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中了,中了求首订(2 / 2)

加入书签

应天府大约就是除去浙江的“包邮区”,自古以来,就人才荟萃,龙蛇齐聚,实力非凡,论起科举的底蕴,在大明稳居前三。

另外两处是浙江和江西。

能在应天拿到解元,基本上就锁定了一个翰林的名额。当然,前提是要长得好看。

就拿同为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来说,他就吃亏在长得丑上,更要命的是他还是个六指儿。这样的人,如何能代表朝廷,威加海内啊!

所以祝允明才会放弃了继续走科举的路子,而是谋了个小小的县令。

唐寅就不一样了,他风度翩翩,即便到了暮年,也一点不丑,可以想象当年的场景。

一个满怀壮志的年轻人,一心想要入仕报国。

结果等到的却是个稀里糊涂的科举弊案,然后是几十年的沉沦,让人绝望,无奈,唐寅甚至想到了死亡。

而就在他已经任命的时候,机会突然来了。

“这次我会取中的!徐经,你在天上一定看着呢吧?程敏政老大人,你的冤屈世人都知道了。还有粱相公!你是我的乡试恩师。为了我这个不争气的弟子,您老拿命去争,现在您走了,弟子只有那科考成绩,报答您老!”

“有这么多人都在看着,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考试!我是为了无数人在考试!上天保佑,一定要取中啊!”

唐寅踟蹰之时,文征明从里面也走了出来。他看到了唐寅的神色,默默走了上来,低声安慰道:“伯虎兄,这次和以前都不同,我们都能考中!”

唐寅哑然,自己的这位老朋友,还是太天真了,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那些人会心甘情愿,放自己入仕,把昔年的旧案翻过来吗?

虽然他对自己的实力信心满满,但是结果没出来,谁也无法断言。

不过唐寅知道一点,假如依旧是那帮人得势,这个大明朝,刚刚出现的一点新气象,也会烟消云散,再也没有任何指望了。

“陛下,朝中的忠良,不要让我们这些人再失望了!”

唐寅和文征明,迈着沉重的步伐,返回了外城的住处。

以唐寅和文征明的声望,有多少人上杆子借房舍给他们,可是他们都拒绝了。就住在城外,房舍很小,但是却很温馨。

有阳光照射,屋子里暖意昂然,不管是看书,还是休息,都十分舒心畅快。

唐寅闭上眼睛。觉得这些年的经过,简直就像是一场梦,或者说,他这一生就是一场可笑的梦。

上天给了他最宝贵的才华,却又残忍地夺走了其他一切。

他情愿意做一个庸庸碌碌的人,一无是处也好。毕竟那些诗作画卷,水墨丹青,都是用心血写出来的,用胆汁熬出来的,太难了。

唐寅和文征明都拒绝了一切访客,他们也不进内城,而是继续读书,不断写着文章,为了殿试做准备。

只不过内心有多紧张,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而就在等着成绩出来的几天里,京城流言蜚语,到处都是。

凶猛程度,甚至超过了以往历次科举。

有人说这次科举的状元早就名花有主,考的根本不是才华,而是谁更愿意当天子走狗。只要不要脸,就能入仕为官。

恩科考中,根本不是什么荣耀,相反,还是士林之耻!

持这种看法的人,很快就被喷得落花流水,什么士林之耻?你有本事别参加考试啊!你去当隐士,不食人间烟火啊!

闹到了这时候,就有另一种说法出现,那就是考试不公!

有人绘声绘色讲,几位房师选定的文章,愣是被人黜落,反而从一大堆落榜的考生中,选出了几篇狗屁不通,根本不合规矩的八股文出来。

科场舞弊,历来都是最刺激神经的。

这样的流言一出,瞬间就炸了,人们立刻对号入座,而且还把屎盆子扣在了王岳的脑袋上。

说有个年纪轻轻,连字都不认识的幸进之臣,竟然敢评断进士文章。尤其可笑,凡是取中的人,都是他的门生。

给这么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当徒弟,这届士人,还真是够丢人的。

崔士林就听到了不止一个人这么说。反正他也不管什么,遇到一个,就送去衙门一个,必须让他们吃点牢房,屁股开花。

不然这帮孙子嘴太臭了。

给王岳当徒弟怎么了?

我当得心甘情愿!

当得理所当然!

至少某位阁老想当还当不上呢!

其实聪明人都看得出来,这些舆论攻势,说白了都是给这次恩科泼粪,别管真假,先给人们一个弊病百出的印象,然后再去操作,也就顺理成章了,毕竟人家是专业的!

果不其然,这次恩科没有这么容易!

就在艰难的等待中,迎来了放榜的时候,一队一队,送捷报的络绎不绝,整个京城渐渐升温……

“捷报,捷报!恭喜文老爷,高中会试第十七名,奉天殿面圣啊!”

文征明瞬间站起,袖子里的赏银扔给了报喜的。

“中了,我果然中了!”

文征明晕乎乎的,下一秒他突然注意到了唐寅,“伯虎兄,伯虎兄!你在我前面啊!”文征明激动地手舞足蹈,生出了一个念头,有没有希望是会元啊!若是这样,唐寅可就是两元,只差一个状元了!

乖乖,到目前为止,大明朝才一个三元及第啊!会不会冒出第二个呢?真让人期待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