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2)
姜宁没猜错,他确实不是啥大资本。
改革开放前,偷偷摸摸谁也不敢做大,后来才放开手脚多积累了资金。
可惜杂货日用品之类利润不高,开店定制货架,聘请人手加工场,最关键是这一阵子脑袋发热,给进了大批高档原料赶制出来的秋款冬装。
他手头大部分资金都压在里头了,面对眼下的局面,非常被动。
翟贤才很清楚,想要破局,当务之急是马上购置一批“锦衣”新冬装,然后让加工场立即拆开研究,琢磨出仿制。
再赶紧入手原料,让加工场尽快赶制,争取早日上市,他才能恢复元气。
但一切步骤,都需要资金支持,而且这个数目还非常可观,问题是他已经无法挪出这么多钱了。
甚至,锦衣冬装价格高昂,他眼下连购置一整套都感到十分吃力,别提其他。
翟贤才当年敢投机倒把,骨子里就是个有决断的人,他盯着小舅子收拾乱哄哄的店里,阴着脸沉思良久,最终一拍收银柜。
“这个价格牌子马上改掉,新价格统统按原价一半,咱们必须尽快将资金收回来。”
高价卖不掉,那五折呢?
翟贤才也是个当机立断的,五折下来,按原料算可能还会小小赚一点,但要是再加上工资店租等等成本,他是要亏的。
要知道他当初为了抓紧时机,赶工赶得很急,高底薪高提成聘请了缝纫女工,又要人日夜赶工,加班费另算;还让老师傅加班改款,将秋款安到冬装上,也支付了不少报酬。
他不是姜宁,自己不会设计,这不得找外援吗?
成本推高了,现在就要亏了。
亏就亏吧,舍不得亏一点,损失将更大!
于是,“华衣”次日开店,就挂了一个半价的牌子。
效果是不错的,毕竟衣服真材实料,价格降低了,自然就有人愿意将就。
姜宁知悉后,挑了挑眉,“这华衣的老板,也算个有决断的。”
胡国川点了点头,“要是他不肯大幅度降价,恐怕这批冬装得卖很久。”
这一仗大获全胜,姜宁心情不错,她笑道:“等他资金回笼,再赶制了冬装,这个冬季都差不多过了一半。”
她不但吃了肉,甚至连春装都差不多做好了。
以后就这般循环往复,自己遥遥领先。
姜宁嘱咐胡国川,“以后仿冒品只会多不会少,咱们关键得守住核心设计,再把好新款上市时间,这就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胡国川郑重点头,“嫂子你放心,我会盯紧的。”
“成,你们几个办事,我没有不放心的。”
姜宁确实放心,这个话题告一段落后,她笑道:“胡哥,你不是说回老家把家人接过来吗?啥时候动身?”
得力助手兼丈夫老友的生活,也需要关心关心。
说起这事胡国川也很高兴,“再过一阵子吧,屋子刷了腻子得晾晾,现在店里也忙,缓缓再说。”
姜宁赞成,“这刚装修好的屋子,确实得去味,不然人住着不舒服。”
她是个奖罚分明的人,事业蒸蒸日上,自然不能亏待手下的得力干将,现阶段她每月除了工资以外,还会额外给予孙弘毅等人高额奖金。
姜宁还计划着,等以后规模再上一个台阶,体制更健全,劳动分红也弄起来,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年利润,再按比例给高层中层,还有基层管理者分发分红。
将劳动与报酬直接挂钩,才是最能鼓励人,要让马儿跑,又不让吃好草,没有可行性。
不过这个说得远了点,估计得比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孙弘毅等人手里攒了钱,就动了把家人接过来的心思,好在眼下房子价格低,他们虽暂时买不起好的,但选个干净整洁的带院子小平房,还是可以的。
姜宁说能借,但他们没愿意,说有多大的头,就带多大的帽子,以后手头松了,换房子也不是不行。
姜宁觉得这种心态非常好,就没再多说,转头介绍了姜红兵的好友李哥给他们认识,就是兼做房产中介那个。
这不,上月买了,装修好了以后,过段时间就能回去接家人了。
胡国川计划是十一月下旬再回去,因为他知道姜宁要参加日杂土产公司的竞拍,这事非常重要,他得等结果出来再说。
大家都很期待,因为一旦竞拍成功,拿下这个好位置,所谓“华衣”之类的仿冒店就没了地利优势,他们将能进一步将其打压。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竞拍的日子就要到了,不想这天,却多了个小插曲。
前去侦查敌情回来的胡国川,一脸气愤,“嫂子,那个姓翟也去报名了。”
他呸了一口,恨恨道:“就是日杂土产公司总址的竞拍,这家伙不知哪来的消息,我刚才看见他进去报名了。”
第97章
姜宁怔了怔, 回神后倒也不觉得太奇怪,毕竟她有门路能得到消息,翟贤才当然也能。
“华衣”开了大半个月, 她这边已经得知老板的底子了。化肥厂双职工家庭出身, 父亲在后勤部是个中层领导,专门管采购一块肥差, 这位置没点门路坐不稳。
翟家有一定人脉, 翟贤才看来也是胆子大的,难怪两年功夫就攒下一份家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