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2)
“……”程锦觉得有道理,但是这解释不了应文的手机没有信号,定位设备也失效了。
“应文是怎么离开的,走路还是坐车?”
“不知道,我问一下我店里的人?看谁看到了没。”
“嗯,一会再问。昨晚余知乐去你那了吗?”
“没有,他从不去我店里。”
“从不?”
“呃,也不是,大概去过几回吧,纯喝酒。”
程锦点头,“那你打电话问下你店里的人,昨晚有没有谁知道应文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是一个人走的,还是和谁一起走的,是走路还是坐车,如果是坐车的话,有没有看到是什么车,以及有没有看清车牌号码……”
伍安宁边听边点头,“好好。”然后他反应过来了,“你说你在政府工作,就是这公安局?”感觉被骗了。
“不在这,我在公安部。”
好像有点厉害……伍安宁看向杨思觅,“那你呢?”
杨思觅道:“公安部的心理顾问。”
“哦。”伍安宁信了,他默默地打电话给他的员工们,一个一个打,陆陆续续地收集到了信息:应文应该是4点半走的,上了一辆黑色的车,车牌没人看到。
小安那边查了下酒吧附近的监控,黑色的车被拍摄下来了,但是晚上太黑,没拍到车牌。
“应文是什么人?”伍安宁问。怎么连公安部的人都这么关心他。
程锦摇头,“不好意思,不方便告诉你。”
“了解了解,要保密是吧。”伍安宁挺理解,“你们真的是过来玩的,还是一开始就是有工作职责在的?”
程锦迟疑,杨思觅不耐烦地道:“很重要?当然是过来玩的,谁知道玩也玩不安生。”
伍安宁叹气,很同情他们。
杨思觅又问:“余知乐这人到底怎样?你和他熟,比我们了解他。”
“你们真的认为他和应文的失踪有关?”
杨思觅肯定地道:“从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对,我们认为有关。”
——实际上,这还无法确定。
伍安宁一听,余知乐真“犯事”了,便认真思索起来,然后他道:“我还是不信他会对应文做什么。但他有个堂弟,这人有点危险,我见过他几次,他和余知乐长得很像,你们要找的人不会其实是他吧?”
堂弟?程锦迅速回忆余知乐的家庭资料。嗯,余知乐有个堂弟叫余有年,比他小两岁,和他关系不错——这在他们那个一点也不和睦的家庭中,是比较罕见的。
至于这人是否危险,程锦并不知道。“你为什么说他危险?”
伍安宁道:“他坐过牢——他自己说的,他以此为荣,觉得自己很有能耐。”
余有年年轻时犯过错,被判了三年。
对有些人来说,监狱是最好的培训机构,进去时,还是个新鲜的犯错者,出来时,已经集百家所长,成功升级为十足的坏蛋了。
伍安宁觉得余有年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们这里边聊,其他人在外面边调查。
听到他们说余有年,小安立刻开始查这个人,然后很疑惑,“余有年没坐过牢啊,不,他根本就没被判过刑。”
步欢失笑,“啧”了一声,“这就是个喜欢吹牛皮的。”
第35章 错爱9
韩彬问:“不是缓刑?”
“没有这方面记录。”小安肯定地道。
“他为什么要吹这种牛?”游铎觉得有点难以理解。
小安道:“可能觉得这样很酷?”
“他年纪也不小了,还这么中二?”
“心理年龄小呗。”
程锦从隔壁办公室走过来,“能查到余有年现在在哪里吗?”
“等等,我在查。我爱手机实名制,爱一切实名制……”小安边嘟囔着边敲打电脑键盘。
实名制这事其实让很多人没有安全感,因为目前各个掌握民众隐私的机构在保护隐私方面都做得不怎样(不知是少量老鼠屎坏了这窝汤,还是全是老鼠屎),但没办法,不实名就不让你用他们的产品,在没有好的替代品的情况下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不过,对于警方来说,实名制这事是利大于弊的,查某人的信息时,只要在系统里一搜就出来了,非常省时省力,当然,这是指调查普通罪犯时。
——有经验的狡猾罪犯会想办法绕过实名制这道坎。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诶?他居然不用手机……”小安瞪大了眼睛,“这人很可疑啊!”
游铎说:“大概用的是别人的证件办的手机号。”
做电话广告和电话诈骗业务的人都是这么操作的。
至于不用手机,在这个移动端发达的年代,恐怕很少有人能坚持这么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年轻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