样消灭两万名敌人,他们所消耗的炮弹和航弹仅相当于盟军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

这种诡异的情况恐怕不能用日军菜来形容。日军有多凶悍、顽强,美英苏都是领教过的,诺门罕战役,苏军苦战了好几个月,砸出去三万多吨炮弹才将日军击败,至于美军……一言难尽,从瓜岛到塔拉瓦再到夸贾林,然后是塞班岛,每次与日军在地面碰撞都要杀得血流成河,尸积成川,不知道要砸几万吨炸弹炮弹才能把日军打垮。然而现在红色军团却用仅相当于他们的零头的弹药消耗将日军整个大队整个大队,整个联队整个联队地灭掉,着实令人既震骇又不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