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你的民族不差的(1 / 2)

加入书签

每当王庸露出这种笑容的时候,就代表着对手倒霉的时候。

只是问题已经提出,记者们总不能收回吧?

何况,说实话,这些记者还真想听听王庸对东洋的评价。就像是王庸在南韩指出了南韩文化中存在的弊端一样。

王庸坐回休息椅,似乎做好了长谈的准备。

“说真的,你不问我这问题,我也打算主动提及的。原因就是你说的,在华夏确实存在一批毫无理由拥护东洋文化的年轻人。就在今天,华夏微博上还引发了一场争论,其中一方就是喜欢你们东洋文化的粉丝。”

闻言,一干东洋记者不由露出得意神色。

东洋虽然论学输了,但是在文化扩散上还是远远领先华夏一头的。看,就连华夏自己国家的人,都喜欢东洋文化到不惜跟同胞开骂呢!

只是这种话记者们没有说出来。

王庸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似乎看出了记者的心思。

“本来呢,我是想要发表一篇长微博,好好分析一下两国文化的对比的,也算是给此次东洋之行画上一个句号。但是恰逢你们问起,我就直接在采访中说了吧。”

王庸稍微一顿,随即又道。

“不管是你们东洋人自己,还是那些仰慕东洋文化的粉丝,都认为东洋文化中有一个特殊的优点,那就是礼貌。这种礼貌体现在东洋文化的每一个细节里,见了朋友鞠躬问好,买东西必然道谢,跟上司说话毕恭毕敬。确实是一个让人闻之仰慕的社会秩序。”

东洋记者全都笑了起来。

没错,这就是东洋人最引以为豪的一点。也是无数外国人用东洋举例来批评自己民族的一点。

像是华夏,就有着无数人常常用东洋人有礼貌来批评华夏如今的风气。

在华夏,提及东洋两个字,俨然已经成了礼貌的代名词。

王庸不动声色,继续道:“只是,我想问问,你们东洋人可曾真正的反思过这种礼貌背后存在的问题?”

“啊?问题?礼貌还能有什么问题?”东洋记者不解的问。

“礼貌没有问题,但是当礼貌变成一种冷漠僵硬的习俗,就成了问题。看你们的眼神,似乎不信。那么我就说几件事情,你们自己体会下,这种礼貌的背后,是不是真的只是礼貌。

我记得东洋航空曾经发生过一次123空难,对吧?而那次空难,除了不幸罹难的乘客,另一点也引发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你们引以为豪的礼貌。

据报道,空难发生的当天,陆自队就第一时间赶往了现场。这种反应速度获得当时不少人的称赞。只是,赶到现场之后呢?陆自队发现天黑了,同时下起了雨。然后竟然做出一个让人愕然不解的决定。全体队员先在山下的温泉宾馆休息一晚,等到第二天雨停了天亮了,再上山搜索幸存者!而仅存的几位幸存者,就这样在凄风冷雨中渡过了一晚!”

“王老师,我打断一下。”这时,一个东洋记者忍不住举手道。“我觉得这是陆自队的纪律问题,而非东洋文化的问题,况且这跟礼貌也扯不上关系啊!”

“所以我说你只看到了表面。陆自队也是东洋人,也是从小受到东洋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并且从军之后受到更严格的东洋文化束缚。空难事件所反映的,其实就是你们东洋人表面礼貌背后,存在的冷漠或者说麻木不仁。

假如你们觉得一个案例不够,还有。

福岛地震。即便是惊慌失措往外奔逃的民众,依然保持着你们最自豪的礼貌,井然有序的排着长龙,没有人逾越。我记得当时华夏网民以及部分媒体,都对你们这种行为盛赞不已。觉得你们民族的自律性真的达到了一种非常高的地步。

可没人注意到,另一条通往灾区救援的道路上,却是车辆罕见。一进一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同样发生过地震的华夏,在那个时刻呈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画面。

往外出的道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辆,但是通往灾区的救援道路上,却被各种车辆堵塞的满满的。每一辆车都载着救援物资以及人员。以至于后来华夏政府不得不发布公告,要求华夏民众不要再前往灾区救援了,因为参与救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已经堵塞了救援道路!

有一张福岛灾区人民食物发放现场的图片,里面灾区人民井然有序的领取赈灾食物——一个面包跟一瓶水。而华夏灾区图片上,则是一堆人围着领取点,似乎在哄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