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受封吴王(1 / 2)

加入书签

曹丕问赵咨如何评价孙权,赵咨朗声道:

“聪明、仁智、雄略之主。”

曹丕朗声长笑,惹得众臣也跟着曹丕发笑,良久曹丕方止住笑意:

“卿不觉得此言太过了吗?”

满朝文武又不禁附和着笑了起来,面对朝臣的嘲笑戏谑之声,赵咨毫不变色,淡然道:

“臣非言过其实,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论之,岂不为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他以佛门密法发出,自是别有一番声势,登时压住了众臣之势。惹得曹丕连道三个好,方才道:

“既如此,吴可惧我大魏?”、

赵咨对答如流道:

“吴侯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惧哉?”

曹丕嘴角轻扬微微一笑,面带佩色: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卿可以当之矣。”

曹丕于是降诏,命太常卿邢贞赍册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赵咨谢了皇恩当日便出城回往东吴。

却说赵咨走后,除贾诩两眼微闭,满朝皆惊,纷纷进言请曹丕收回呈命。

刘晔乃是地藏王座下谛听,自然知道佛门中事,更清楚地藏王的打算。那东吴乃是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扶持,现与地藏王菩萨分庭抗礼。若是曹丕一统天下,不但地府争权大有胜算,日后佛经东入也是地藏王的功劳,怎能让东吴做大?

刘晔率先发声道:

“陛下!蜀吴交兵,实为天亡东吴,陛下万不可错失良机。只要陛下趁吴蜀交战之机,渡江偷袭,蜀攻其外,魏攻其内,东吴必亡。到时,蜀国两川之禺,能有何作为?只要灭吴,我大魏一统天下止日可待。”

曹丕怎会不知刘晔的想法?不过他亦有自己的算计:

“东吴虽心怀不臣,但赵咨所言不虚。孙权既已臣服,若再以强兵伐之,岂不是阻天下欲降魏之心?卿等放心,联虽不出兵攻蜀,亦不会出兵助蜀,正要待两败俱伤之机,坐收渔翁之利。”

在曹丕心中,东吴由佛门支持,声势浩大,自己既然受地藏王裹挟,便已是半只脚踏入佛门,自己若是得罪了东吴,实是后患无穷。所以,只要地藏王不表态,曹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动东吴的。何况,封孙权为吴王,与接受孙权称藩是完全不同的。称藩只是意味着东吴为曹魏的附属国,但封孙权吴王,名义上孙权便已是臣服于魏,当受曹魏节制。曹丕初登大宝,能得到东吴名义上的臣服,便已是相当不易了。何况,曹魏政权本来就是一种形式上的统一,地方政权割据的色彩极为浓重,尤其是曹操起家倚重的青州兵。既然如此,能短时间维护这种名义上的统一,对自己来说何尝不是一项政绩?

赵咨回转东吴,俱实以报,孙权对曹丕的态度自然了然于心,既已封自己吴王,当不会对东吴轻易用兵。只是,要曹魏出兵,却也不太可能,料想曹丕是打算坐山观虎斗了。

孙权本打算接受曹魏的赐封,却万万没想到,曹魏此举得到了东吴重臣的强烈反对,众臣纷纷劝谏孙权拒封。但孙权明白的很,自己已然惹下刘备这个劲敌,在这个时候,如果再得罪曹丕,那么在诸侯的版图上,东吴就要被抹去了。何况,孙权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于是,孙权力排众议,接受了曹魏吴王的册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