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浅绛彩(1 / 2)
宋修平想了片刻,说道:“孟掌柜,你有没有考虑过浅绛彩瓷?”
“浅绛彩瓷?”孟子涛以前还真没想过这类瓷器。
浅绛彩瓷,是因绘画技法而名的一种彩瓷。
它是由咸丰、同治年间,由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一批画家把由黄公望当年首创的以淡赭石与水墨相间渲染而成的一种山水设色画法,运用到彩瓷的绘画上,在白瓷上绘上花纹,再染以淡赭色和少量的水绿、草绿和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
浅绛彩瓷色调清淡柔和,颇具文人雅趣。所绘题材已不局限在山水,更有人物、花鸟和走兽之类。早期多由文人画家作画,后来制瓷画匠也纷纷加入其中,仿而作之。
不过,浅绛彩瓷虽然听着名头很大,优点也不少,但并不是没有缺点,因为其是低温烧成,受彩料与烧制工艺的限制,彩料与胎釉的结合不够紧密,容易脱落。
另外,浅绛彩瓷在瓷器史上的存在不足百年,目前存世的数量庞大,在藏家门眼里看来,这样的瓷器实在太新了,没什么收藏价值。
就像2004年,孟子涛刚刚接触古玩的时候,遇到有人卖浅绛彩瓷,他发现这些瓷器胎质细密,釉色纯净,颜色鲜艳,造型典雅,但价格都非常低,一个带人名款的瓶子,一般只要几千元,一块画得很精致的瓷板,也只要万把块钱。
这和动辄几万起步的清三代官窑瓷器相比,根本就是大路货色,孟子涛甚至还听说,有人卖官窑瓷器,把名家制作的浅绛彩瓷,当作是搭头送给对方。
当时,见浅绛彩瓷价格低,孟子涛也想过,这类瓷器比起那些官窑瓷器更容易令人接受,而且质量不低,应该能有比较好的增值空间,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买一些。
不过,这个念头被李先乐打消了,他认为古玩这行的投资宁缺毋滥,这浅绛彩瓷看着不错,但市场不认可,升值幅度能有多大?
孟子涛一想,这也是个理,当时他还专门去网上查了相关资料,发现,拍卖市场上虽然有浅绛彩瓷的记录,但也只是到了1999年,浅绛彩瓷才第一次登上了嘉德的拍场。
而第二年,其创始人程门的一件山水图瓷板,起拍价仅为一万五千元,最终还以流派结束。
像这类大拍是古玩市场的晴雨表,连程门的作品都流拍,更何况其他名家的作品?
再加上,要买浅绛彩瓷也得买名家精品,但这类精品少说也得数千块,多则上万,也不是当时的他能够负担的起的,最后思来想去,还是放弃收购浅绛彩瓷投资的打算。
在此后的近两年内,浅绛彩的价格确实上升了一些,但2006年左右,浅绛彩一个程门浅绛彩山水瓷板,成交价也不到10万元。
这种名家名品就只有这点价格,更别说其它了,从此以后,孟子涛就不再对浅绛彩瓷过多的关注。
现在听宋修平提起,孟子涛才反应过来,浅绛彩瓷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浅绛彩瓷虽然现在价值不高,但它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价值。
首先,美学价值。国画的三大传统画科在浅绛彩瓷画上都有体现,在浅绛彩瓷画中,或多或少都能见到古代先贤绘画的影子。
其次,文学价值。浅绛彩瓷画师经常在瓷器上抒情言志,而且还用文字和画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最后,史学价值。早期的浅绛彩瓷多是官员之间的赠贺之器,因此晚清历史名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浅绛彩器上。以及,在浅绛彩瓷器上,常见到某某写于珠山官廨、某某作于珠山厂等字样。这些对史学研究,都有很高的价值。
以这三点来看,浅绛彩瓷即使现在不红,随着大家对藏品的理解更加深入,早晚也会红起来。
而现上浅绛彩瓷的价格还不高,万把块钱也确实可以买到一件名家的精品之作。拿来当作礼物送给郑安志,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想到这,孟子涛向宋修平拱了拱手:“宋掌柜,你这个提议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宋修平笑道说道:“哪里,其实,我那正好有一对俞子明的浅绛彩寿星图棒槌瓶,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看一看?”
俞子明画浅绛彩瓷的名家,活跃于同治、光绪年间,在人物、花鸟绘画的造诣尤为精深,又工行书及篆书,受民间绘画影响较深。他制作的彩浅绛瓷,因其绝无仅有的独特性质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而广受好评。
受大环境的影响,俞子明的作品价格并不高,比起程门这样的名家更是大大不如,比较符合孟子涛的要求。
因此,孟子涛都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他并不担心这其中有拿人手短的问题,因为东西多少钱他心里多少有些数。另外,别说他没有轻饶严同安的打算,就算同意减轻惩罚,一件浅绛彩瓷就打发了,那不是笑话吗?
大家饭也吃的差不多了,孟子涛就去结了帐,本来宋修平有帮着结帐的想法,不过还没说出口,就被孟子涛委婉地堵了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