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眼红(2 / 2)

加入书签

在余湾,哪怕是最殷实的几户人家,估计也就是能有个几十万就不错了,能够达到这个数字的绝对是没有的事。除非是哪户人家中了彩票瞒着没人知道,要不然仅仅拼着这些年的积累,那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财富的。

余见海刚刚回来的时候,家里还是欠下一屁股债务的特困户,现在才过了多久,他们家已经成了余湾最有钱的人家。这种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余见海发财了,这已经是余湾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像施志年他们这些种大棚的农户,知道得更多。他们也借着余见海的东风小赚了一笔,比起那些半道上退出的要幸运得多。也就是这些人,坚定了跟着余见海继续干下去的决心,坚决同意把自家的农田建成大棚。

不建不行了啊,他们现在种植的大棚,大部分都是村里集资建造的,有些人家已经放话了,等到这一季完毕,就要把大棚收回来自己种植。毕竟余见海的收益在那儿,谁不眼红啊!

建造大棚,已经是余湾人的共识,只是在如何建造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按照吴菲的设想,是想把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的,这样建造的大棚规格统一外观一样,远远的看起来也顺眼,起码说视觉上给人就是很舒服的感觉。

统一建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建造的原材料省下一部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一个大棚省下的不多,一旦积累起来也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当然吴菲心里还有一个小秘密,就是一旦大棚由村里统一负责,那她就是当仁不让的主要负责人,可以积累一笔不小的政治资本,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铺平道路。

可是余见海知道,现在人心都深不可测,除了自己谁都不知道别人心里想的说什么。尤其是在余湾这个地方,余见海从父母口中,从三婶那儿,从谢若云的嘴里,基本上把各家的情况都搞得清清楚楚,知道很多人都不是善茬子,一旦稍有不如意就会胡搅蛮缠,还是事先预备好了才好。

所以他心里早已有了打算,也是在和谢若云商议后得出的结论。那就是一切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不能拖泥带水的讲情面。如果按照亲情来衡量的话,村里大部分人都是他的本家,其余的外姓也和余家有着各种亲戚关系。

比如说余家的姑娘嫁给了高家,高家的媳妇和施家的媳妇是姐妹,田家的某个人和余家的某个人是连襟,关系错综复杂,说也说不清楚。

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这家那家的酒桌上遇见过的,有时候还喝得乱了辈分,闹出过不少笑话。想要在这里讲情面抹不开的话,那就办不成什么事儿。

因为只要一牵扯起来,总能找到点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说也没法说。

反倒是余见海家,因为几代人丁都不怎么兴旺,和余湾人反倒有点疏远。如果按照法律意义上的的说法,三代以内的人不能结婚的话,余见海可以娶余湾一多半的女孩子做媳妇,因为出了三代法律上就认同了嘛。

当然这也就是说说罢了,实际上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来自各方的阻力太大,余见海也没有那个心思。

所以余见海早有打算,一切以市场经济为准绳,不将任何情面。当然这是明面上的,私下里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第一,大棚的建造规格由我说了算。”余见海伸出一个手指,“长度宽度什么的都统一安排,用材用料也统一采购,施工队也由我来找,出了质量问题我负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