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711章(1 / 2)

加入书签

整个凤凰台好像突然间拥有了不同寻常的活力。

而凤凰台上下,也确实有许多的工作,正亟待展开。借着这股东风,龚香与王姻的工作突然一日千里,以极快的速度建设起来。

城外的流民村也受到了影响。

这些流民不像城中百姓一样现在才开始“工作”,他们早就有工作了。

首先就是修路和造屋,一切都是轻车熟路,不管是划区还是建屋,商人在其中也充当了奇特的“向导”。

最先建起来的永远都是商人们的仓库与市场,而依着市场修建的房屋也很快就被商人们或租或卖。

城外的田地也很快被商人抢占。除商人外,还有不少百姓都是跟着姜姬来的,比起凤凰台的百姓和流民,他们也是熟练工。

他们大多是听说了姜姬到凤凰台来了,就纷纷拖家带口的跟着搬了过来。盖房子、抢田地、雇奴开荒一整套,做得熟练极了。

小儿也早早的送到学府去抄写,女子们也在家中开始纺线织布,制衣制鞋。

而凤凰台的变化也影响了这里,首先就是冒出来了新的纸坊。

凤凰台下以前的纸坊造的纸都十分精美,便宜的纸没人用。

但现在不同了,纸坊十日之内冒出来了四五家,全是价格低廉的纸张。

没有花纹,没有香气。唯一的好处就是便宜。为了结实耐用,纸都是厚纸,不能成卷,只能成册,又因纸质泛黄,又称黄册。

黄册送到了姜姬等面前,然后又从她手中分赐给王姻等人。

姜姬对王姻说:“鲁字使用简单,以后公文往来都用鲁字吧。祭祀等重要场合,还有圣旨之上才用纪字。先这么办。”

王姻道:“遵命。”

姜姬:“旧典章抄写的怎么样了?”

王姻:“还需要一些时日。不过凤凰台下擅文字的人还真不少。”这真的方便了不少。

第673章 自投罗网

凤凰台上的情形其实并不像百姓们所感受到的那么糟。因为事实上在饿肚子的只有百姓。

首先, 各世家那肯定是不缺吃的。

姜姬带来的兵马也有足够的粮草。

但普通百姓不行。哪怕鲁商们可以把外地的粮食源源不绝的送过来,凤凰台内的百姓却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这些粮食。因为这不是一两天, 甚至也不是一两个月, 更有可能不是一两年。

照她的预计, 从前年起,凤凰台就接连出事,也就是说小产家庭应该是从前年就开始收入减少了。小产家庭,她的评判标准是家中奴仆在十人左右,房舍十余间, 田产可能有个几十上百亩的人家。

这种家庭在凤凰台上就是普通百姓了, 比他们更穷一点的, 比如以雇工为生,家中没有蓄奴,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生活的百姓早就在前几年的动荡中毁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也多数失去家人家产, 沦为流浪、乞丐或奴隶。

小产人家的抗风险能力很差。如果天下太平, 那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不错, 家中有奴仆,出门有马车, 子孙后代出生后就不愁吃穿, 可以读书识字,家中也有余力供他们四处求学。

但一旦不再太平了, 那他们既没有能力抗击风险——比如在凤凰台出现更大危机之间全家逃到其他城市去, 这个决定一旦做出来就意味着他们要放弃在凤凰台的房屋田产, 可这些固定资产恰恰是他们家中最值钱的东西,除去这些之外,家中有蓄财习惯的还好,如果是那些与其蓄金银,不如藏书万卷的家庭就更惨了。他们离开凤凰台就意味着从小产家庭变成贫民,一无所有,到了其他城市也没办法过上以前的生活。

所以这种百姓更多的是会选择留下来。

可留下来也不意味着他们能熬得过去。他们需要在家里没有任何进项的前提下撑下去,要撑多久,没人知道。

现在凤凰台上的百姓可能都以为她来了,和平就终于到来了,终于不用再担心了,生活会慢慢恢复,只要他们再坚持几个月,一切都会慢慢好转。

但只有姜姬知道接下来的至少还有三年。

而且现在已经有家庭撑不下去了。

这种情况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救。比如将家中认为暂时不需要的奴仆卖掉,有的人家开始卖掉妻子,年幼的孩子等。

老人们很可能会寻求自尽,或离开城市,回到乡下。

壮年男子也会离开,到别的地方去讨生活。

如果想让百姓们留下来,就必须让他们看到活路。

哪怕只是在空中钉上一个虚假的道标都行。

姜姬认为这是推广鲁字的一个大好时机。

推行鲁字与鲁律意味着她要开始招纳自己的官员了。

只属于她的官吏。

“现在就开始吧。”她说,“只要想学鲁字的,都可以教了。学府中可以开始分级、分班。家中贫困的就让他们尽快学会后为官为吏;家中富足,以结交朋友为目的上学的编到一起。”

龚香说:“现在吗?会不会有些急了?”

他觉得凤凰台底下的人还是非常驯服的。一旦开始招贤纳才,那么最先受到冲击的,也最先会引起反应的,肯定就是那些人了。

他认为这很有可能会制造一次没有必要的冲突。

“他们的确没有给我们找事,但是你觉得他们是听你的话。还是听毛昭与白哥的?”

龚香说,“那就听你的吧。”

他也早就觉得凤凰台里水土不服了。但以前莲花台上也是这么做的,他到现在竟然开始不习惯了。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凤凰台上基本上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