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 / 2)

加入书签

于小军没有反驳, 淡淡一笑。

随心而来的还有一个包裹, 打开是于静静给他寄的毛衣和毛袜,还有一些吃的,于小军讲吃的分给战友一些, 搬个小板凳坐到角落里看那封信。

信里交代了一些家里的近况, 于静静在大学里很好,小毛上高三很用功,家里一切都很好, 父亲身体也不错。

于静静不住在家, 对于青山的近况知道不多,信里小心的说了一些安抚的话。

于小军一眼扫过,定定盯了很久,好几年过去父亲还是没有原谅他,他也给家里写过信,但回信的都是小毛, 信里会模仿于青山的口吻说几句话。

可于小军知道, 父亲一定是什么都没说。

将信纸折好,于小军走出宿舍,外面冷风吹的很大, 风里裹着雪,天色渐暗,白雪覆盖住一切,留下了一抹暗光。

于小军站在风雪之中静静看向远方,肖似于青山的脸上已经逐渐退去了青涩,他是同年兵里最出色的那个,好相处,出手又大方,在部队里人缘很好,但指导员却说他心不在这儿。

于小军一直否认,心里却满是茫然。

因为他快要分不清楚现实和梦境了。

从曹春丽被抓开始他断断续续做了很多梦,梦里是另一番天地,他一直敌视的田宁真的成为他的后妈,大冬天跳河救起他的也是她,田宁对他们兄妹三个很好,会做很多好吃的,会解答他们学业上难题,同学们都羡慕他有个好妈妈。

静静和小毛都把田宁当成亲妈,他也一样,很喜欢她的温柔。

梦里的他几乎忘了还有个亲妈,一路顺遂的长大,后来田宁给他们生了个小弟弟,是个可爱的男孩儿,聪慧活泼,继承了她和父亲的全部优点,所有人都很喜欢他。

人家都说后妈有了亲生的孩子对他们就不一样了,田宁没有,仍旧对他们很好,该严格的时候严格,平常还是一如既往地温柔。

是没什么不一样的,但细微之处,大约还是不同的。

弟弟和她是天然的感情,亲密无间,要打要骂都更随性,父亲也更喜欢弟弟,这个孩子很纯粹,生在他们情投意合时,是骄傲,弟弟几乎是在父亲肩上长大,在家的时候都会抱着他。

那些在意慢慢随着弟弟长大,似乎消失了,他也很喜欢弟弟,弟弟最喜欢跟在屁股后面,一口一个哥哥。

他们都大了。

家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面包店开了连锁,父亲承包工程,父母虽忙,但从未放松对他们的教育。

成年后也很好,一切都很好,直到曹春丽出现,他才惊觉,原来他还有另外一个妈妈,从曹春丽和父亲的争执中,于小军知道了她曾经的不堪,见识了她的歇斯底里。

在于小军心里,他的母亲优雅温柔,对他们都很有耐心,不是这样的女人,他没有继承她的恶劣基因。

不,一定不。

偏偏曹春丽开车撞了她,害她住进医院,事情闹大了。

于小军不得不为曹春丽求情,小毛读的是军校,如果曹春丽留下案底,对他的将来并不好。

明明更委屈的是田宁,可他却不由自主为曹春丽求情,他不能让曹春丽进监狱,宁愿她呆在福利院。

为的是什么呢,于小军不愿意承认,他这么做是因为不想承认自己有过一个这样的母亲,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

田宁什么都有了,一定不在乎怎么处置曹春丽的,是吧?但他们三个不能有更不光彩的过去,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生身之母去监狱。

田宁答应了,只是神色不太好。

于小军不敢看她,只能离开。

可现实又是另一个世界,田宁对他很冷漠,和他们家撇清关系,父亲孤单那么多年,是因为她,但她仿佛根本不在意,和别人过的恣意轻松。

于小军一直记得那天放学,保姆抱着小女孩来等她放学,她抱过小女孩时的温柔神情,就和梦里一模一样。

小女孩藕节似的小胳膊搭在她肩上,趴在她身上满满的依赖,两人站在校门口是人群里发光的存在,他觉得很……刺眼。

没人知道他心里的别扭,既希望注意到他的特别,又痛恨……

现实里的曹春丽比梦里还要过分,骗他,满嘴谎言,演技低劣,但他完全相信了,他要有个完美的家庭,要让、要让她后悔没有选择父亲。

可是,梦还是碎了。

父亲也因此憎恶他,那梦里的她呢,是不是也因此厌恶了他?

为什么,为什么,他不是她亲生的呢,如果是亲生的,他就不会有这样的心思了吧?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理解他?

于小军在风雪之中站了很久很久,回去后重感冒一场,渐渐地就很少做梦了。

他在部队里踏实了下来,得到去军校进修的机会,一步步走的更远,弟妹都成家立业了,他还没有任何动静。

父亲最终心软,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沉默,两人能说的不多,坐到一起便喝喝酒。

“对了,听说你妈病重了,你去看看吧。”

曹春丽这么多年住在精神病院的费用都是他们负责的,前几年她是时好时坏,后来是真的疯了。

于小军一两年去看他一次,有了津贴之后便从父亲手中接过这担子。

曹春丽已经不认得他了,她这一生都在为自己而活,混混沌沌近十年,临终也没一句清醒话。

于小军和弟妹处理了丧事,再未想起这个人。

许多人许多事,不去刻意打听的话,也就不会知道。

偶尔于小军会注意父亲在看经济新闻,涉外贸易会议里会掠过一抹同声传译人员的身影,他从未去问。

后来,父亲病了,胃癌晚期。

于青山并不太习惯围绕在身边,这么多年一个人过早就习惯了,不过三个孩子都很伤心和恐惧。

“不怕,都有这一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