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前线态势(1 / 2)

加入书签

严酷的法令,对于秩序规则的确立,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玄门道法,阳极生阴,阴极反阳,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所以所有的事情,至少都有两面性。

法令的最大的不足,就是残酷,曹继武快刀斩乱麻,确立了新的规则,但也杀了不少人,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遗留的孤儿,如果放任不管,他们只能自生自灭,这违背了曹继武洗革的本意。

而王丰素和施来恩的到来,对解决这件事,起到了关键作用。有了杜省斋的支持,孤儿院的经费,就有了保障。

西洋人的理念和东方人的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两种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矛盾。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纷争。成楚客身为湖广第一高手,在侠客中的威望最高。因此有了他的加入,让那些想闹事的人,也断了念头。

曹继武又请了杜省斋、顾炎武、王夫之等民间人士,来处理其他的后遗症。

相对而言,民间人士出面处理后遗症,远比官府来的有效。因此此时,由湖广右布政使司主持,民间力量辅助,两者相辅相成,长沙府的发展,很快进入了良性循环。

经过强力手段治理,长沙城的面貌,焕然一新。时局稳定之后,曹继武将一切事务转交,并派仇仕通带上精步营一半的弟兄,跟着王辅臣前往武昌。

仇仕通将曹继武的治理方法,详细地向经略使洪承畴作了报告。洪承畴对曹继武的雷厉风行,大加赞赏,同时也对他善后的方法,极为感兴趣。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完仇仕通的报告,洪承畴显得异常的高兴,迫不及待地想立即赶往长沙,亲眼看看右布政使司的新面貌,但却被哈尼等人,极力劝阻。

湖广巡抚哈尼,虽然身为满人,但饱读诗书,对仁义之道和心性中庸等,汉人儒家精神,极为痴迷。他早就听说过曹继武的残忍手段,简直是愤怒得要撞墙。

而武昌左布政使张庚,则认为范承谟捞了便宜。所以他不但痛恨曹继武,也嫉恨范承谟等人。因此张庚也帮着哈尼,说曹继武等人的坏话。

监察御史马自达和巡按御史李步统,早就和曹继武有隙,因此二人仗着朝廷的撑腰,准备弹劾曹继武。

但曹继武是打着经略使府的名义施政,因此洪承畴对两个捣蛋的御史,很是不爽。

曹继武只是个千户,正五品武将,远远达不到弹劾的品级,而且洪承畴也不是软柿子。于是这帮人在背地里捣起鬼来,他们决定不管曹继武的品级。

为了增加可信度,两个“聪明”的御史和哈尼等人商议,背着洪承畴,把右布政使范承谟、穆马、爱星阿、祖泽润、刘之源和耿介等人,统统当成曹继武的同党,加以弹劾。

御史的奏折,很快上达天听。大清朝堂之上,那帮愚昧无知的家伙,听闻曹继武残酷的手段,顿时将他们的嘴上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前方的军心刚刚稳定,哈尼等人,突然这么来了一下子,湖广长沙前线,众位大员,顿时炸了锅。济朗亲自出面,也平复不了众人的怒气,他只得向朝廷发出六百里加急文书。

好在辅政大臣索尼,还没有老糊涂,亲自下令洪承畴,将西南经略使行辕,移驻长沙,并任命吴三桂为征西大将军。

这么一来,文由洪承畴负责,武由吴三桂负责。大清将湖广前线的命运,交给了两个汉人。虽然有很多人,对这个局面不满意,但前线有济朗支持,朝廷有索尼主持,众人也只是赔上力气吆喝几声而已。

小吴门驻地,让给了孤儿院,曹继武只得将精步营,驻扎在湘春门外关帝庙。

洪承畴一到右布政使司,立即对长沙府进行了考察。

曹继武处理政务的能力,真是让洪承畴吃惊。尤其是西洋人主持的孤儿院,真是让他大开眼界。从此洪承畴对曹继武,刮目相看。

如果没有洪承畴的统筹坐镇,吴三桂的征西大将军,也只是个虚名而已。因此吴三桂对洪承畴,更加的敬重,腾出了自己的王府,让给经略使行辕。

但洪承畴不愿夺人所爱,想驻关帝庙,毕竟精步营是他的卫队。但关帝庙地方太小,容不下那么多人。

年过七旬的洪承畴,喜欢清静,于是曹继武建议他住城西湘滨开福寺。那里佛禅清幽,是个静心的好去处。况且靠近大西门,可以随时出入长沙城。洪承畴欣然同意。

有了洪承畴亲自坐镇,大清长沙前线,顿时稳定下来。可是此时,对面的大明,却起了风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