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衣锦还乡(1 / 1)
说起北方军区那边,李二虎今天也接到了一封电报,是来自张大山那边的,俄国再次派出了一支20万军队的远征军,他们跟当地的军队合并成一处,最终组织了40万大军,准备冲过张大山的防锁线,当然跟以前的时候不一样,这40万大军配备了将近1000架飞机,这些飞机全部都是老式飞机,但是也是来势汹汹的,双方已经在乌兰乌德东面进行了一次试探性接触,咱们这边损失了上千人,对方也损失了3000多人,对于这样的结果,李二虎是不会说什么的,虽然咱们这边吃了亏了,但是前线的事情还得让张大山来决定,咱这边不能够管的太多。
俄国方面之所以有这样的动作,那也是感觉到现在华夏的麻烦太多了,所以他们认为如果要是比较幸运的话,没准能够冲破这道防线,一旦冲破这道防线的话,在远东地区还有他们不少的零散军队,虽然现在已经被分割包围了,但至少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那个时候这些城市也不会主动投降的,就比如现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虽然华夏的军队已经把这里包围了,而且占领了60%的城市,但在那40%的城市当中,还有8万多的军队在努力抵抗着,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抵抗的结局是什么,但他们仍然顽强的反抗,希望能够看到从莫斯科过来的援军。
李二虎也并没有命令前线的军队跟他们火拼,主要是因为尽量减少损失,现在的战争只不过是大餐之前的开胃酒罢了,李二虎知道俄国能够动员多少人,也知道将来俄国会派来多少军队,根据李二虎制定一份作战计划,如果德国能够在战争前期掌握主动权的话,咱们这边至少有两年的时间,这两年的时间就可以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西前进,可如果要是德国没有获得那样的结果,咱们最多也就只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俄国方面肯定会派遣上百万军队过来的,而且俄国的军工技术也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战争之前的十年里,也没有战争爆发,两年的时间发展的快。
这一点李二虎是非常清楚的,在21世纪的一些视频网站上,经常会看到德国的钢铁洪流,现在咱们在对付他们的时候自然是得心应手的,可如果俄国人有了这一批钢铁洪流呢,对咱们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万一到时候要是打不过他们的话,那有些事情就不太好办了,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所以李二虎不会干涉前线的事情,让他们自己考虑好就是了。
镜头再次转回北平,北平城内的老百姓再次遭殃了,所有的日本人都在快速的撤退,包括那些日本商人在内,只不过他们只能是用自己的脚走过去了,他们原来家里的那些汽车全部都已经是被军方征用了,虽然警察局那边有人能够保护华夏老百姓,但是警察局的抵抗也仅仅有三天左右,剩下的那些人全部都被杀掉了,虽然咱们的军队已经快速的赶过来了,但无奈还是让日本人打了一个时间差,咱们的地下势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李二虎也感觉这件事情咱们这边有责任,没想到板垣征四郎可以那么快的做决定。
根据情报部门得到的消息,他们认为咱们至少还有50天的时间能够进行考虑,谁知道板垣征四郎力排众议,直接把反对的那些军官全部都给看押起来了,这些人直接被送上了火车,然后当他们醒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在天津看日出了,也正是因为板垣征四郎的铁血政策,华北派遣军内部并没有多少人提出反对意见,那些人的脑子里也是非常清楚的,在现如今这种状态下,板垣征四郎已经是昏了头脑了,他什么事情都能够干得出来,如果你想提反对意见的话,板垣征四郎很有可能会直接拿你开刀的,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做这样的事情,最好还是能够服从他的命令,这对你和你家人有极大的安全作用。
北平城里的老百姓其实老早就被搜刮干净了,现在日本人在这里再搜刮一遍,那也是想着临走的时候不用吃亏,而且当火车开走之后,他们把从北平到天津的铁轨都给破坏了,就是想着华夏人不能够在使用这条铁路,其实这条铁路还是当初李二虎修建的,现在也就不用着急了,咱们那边可以一边修炼一边前进,而且李二虎还可以稳扎稳打,这里是李二虎赖以起家的地方,当然知道这里的情况之后,李二虎准备从南方飞过来,专门指挥这次收复北平的行动,这也算是善始善终。
可惜的是李二虎无法指挥这次战役了,板垣征四郎撤退的十分彻底,连守备军队都撤退掉了,如果你想在这里打仗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板垣征四郎这个家伙是绝对的成本型将军。
该如何评价这句话呢?就是说在打仗之前,这家伙会把所有的成本都给评估一遍,如果要是能够获得比较多的利润的话,那么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出来,可如果要是获得不了那么多的利润的话,干脆也就不吭声了,干脆直接带着自己的人撤退就好,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事情,现在这个家伙就在做这个事情,而且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于这个家伙来说,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慢慢的进行的,至于最终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暂时并没有人去评论这些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如果这家伙要是做的足够好的话,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事情,当然只是对于日本方面来说,对咱们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李二虎已经决定要北上了,他想要去看看这座城市,去看看自己当年为之奋斗的地方,怎么说现在也是衣锦还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