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2 / 2)

加入书签

赵济慈立刻回去取了笔墨白绢,李延庆提笔在白绢细细密密地重新写了一封信,等它干透了,又揉成小团塞进一颗蜡丸,重新用蜡封,是一颗大药丸了。

“赵太丞这两天要去东宫吗?”

“明天是我当值,正好太子妃有了身孕,我明天一早去看看她,这信能送出去。”

李延庆连忙起身行礼,“多谢赵太丞帮助!”

赵济慈起身呵呵一笑,“李御史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有印堂阳气略显不足,稍微收敛一下房事,身体自然恢复了。”

李延庆只得苦笑一声,他确实和思思房事稍多,居然被这个赵济慈的利眼看出来了。

.........

太子妃朱氏怀孕是一件大事,自从四年前朱氏生下第一个皇子后,所有人对第二个皇子的诞生都充满期待。

为了抱第二个孙子,天子赵佶更是小心,他不惜派八个有经验的产婆来照顾太子妃,甚至令三名御医长驻东宫,关心太子妃身体的任何不适。

天刚亮,赵济慈便来到了东宫,他是太医的权威,三名坐镇东宫的太医都是他的手下,作为太医第一人,他也很关心太子妃的情况。

“这几天太子妃的情况怎么样?”赵济慈问三名太医道。

“这两天好像脉象有点急,可能是夜里没睡好的缘故?”

“可能?”

赵济慈眼睛一瞪,“她可是四个月的孕妇,胎儿处于最关键时刻,脉象急很可能是胎儿在腹不适,你们怎么能大意?”

三名太医吓得低下头,不敢吭声,赵济慈又问道:“太子妃起来没有?”

“已经起来了,她每天起来得很早。”

“太子殿下呢?”

“也起来了,应该正在花园陪太子妃散步。”

“好吧!我来给太子妃诊一诊脉。”

早有宦官跑去通知太子妃,不多时,太子赵桓陪同正妃朱氏返回安宁殿,有宫女搭起纱帘,赵济慈在纱帘另一面给太子妃诊了脉,他感觉脉象已经平缓了,便问道:“请问娘娘昨晚睡眠如何?”

“昨晚睡得很香甜,前两天都好。”

看样子确实是因为睡眠不好引发的脉象急,他缓缓道:“娘娘尽量保持心态平和,周围要安静,夜里不宜看书,也不要过早入睡,准时入睡便可。”

这时,太子赵桓在一旁问道:“太子妃情况怎么样?”

“问题不大,是前两天睡眠不好引起焦虑,我开五剂安神汤,睡前一个时辰煎水服下,连续喝五天,娘娘睡眠不好的情况应该没有了。”

说到这,他背对着两名宦官给太子赵桓使了个眼色,赵桓心一怔,随即便明白过来,笑道:“我的睡眠也不太好,这种安神汤我能喝吗?”

“这种是我给娘娘特别配制的,适合孕妇,殿下睡眠不好,可以吃人参养荣丸,我这里正好有一丸,殿下晚可以试一试。”

说完,他从药箱取出一只蜡封大药丸,递给赵桓,赵桓接过药丸笑道:“好!今晚我试试看,若有效果我再告诉赵太丞。”

赵济慈留下汤剂便告退了,赵桓让宫女服侍太子妃休息,他自己回了书房,关房门后赵桓捏碎了蜡丸,从里面取出一幅白绢,出乎他的意料,竟然是李延庆写给他的信。

赵桓精神一振,坐下来细细看信,信写了这两个月朝廷斗争,赵桓十分震惊,他对朝廷之事一无所知,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梁师成居然和蔡京结盟了。

李延庆在信也提到了即将开始三司会审,他明确告诉赵桓,这是他李延庆在御史台站稳脚跟的第一个大案,如果他能顶住王黼的压力成功审结这个案子,那王黼以后休想再插手御史台审案了。

在信的最后,李延庆提到一个细节,朝廷已经和金朝达成了海同盟,朝廷正在全力准备北伐,在这个节骨眼,天子不会做动摇国体之事,这便让赵桓长长松了口气,至少两三年内,自己太子的位子不会动摇。

赵桓又将信看了两遍,便将白绢放进香炉里烧掉了,他现在很谨慎,任何信件都不敢保留。

事实,赵桓并不很信任梁师成,他知道梁师成心计太深,别看现在他在保自己,可如果自己真有被废除的迹象,那么落井下石之人一定是梁师成。

尤其密信事件后,梁师成再也没有和他联系,显然是刻意保持了距离,而且在郑家被打压之事,梁师成也扮演了一个极为不光彩的角色,郑荣泰科举作弊一案是梁师成告发的,也是他建议将郑偏妃送入道观出家,让赵桓为之寒心。

却是李延庆在自己最微弱之时送来了支持,这让赵桓心有着一种莫名的感动,使他体会到了一种雪送炭的暖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