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五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2 / 2)

加入书签

那就好好过日子吧!

我还是那个承诺,你们愿意跟着李自成手下那些人学,那么你们就是一样的待遇,张献忠的儿子会继承他的蜀国公,你们几个都是侯,其他几个也都是伯。四川你们这些年建立的产业,只要不是官府的,那么也都依然是你们的,据我所知你手中光田产就四十万亩,那这些田产也依然是你的。

接下来讨伐缅甸,我开的宝石公司也有你们一份子。”

他接着说道。

他真对解决四川没什么兴趣。

目前这个状态就很好,确保那里的稳定,利用这个目前大明最大的粮仓继续提供粮食,无论这个粮仓在谁手中,它出的粮食最终都是要流到大明。

就连公田法他都不准备在四川施行。

至少这一批不准备。

因为四川的荒地还有太多,一直到万历六年,四川的田地数量才仅仅与福建相当,都是一千三百万亩,现在就算翻了翻,最多也不过两千多万亩而已。现代四川加重庆得一亿三千万亩,也就是说相当于万历六年的十倍,而且现代的亩更大,而现代山东是一点一亿多点,但万历六年已经达到六千万,也就是说增长了还不到一倍。

由此可见四川的开发程度。

但在这个时代,四川却是全国除两广外唯一一个躲过旱灾的省。

明末大旱起自西北,然后扩散状向东推移,并在关中,河南,北直隶和山东形成重灾区,尤其是三省交界那简直一片令人绝望的旱情。然后旱情开始向南转移,并且在两淮和长三角再次形成重灾区,不过这里的纬度和本身的水乡特性,最大限度缓解了旱情的威胁。在此期间外围各省开始同样出现旱情,无论湖广还是江西都没逃过,就连福建云南都没能幸免于难,并且在湖南形成重灾区。可令人惊叹的是,在周围一片大旱中,唯有四川仿佛另一个世界般,几乎没有一点旱情的消息。

仿佛四周高原山区环绕的盆地地形给了四川一圈围墙,让这片土地隔绝外面的干旱。

这样的好地方得小心呵护。

维持现状最好。

至少在撑过这个小冰河期之前都没必要动四川,就是在那里建皇庄组织不愿意当佃户的百姓垦荒,而现在的那些地主们,为了避免佃户流失只能减租,他们现在已经减到六成,超过七成租的已经没有了。

这样老百姓日子过得也凑合了。

剩下就是随着人口繁衍,逐渐开垦四川的荒地,然后建立一个又一个皇庄,把士绅们彻底圈禁起来,四川目前也不过一千万人口,再增加四倍都能容纳,一百年內那里不会存在人口压力的。有那些皇庄在,有足够的未开垦荒地,那些地主就没有再搞七八成地租的条件,农民们的日子也会日渐好起来……

说到底那地方好。

目前四川绝大多数人口依旧都集中在都江堰灌溉区,这地方就连七八成地租都饿不死人呢!

如果强制性在四川搞公田法,张献忠手下这些老土匪,还有四川地主们说不定会拼命的,他们死光倒是不要紧,可打起来造成大量老百姓死亡就得不偿失了。说到底那里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杨庆敢在江浙搞,是因为他的皇庄民兵已经把地主们关进笼子里了,后者没有反抗能力。即便这样他也得搞一堆手段,包括这场南征其实也是把郑家这个小集团和王之仁这些江浙将领哄到南洋去,免得他们到时候受士绅忽悠。

但四川不行。

他的皇庄至今还没过渠江,渠江向西已经地主化的老土匪和旧士绅集团依旧铁桶一样。

这些人也不像江浙一样,那些士绅有别的选择,做新兴资本家明显比当地主有前途,但四川这些没有别的选择,他们至今依然是纯粹地主,别的都还不懂。可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敢动他们的命根子,他们是真敢拼命的,说到底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低估这些家伙的抵抗力,咱大清可是血洗四川才解决的问题。

杨庆不介意弄死他们。

可弄死他们的过程中,肯定会造成四川的大量人口损失,既然留着他们也没什么大不了,那就索性维持现状好了。

说到底他等得起。

就算张献忠真能再活五十年又能怎样?

还是活不过他。

更何况别说五十年,就巫妖王那身体,估计五年都撑不了,他一死李定国还能怎样?李定国又控制不了局面,孙可望才不搭理他呢!不投降难道等着内乱吗?说不定到时候孙可望先献夔门邀功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