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2)
秦方说得绘声绘色,谢笙却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打断了秦方。
“他们自己自足,可说过不曾出来?”
秦方一怔:“并未,可……”
谢笙一见秦方的反应,便猜到,他定然是又上当了。
“我记得你身边跟了一个家人,他怎么不在?”
“我去年中了秀才,如今又将要成人,我爹娘便说该叫我自己出去多走走看看,便叫他家去伺候了。”
谢笙看着秦方清澈的眼眸,又看了一眼他比正常略黑些的肤色,心内觉得,许是因为秦家老爷夫人觉得自己儿子从小被娇养的太好了,不知人间疾苦,才故意想放他一个人出来碰碰壁,别总是烂好心的。
先前秦方身边的家仆是真忠心,也是真有能力,帮着秦方挡下了一切有危险和风险的事情,这对秦方的成长没有半点好处。
可秦方平易近人,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架子,堂堂世家公子,若真没个人在身边看着,可不就得被人骗了一次骗二次吗。
谢笙对于之前那家仆把秦方保护得太好的行为不敢苟同,可是像这样完全放养的行为,也并不提倡。
吃一堑长一智,总得让吃亏的人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吃了亏啊。
谢笙心内斟酌片刻,直接道:“秦兄可愿意与我打个赌?”
“什么?”秦方有些疑惑。
“我方才听了你的话,觉得那帮人或许真的是生长在大山深处,可他们却也是想在你面前扮可怜,博得你的同情心,从你手中骗到财物居多。”
“你,敢不敢赌?”谢笙看着面前有些犹豫的秦方问。
秦方其实也知道自己在看人上的短处,若谢笙这么说了,或许他说的就真是对的,可秦方咬咬牙,还是道:“便赌了这一次也无妨,可要什么彩头?”
“并不需要什么彩头,”谢笙意有所指,“若我所料不错,秦兄应当是拒不认错,才惹恼了伯父伯母,才叫徐兄也不肯帮你半点,若你这回输了,便要回去向他们认错道歉。”
秦方一听是这个,当即应了一声:“这个可以。”
他也知道自己错了,只是从没认过错,觉着有些下不来台,便拧着不愿意回去。
“另外,你也要向伯父说说,给你再派一个家人在身边。”
“这又是为何?”
面对秦方的疑惑,谢笙冷静的答道:“虽然秦兄你只说了这么两件事,可我相信,你身边没了人护持之后,上的当绝对不止这么两件。”
见秦方不敢直视自己的眼睛,谢笙也不嘲笑,继续道:“往日你是世家子弟,便是不懂这些,也就过去了,可我上回听着,你仿佛是想入朝为官的。可便是你才干再高,总是轻信他人,便是中了举,也难出翰林院。”
“那可不行,”秦方立刻道,“翰林院可不能叫我一展抱负。”
“那就学,”谢笙道,“带一个家人在身边,叫他看着你不至于上当受骗,若有不懂的,他也能掰开了一点点讲给你听,他既是你家受信任的家奴,便不会轻易蒙骗你这个主子。听得多了,见得多了……”
剩下的话,谢笙没有再说,可秦方却是能理解的,听得多见得多,若还没有长进,那也就什么也不必再说了。
“若我当真愚笨至此……”秦方心里已经信了谢笙说那村子是合起来骗他的话,竟没了信心。
谢笙起身,理了理衣袖,道:“你可是秦家人,偌大个秦家,难道找不出几个合适的师爷给你?你若连外人都能相信,那全心相信自己身边的人又有何难?”
谢笙说罢,只留了秦方自己慢慢去想,回了自己院子。
谢笙院里亮着灯,二郎正盘着腿坐在榻上看书。此时见谢笙进门,道:“说完了?”
谢笙点了点头,带了几分无奈:“若是秦兄在农时和其他地方的天赋能分几分在为人处世上,便能成一个完人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就是常态。”
第150章 更新
既然打了赌, 自然要分出个胜负才好。秦方身边无人, 谢笙也只带了捧墨,这人手自然也就要二郎这边来出了。
幸而二郎身边的人手除了护卫, 打探消息也是一把好手, 虽有些大材小用, 总也比荒废着的好,故而这些人竟是踊跃争抢着前去。
次日一早,谢笙一觉醒来,并不是捧墨在身侧服侍。谢笙偏头看了那人一眼,那人便乖觉道:“林二哥一早便进了城, 为表少爷您送信去了。”
谢笙这才想起自己昨儿是这么嘱咐了捧墨一句,倒是自己先忘了。
“你是先前就在朱园伺候的,还是后头来的?”谢笙既然知道了捧墨的去处,就不再纠结于此, 起身梳洗。
许是这人真得了捧墨的嘱咐,只在谢笙身边打打下手, 一些事情,谢笙若是不多吩咐, 他是绝对不会多做的。
“回表少爷的话,小人原是半年前才被主母遣来的。”
谢笙听了也不觉得奇怪,这祝朱家称一声主母的,也就是朱皇后了。这朱园里有皇帝的人,也有皇后的人,若是皇后的人在自己身边伺候, 有时候反倒叫人更为放心。
抛开皇后对谢笙好不说,朱家和谢家也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谢笙很快梳洗完毕,对他道:“你去问问前头,今日的早饭是各用各的,还是去前头?”
“这个少爷是一早吩咐过的,”那人立刻便答道,“少爷说既然有客人,便按着客人的时辰来,若客人起了,便一道用,若客人没起,便在各自屋里用了,也免得客人尴尬。”
“他倒是体贴,”谢笙随口说了这么一句,也不需要问,直接便道,“叫底下人摆饭。”
“表少爷怎么知道?”那人满脸惊讶。
谢笙但笑不语,难道还要他自个儿去拆自己好友的台不成?
秦方早先被骗光了钱财,在山野中住过几日,又在农家做过几日工,早疲累不已,如今高床软枕,自然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