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加入书签

“娘,我们可是不要的。”没想到最先出声的是一向胆小性子弱的王月琴,她先把这等好事给推了,表示三房退出。

王月琴想的好,反正上头还有大哥二哥两家,怎么着也落不到他们两口子头上,落上了有俩孩子也走不开啊。

还不如先表明态度,卖给大嫂二嫂一个面子。

赵凤仙和钱春娥诧异之后确实对她挺感激的,心道不枉她们之前帮着三弟妹坐月子带孩子辛苦那么一场。

李婆子挑挑眉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赵凤仙和钱春娥互看一眼,虽不至于火花四溅,但也隐隐别上了苗头,在她们两个看来,这么好的机会,肯定是不能往外推的。

如果是自家男人争取上了,以后那就是吃商品粮的工人了,自己在村里也倍儿有面子不是。

到时候无论是在婆家还是娘家,自己腰杆子都能挺直不少。

两人想的是好,可惜等李老头他们开会回来,立马打破了她们的这一美好想法。

“啥工人?农民工人还差不多,不给转户口,只是去进厂做工,叫那啥…”李老头皱着眉头仔细想,忘词了。

“叫临时工。”李治国在一旁提醒。

“对,临时工,进去说是要先签字画押,按时上班干活就给每月发工资。”李老头抚掌解释了其中的真实情况。

听上去确实面子光鲜,但里子嘛,估计还没有在他们村种地强,就看选上的人想要的是什么了。

“不是签字画押,是签合同,爹你当时回来说了这个词儿。”李治国不忘提示道。

李老头摆摆手,那啥签合同的实际上还不是签字画押嘛,就跟旧社会的地主找长工一样,差不离。

赵凤仙和钱春娥这下有点懵,那这么一算的话,其实去化肥厂上班得到的实惠还没在家种地来的强,那还去做啥。

“面子好看,名声好听呗。”李治富晃悠着腿总结了一句。

村里被选上的人一旦去了化肥厂做工,走出去人家问小伙子干啥的,回说在化肥厂上班,那绝对面上有光,走路带风。

如果正好是还没有结婚的小伙子,那么一来,估计家里要被媒人踏破了门槛去,行情肯定不一般。

“咱家又没有小伙子急着说媒,要哪个干啥,你想再娶一个咋地?”钱春娥听后有点嫌弃,也不打算跟大嫂争了,转头跟丈夫计较起来。

赵凤仙笑了笑,看了眼依然像往常般稳重镇定的自家男人,心里大概有了谱。

“咱们家选的谁去?”李婆子动作麻利地筛选着粮食,满不在乎地问道。

李老头爷仨顿时都将目光看向了李治富,人选不用多说了,就是他。

李治富嘿嘿一笑,朝大家摇了摇手,表示以后驴车就归他早晚专属了,早上拉去,晚上再拉回来。

不然村里距离县城不近,光靠腿走路,他可赶不了一个来回。

“那不中,驴车不光是在家帮着运东西干活,我平常还得乘着去县供销社给福娃买东西。”李婆子当即就不同意。

别说只是去化肥厂上个班,就是正式成了工人,也不能耽误她给宝贝孙女买好吃好穿的回来。

李治富摊摊手,没办法的话不然就把名额让出去呗,他虽然有兴趣进化肥厂转转,但也不是一定要去的。

李老头摇头,名额不能让。

他们家出一个人,实际上是代表了队长家在此事上对上对下的态度。

对上,让领导们看到他们对于化肥生产的积极性;对下,也给村民们做个好榜样,在化肥厂起个带头作用好照应。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爷们几个皱起了眉头。

王月琴张了张嘴,左右看了一圈,最后忍不住说道,“这有啥难的,找个人早晚接送一趟不就好了,就像大哥每次送爹去县里开会一样。”

“对啊,村里不是还要四个人的嘛,大家肯定都要解决上下班问题,大哥干脆早晚拉上驴车接送,其余时间还是回来该干嘛干嘛。”李治富拍了一下巴掌恍然说道。

李老头照他头上狠狠敲了一记,臭小子,让亲大哥去接送他上下班,很有面子是吧?!

“肯定不是白接送的啊,自家人就算了,其他四个得付出点东西,比如一次两分钱,一个月一块钱……”李治富一边抱头鼠窜着躲避老爹的胖揍,还一边不停地提着建议。

“单单四五个人太少了吧,要是再加上村里想去县城逛逛买东西的……”赵凤仙看了眼丈夫,额外补充道。

其实这么算算的话,每天来回跑一趟,貌似还有得赚呢。

等到第二天老教师来家里一趟后,李老头直接拍板定下让大儿子以后驾着驴车往县城来回跑的事。

因为家里的两位小神仙在学堂表现太太太优秀,老教师手一痒就往上举荐了。

他们俩要去县城上学啦!

第129章

荣锦要去县城上学了, 她自己稍后才知道这事。

本来是不想去的, 不过看着家里人全都殷切期待又自豪的模样,索性就随他们的意了。

李婆子为此特意带着两人去县城转了一圈, 先是看了下将要就读的县小学环境, 然后去供销社买时髦的屎黄色帆布包和军绿色水壶当上学的基本配置。

“帆布包放课本笔纸,当书包用好看,水壶平时装开水喝, 生水喝了拉肚子。”李婆子将每一样都安排好了。

其实以荣锦的意思, 背以前做的书包就可以, 不用另外多花钱票。

但是李婆子不愿意啊, 说是那样去县小估计会被城里娃看不起的, 她可不会让宝贝孙女受这样的委屈。

另外, 为了和帆布包水壶搭配, 李婆子将两人在京都时买的衣裳单独拿出来, 去上学的时候就穿那些,在家时才穿她给做的,不可畏不上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