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突袭七(1 / 2)
如果只算一般情况的话,骑兵破城都是这么一个节奏,甚至连流程也大同小异。
先命人偷偷潜入城内,或者依靠事先就已经在城中的内应打开城门,然后在宽敞的街道上疾驰而过,在敌人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击溃所有的抵抗,如果
真按这么一套流程走下来的话,到此时就已经算是大局已定。
至于说这种战法的精髓,那就是快和隐蔽,在突袭之前无论如何不能被敌军发现任何的踪迹,否则就算你麾下的铁骑再精锐,难不成还能飞过城池不成
?
至于快,同样也很好理解,严格来说,一般城池中的地形都比较复杂,并不适合骑兵作战,如果不能用最快速度击溃敌军,给他们整合时间的话,骑兵
根本无法占据优势。巷战根本不是他们所擅长的,相反因为战马转向慢、地形阻挡等原因,作为突袭一方的骑兵反而容易成为一个个高踞马上的靶子。
当然,如果说最完美办法的话,步骑结合才是占据一座城池的最好办法,因为如果没有步卒呼应的话,想要彻底击溃城中的敌军,骑兵往往要付出很大
的代价,比攻破一座军营可要大多了。
攻城毕竟不是野战,一旦城门被破,之后的大战就可以归类到巷战之中,在这个上面步卒拥有着绝对的优势。
而玄甲军也不愧为李世民麾下第一强军,在漫天风雪之中趁夜行军二十余里,若是换成其他大军,此刻别说攻击,出现逃兵都一点不奇怪,但他们在骑
上战马之后,攻势依旧犀利无比。
毫无疑问,这同样是一支精锐,而且可能并不比张扬陷阵营老卒要差的精锐,他们经历过无数的战阵厮杀和数不清的胜利,他们和陷阵营老卒一般,拥
有着强大的自信和强悍无比的攻击力。
而且,他们的统帅不是什么废物,有着明确的进攻目标。
李世民一马当先,他根本没有去看自己麾下的部将,而是按照一般大军驻守的习惯,挥舞着战刀就冲向了城中马厩应该所在的位置,而且在这个过程之
中,他同样没有忘记拿出自己怀中早已准备好的火折子,顺势点燃了手中的火把。
至于放火烧城,这是高句丽大军所不敢的,不是害怕烧死敌人,而是城池不比军营。不论怎么说桑干城小,这里都是一座县城,如果在这里放火的话,
火势很不容易控制,而且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若是被晋军斥候发现,然后回报到代县的话,那种后果可不是李世民能够承受的。
别说什么这种夜里晋军不可能有斥候在外,凡事都有个万一,只要有一点点可能,李世民都不愿心存侥幸。
侯君集和王保保两将紧随在李世民的身后,不过他们的目的却不尽相同,侯君集紧随在李世民的身后朝着晋军的马厩冲去,而王保保则顺着笔直的街道
直插桑干城腹地,那里不但极大可能是敌军将领的住所,还应该是桑干城堆积粮草的地方,重要性不言而喻。
火把陆续亮起,宛如一条长龙一般被高句丽将士高高举起,在通过城门之后瞬间分成两股,向着城中蔓延而去。
蹄声宛如惊雷,喊杀之声震耳欲聋。
城中的晋军在猝不及防之下,慌乱是在所难免的,这和是不是精锐无关,哪怕再精锐,只要是人,有感情,那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无法避免慌乱。但他们
终究不是黄巾军那种乱军,同样也不是什么郡县兵,在无尽的黑暗之中,无数的晋军士卒提起自己的长刀,冲出营房,并用最快速度集结在自己的将官
麾下。
虽然他们衣衫不整,兵甲不全,虽然不少人的脸上还挂在对未知的恐惧,但只要长刀在手的他们就不会畏战!
他们不算晋军之中最为精锐的一部分,但他们的锐气却比有的老卒却要更加旺盛,闻战心喜说的或许就是他们,精锐老兵经历过无数的大战和胜利,经
验丰富的同时对胜利已经有了一种麻木的感觉,而他们则急需证明自己。
有什么样的主将就就有什么样的兵,韩德莽撞,但从不畏惧,他们自然同样不会是什么胆小之辈。
而且宽敞的桑干城终究不是无名渡口那只能容纳五百军卒的小营,宽敞的地形给了他们足够的战略回旋空间和聚集起来的时间。
但仅仅如此却不足够,突袭就是这样,更有优势的永远都是准备更加充足的一方。
疯狂的韩德根本没能抵达马厩,隔着一条长街,率领着麾下人马躲藏在阴影之中的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队队奔驰而过的敌军,他们身上满是风霜和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