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败家(1 / 2)

加入书签

吃过了饭,已到了深夜,叶春秋却没有倦意,他很明白自己终于开始占据了主动权,不再像从前那样依赖于别人,同济堂规模只要扩大,这将成为自己的支柱,财务上获得了自由,以后做什么事也就事半功倍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这是叶春秋第一次独当一面,不再依靠于叶家,念及于此,叶春秋便感觉心中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于是告诫自己,别急,别急,先将架子搭好,同济堂要做的事还有许多,新药的推出暂时还早,叶春秋非常清楚,即便自己有再多的秘方,若是一股脑的推出,也不过引起一股热潮而已,风头一过,热潮退去反而不是好事。因为现在同济堂人手还不足,还只是刚刚开始,有白药就足够了,等到有了一批真正的骨干,再慢慢的抛出一些秘方和新药,打响名声,就可将这同济堂推向各处。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人手问题,嗯,明日去人牙行,今日他破天荒的没有去练字,实在是又困又乏,便回房倒头睡下。

清早起来,洗漱之后,叶春秋便动了身,人牙行靠着鄞河,是一条较为生僻的街坊,叶春秋早就打听了所在,其实这个时代的城市很好认路的,大抵都是迎春坊、平安坊之类的街区,一般问清了大致的方位,就不会有什么错。

叶春秋其实并不急着到人牙行去,一群人贩子扎堆的地方,三教九流什么都有,叶春秋固然已有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却藏在一个稚嫩的身体里,这样贸贸然去,只怕会被人吃的骨头都不剩下。

人靠衣装马靠鞍,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所以自从中了试,叶春秋总是头戴纶巾穿着儒衫,他先绕道去永春坊那儿的铁匠铺一趟,这儿临着海宁卫,有不少铁匠铺子,其中尤以修补农具的铺子居多,也有一些修补兵器的,多是服务于海宁卫,海宁卫不比别处卫所,内陆的卫所基本上都已经失去了战斗力,而海宁卫却是专为剿倭寇而设,偏偏朝廷发放的兵器大多不堪为用,每天刀头舔血过日子的人,却是拿着一把钝刀,估计这些丘八们早将造作局南京军器局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个遍,因而有许多人私下打造兵器,对于这样的事,官府其实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宁波的太平还靠着这群丘八呢,其实官老爷们也挺愧疚的,军器局贪墨的有点过份了,连人家卖命的兵器都打主意,不是东西。

所以在这江南,军器局在沿海各卫几乎惹得怨声载道,尤其是卫里的大头兵,骂人狗娘养的一样要加一句,你这军器具生出来的狗崽子,很有特色。

叶春秋寻了一家铁匠作坊,恰好几个军汉骂骂咧咧的出来,一见到叶春秋,有人认得他,连忙给叶春秋客客气气打招呼,这年月,大夫是最得丘八们敬重的,尤其是像叶春秋这样能起死回生的‘神医’,若是稍有不恭,下次假若受了刀伤,谁晓得这叶春秋这小子会不会做什么手脚,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叶春秋朝他们点头,踏入了铁匠铺子,对匠人道:“学生剑打造好了吗?”

匠人一见了叶春秋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笑嘻嘻的道:“已经打制好了,就等叶案首来。”说罢,去取了一柄两尺剑来,叶春秋收了剑,并没有急着付账,只是道:“过几日去同济堂结账,辛苦了。”

短剑佩戴在身上,当然不是用来装逼的,叶春秋年纪不大,个头也不过一米五多一些,还未真正长开,出门在外总要有威慑力才好,自然,腰间的剑并不是凶器,只是在这个时代,剑乃是特权的象征,寻常百姓佩剑就是大罪,一个不好可能惹来杀身之祸,佩剑,是秀才的特权,只不过现在的秀才不以佩剑为荣罢了,可是叶春秋年纪小,有时出门有一柄剑在手,一方面可以防止某些突发性的状况发生,另一方面,也是告诉别人,自己属于特权人士,不好招惹。

这柄剑颇为锋利,是叶春秋委托铁匠铺打制的,如今用牛皮鞘裹着,挂在叶春秋的腰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