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1 / 2)

加入书签

宜寿宫中,三爷陈明事情经过后,建隆帝让他们二人退下,示意德喜亲自查看。德喜快步走过去,郑重打开箱子。琴鸣山丹药外流的案件是德喜主审的,在羽林卫中服毒死去的赵书铎是买卖药材的,有蛛丝马迹表明赵书铎在给袁天成提供几味炼制丹药的重要药材,但这并不是什么要人命的大事儿,赵书铎却在被晟王察觉到反常后立刻服毒,应该另有隐情。

这个箱子,或许能说明一二。

德喜小心翼翼地将箱子中的几味发霉的药材取出放在白纸上,又拿出瓶丹药打开嗅了嗅,虽未经人化解验证,但他已有九成的把握这就是郑笃初服用丹药,或许这些丹药就是从他这里散出去的,这些丹药与圣上以前服用的丹药相仿,应是都出自袁天成之手。

德喜清理箱子内的杂物后又敲敲打打,破开箱子底的夹层取出两页未被雨水浸泡的纸,回到建隆帝身边,“万岁。”

建隆帝点头,“打开看看。”

德喜将这两张薄薄的纸打开,待看清上边的内容后,他的手都抖了。建隆帝皱眉,“上边写了什么?”

德喜双膝跪地,不知如何开口。

建隆帝见他如此反常,急切道,“没用的东西,拿来朕自己看。”

“万岁还是别看了,莫污了您的眼睛……”还不等德喜说完,建隆帝一把将纸夺过去,待看清上边的内容后,建隆帝的手也抖了,然后竟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德喜吓坏了,立刻吩咐道,“快请御医!”

殿中的小太监立刻跑出去请御医,还没走多远的三爷见到急匆匆跑走的小太监,让陈立海先走,他又折回宜寿宫。

见德喜正和太监正扶着人事不省的建隆帝回内殿歇息,三爷立刻道,“德公公。”

慌乱的德喜见三爷用眼神示意宫门口,这才反应过来,“来人,立刻关闭宫门,去御膳房给圣上做一份去火的药膳,圣上今早多吃了几口肉,胸口发堵。”

门口的侍卫立刻领命而动,德喜这才扶了建隆帝进内殿。圣上昏迷,三爷身为皇子应入内查看才对,不过建隆帝多疑,如果他这是入内,只会惹了建隆帝的疑心,所以三爷便在殿中等候。此时殿内无人,三爷上前捡起飘落在地上的两张纸,看了之后眉头也深深皱起。

这第一张纸上,记录着用婴儿鲜血浸泡药材的步骤。第二张单子上记载的是这几年被送到赵书铎手上的婴儿血的瓶数以及他炮制药材和倒手丹药赚的银两数目。

而这上边记载的,给赵书铎送婴儿血以及取走泡制晾晒好的药材的人,正是袁天成的入室弟子。这个弟子也在一个月前突然得病暴毙了。

建隆帝看了这封信,联想到他这些年服用的袁天成的丹药可能是用什么药材炼制的,难免一时气血上涌迷了心窍。三爷将这两页纸叠起来收好,思索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御医跟着小太监进去后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御膳房的汤又端了进去,不用看也知道这汤只会进了痰盂。又过了许久御医走了,德喜出来宣晟王入见。

坐靠在龙床上,换了干净衣物的建隆帝已然恢复了平静,指了指身边的凳子,让儿子坐下才问道,“你看到了?”

三爷点头,“纸散落在地上,儿臣捡起时见了。”

“你说说吧。”建隆帝依旧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似乎刚才晕倒的不是他。

三爷很是谨慎,“儿臣认为只凭这两页纸,不能说明什么。”

“那该如何?”建隆帝追问。

“让人查明丹药瓶中是何物,再核实这两张纸是何人所书,断定其真假。”

是该这样,心中泛着恶心的建隆帝点头,“晟儿觉得,何人能查清此案?”

三爷听出圣上有意让他去查案,但三爷却没有道理跳进这个泥淖里,便举荐了他人,“若想尽快查清此案,非左相莫属。”

左相李奚然是朝中最得建隆帝信任的重臣,他能在辅佐建隆帝登基后一直活到今天还手握大权,绝非其他阁老可比。

建隆帝闭目想了一会儿,才张开眼道,“德喜,宣左相。”

城南李家庄内,左相看了一眼刚刚摆上桌的热气腾腾的肉包子,才与母亲告辞,骑马匆匆回城。

第七九七章 三个条件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左相拖着两条疲惫的腿,从宜寿宫回了天章阁后,颇为怨念地盯着看折子的晟王。待晟王抬起头,左相才苦哈哈地抱怨道,“王爷不厚道啊。”

“嗯。”三爷也没反驳,将手里的折子递给左相,“李大人看看这个折子。”

就这么坦白地承认了?左相无奈地苦笑,双手接过折子打开来看。这是隆兴知府递上来的,因隆兴夏秋糟了旱灾,隆兴知府肯请朝廷体察百姓疾苦,恩准降租粮的折子,这样的折子确实不好办也拖不得,处理不好会激起民怨的。但以建隆帝今时今日的心情,怕是递过去也会被骂出来,于是左相很不厚道地讲道,“江南诸路的情况右相最为熟悉,让他查明灾情再做定夺为好。”

将这棘手的折子放在右相桌上后,左相继续盯着三爷释放怨气。

三爷这才解释道,“此案牵扯甚广,举目朝堂之上,也唯有李大人能办了。”此案牵扯着司天监中正官为圣上炼丹之事,一旦查起来必定是拉出一大片人,如道门的安危、皇族内成员以及大内侍卫等,三爷身为皇子,这个尺度着实不好拿捏。

因为办得人少了,达不到建隆帝的要求;办得人多了,得不偿失。也唯有深谙建隆帝脾性的左相,才能将这个案子办得让建隆帝满意。

左相叹了一口气,“自从王爷与文昌郡主定亲后,莫说郡主牵扯出的案件,便是她家大黄狗牵扯出的案子,也让大理寺和刑部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易王都被派出京办案了。”

若非石棺案一直悬而未决,这药箱一案也不会落在左相身上,而该金益昀和张思简去查。

这话,含义可就深了,这果然是个老狐狸呢,三爷不愿与他费嘴皮子,径直问道,“李大人想让小王做什么,尽管直言。”

“还是王爷痛快,老夫就喜欢您这直截了当的性子。”左相喜笑颜开,一副白脸书生模样。

三爷,最不喜的就是这样的白脸书生,他抬眸冷飕飕道,“李大人年不过四十六岁,口口声声自称老夫,着实有些早了。”

怎么突然就上脾气了?左相抬手咳嗽一声,直入正题,“王爷将你的侍卫木刑借给溪然用几日,可好?”

木刑是刑讯高手的事儿,自然瞒不过左相的耳目。三爷微微点头,“三个条件。”

“王爷请讲。”只要晟王肯借人,就与这件事儿脱不开,后边有何为难之处左相就可与他商量着办,只要晟王肯与他联手,这大周还有什么事儿是他们办不下来的?

三爷直接道,“其一,此案不准牵扯到小暖一家,包括大黄;其二,赵书铎的父亲赵令德李大人可以随便提审,但尽量不要牵扯其他无辜,比如赵书铎的伯父一家;其三,木刑的身份,还望李大人不要让外人知晓。”

不让外人知晓,就是晟王不想明面上与此案有牵扯,左相挑挑眉,这一招进可攻退可守,不可谓不高。这第一和第三个条件他想到了,只是这第二个条件是怎么回事儿?

“赵书铎的堂亲与三爷有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