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2)

加入书签

玖荷上前一步,道了个万福。

县令一年至少去陶家三四次,两人都是见过许多次的, 况且上辈子玖荷连皇帝都见了,连鸣冤鼓都敲过,这辈子能叫她紧张失态的事情也不知道有没有。

所以她还依旧跟往常一样,一点变化都没有。

县令不由得多看了她两眼。

“张大人。”玖荷客客气气叫了一声。

兴许是两人见过许多次的原因,再加上玖荷还是个年轻的姑娘,县令也没太摆架子,冲她点了点头。

路老六眯了眯眼睛,不等问话便先开口了,“大人容禀,这分明就是她诬赖,我可不敢抢她手上的东西,她家老爷可是通敌卖国!抢了她的东西万一被牵连进去可怎么办!”

早有衙役敲了手上的棍子,咚咚咚一阵沉闷的响声,路老六话已经说完了,得意看了玖荷一眼,闭上了嘴。

张县令脸上冷了冷,道:“你这是说他们捉错人了?”

“什么叫通敌卖国?陛下都没定罪呢,你倒是先给我们老爷定罪了,你倒是个人物,怎么比陛下还能行呢?”玖荷故意将圣上牵扯了出来

啪!

张县令拍了惊堂木,“慎言!不过一个女子,怎可妄议圣上!”

“我们老爷信里说——”玖荷只说了这几个字,便装作失言的样子闭了嘴。

她就不信张县令不好奇,她也不信张县令不关心这事儿。

张县令这些年在平兴镇当县令,同地方士绅的关系一直良好,特别是家里有人做官的,陶家也在里头。

一个有贞节牌坊的老夫人,一个考中状元做了县令的儿子,又是寡母带着孙子在老家过活,张县令每年逢年过节,尤其是过年前,都会带着东西来看望一番。

张大人打的什么主意,玖荷也能猜到几分。

尤其这一次又点了他们家少爷做案首,等于说亲手送了陶行一个秀才的功名。

虽然一个县首在漫漫的科举路上算不得什么,甚至在官途更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张大人跟陶家也有了不大不小的联系。

想必他现在也很是忐忑,比谁都想知道陶大人究竟有没有通敌卖国,有没有勾结边匪。

玖荷说完这句话便静静的等着,果然堂上安静了许多。

半晌张大人站起身来,只说了两个字:“腹痛。”便快步朝后堂去了。

等到张大人离开,又过了片刻,师爷走到玖荷面前,道:“你随我来。”

路老六不干了,当下道:“你们这是要串供不成!凭什么把她带走?”

师爷上前狠狠踢了路老六一脚,“人家是好人家的姑娘,你也是好人家的姑娘不成?不过一个赖皮,好好在这儿跪着!”

当下又有两名衙役上来,朝路老六后背上不轻不重的来了两下子,他果然不敢再说什么了。

玖荷跟着师爷到了县衙的后堂,进去便看见张大人皱着眉头看着她,不等她站定,张大人便问:“陶大人信里写了什么……他究竟是不是通敌卖国了。”

问得这样急躁……玖荷索性也把话摊开了说。

“不可能,再说又有谁通敌卖国会把老母亲跟儿子女儿都留下来的?”

“那这……”张县令急躁的在屋里转了两圈。

师爷倒是比县令冷静许多,咳嗽一声道:“你左右不过一个丫鬟,知道什么?孟氏不是陶大人生母,再说……孩子跟谁不是生?”只是后头这个他自己说出来也皱了皱眉头。

养到十三岁的儿子啊,还是学业有成的儿子。

玖荷瞪了他一眼,“我姓孟,我要叫老夫人一声姑祖母的。”说完这话,她嘴角不由得翘了翘,甚至很是骄傲的挺直了背。

“再说这不过是流言,陛下可有给我们老爷定罪?可有说要夺去我们老爷的功名?”

张县令倒是点了点头,师爷兴许是早就习惯了唱白脸的角色,当下又道:“说不定诏书已经在路上了。”

“连廖将军都说了没有功夫去寻我们老爷,这罪名就算有,也要等到仗打完了。”

师爷继续冷笑,“那可不一定,指不定什么时候为了稳定军心,就先拿他开刀了?”

“一起失踪的可是有三方人马,一天没找到,这罪名就落不到我们老爷身上。再说了,”玖荷瞥了他一眼,“就是张大人断案,也万万没有按照常理这种说法。”

“断案是要依着大周律的!”

师爷跟县令又对视了一眼,张县令隐晦的使了个颜色,师爷悄无声息的退后了半步,似乎不打算说话了。

玖荷心里稍稍放松了一下,但是这等心照不宣的默契是远远不够的,她要达到的目的,是县太爷稳稳的站在陶家这一边。

玖荷又张口,道:“我们老爷无非两种下场——”

师爷眼睛里流露出点讽刺,明显是还想说点什么的意思。

玖荷装作没看见,继续道:“第一,我们老爷蒙受不白之冤,又因为事发太久没法洗脱冤情,就这么被背着罪名一辈子。”

“若是这样,万一边关打个败仗,这罪名肯定是要被踢在我们老爷身上的,陛下也说不准要拿我们出气。”玖荷叹了口气,“只是现在连这地痞都该欺负到我们头上了,也不知道等陛下想拿我们出气的时候,我们还在不在了。”

玖荷余光扫了张县令一眼,见他果然愣住了。

便又加了一句,“那个时候陛下的雷霆之怒也不知道要发在谁身上。”

张县令撸了撸胡子,一脸的若有所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