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个萧月,倒真有些本事。”贵妃又喝了一口茉莉花茶,只觉棚里的暑意也被这茶的清冽压了下去:“她是预备在清福店里卖这个?”

郭洛回道:“正是如此,萧月的意思,是卖四十两银子一斤茶。因为是头一回做这窨制花茶,工艺复杂,所以只得了一箱。”

贵妃轻轻一笑。

听见这笑声,郭洛暗自松了一口气,心道贵妃娘娘这是对此满意了。他笑道:“娘娘,这茶还未曾命名呢。”

贵妃思量一会儿,道:“这花茶虽花香浓郁,却不见花影,便索性叫它暗香茶。”

“多谢娘娘赐名。”郭洛忙拜道。

贵妃的指尖搭在茶盏上,有一下没一下敲着,好一会儿,才笑道:“不错。”

她转头吩咐一边的大宫女:“眼看着陛下的万寿节就要到了,等朝廷命妇来贺,便用这茶招待她们。”

作者有话要说:[1]明代民歌《挂技儿·私部·错认》

第87章 螺蛳粉

万寿节过后的第二日, 月牙儿早早地就来了清福店。

清福店里已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当差的人全来了,统一穿着新做的衣裳, 蓝衣白袖,瞧着很干净。

左厅里, 郭洛将手背在后头,来回折返的走, 终于还是忍耐不住去问月牙儿。

“萧老板, 今日当真会有很多人来吗?”

月牙儿从窗里望出去,夏日的阳光醒得很早, 照耀在庭前,一片光辉。

“您放心,绝对有很多人来的。”

她说得一点不错,等了没小半个时辰,清福店便陆陆续续迎来许多客人。多是昨日进宫领宴, 尝过暗香茶滋味的人家派来的家仆。能有资格进宫贺万寿节的,皆是非富即贵的人家, 听了暗香茶四十两银子一斤的报价, 眼睛都不眨一下,还觉得唯有这个价位的茶, 才陪让自家侍长入口。

可惜如今现成的暗香茶并不多,清福店不仅要求一户只能买三斤,还要求必须在清福店买满八十两银子的茶叶,才能买到一斤暗香茶。就是这样严苛的规矩, 才过晌午,店内的暗香茶现货也卖完了。来得晚的,只有预约下一批的份。

等到日落时分,清福店送客歇业,账房先生将今日的账送给郭洛过目。

看过今日流水账后,郭洛彻底服了:“我原以为她是胡闹了,没想到还真行!”

第一批买到暗香茶现货的家仆回府的时候,都争着抢着向府里的侍长邀功。这么难买且少量的茶叶,他们好不容易才买回来的。

他们的家主人一听,觉得颇有面子,虽然心里觉得这茶叶的确有些太过稀有高价,但想起贵妃娘娘所说的话,心里那一点点不平立刻烟消云散。要不是这茶好,贵妃娘娘何以至于连宫中的御茶都不吃了,叫人到外头买这暗香茶?

在这等豪门世家,讲究一个“物以稀为贵”,得了几两暗香茶,转头自家就要寻个由头办一场宴会,也许是赏花宴、也许是赏画宴……不拘是什么由头,只要能将其他人家邀过来,炫耀一下自家能买到贵妃娘娘爱吃的暗香茶就好。

有了贵妃娘娘指定的名声加持,加上这暗香茶的滋味着实超凡脱俗,又有月牙儿私下里的饥饿营销。很快,整个京城富贵人家圈子里便流行起了这种暗香茶。

清福店赚得铜满钵满,月牙儿却也没歇着。她向来以为做事就要做全套,从暗香茶的口感考虑,最佳选项还是才出窑,就立刻出售,不然怕是有损茶叶的风味。

于是在同郭洛商量后,她索性在京郊设了一个茶厂,等南边的船将茉莉花同碧螺春运来,在京郊茶厂进行窑制。

这日她从京郊茶厂回来的路上,见着一个大池塘,有些农户正赤着脚在浅水处摸螺蛳。

宽底窄口的竹笼里,放着好些螺蛳。月牙儿见了,忽然想起从前吃过的一种美食来,便叫人将那一笼螺蛳买了下来。

杏糖记打烊后,鲁大妞坐着小轿回到杏宅,才进宅门,鼻子一耸,柳眉倒竖的骂:“是谁打翻了净桶不成?”

江婶瞪她一眼:“小声些,是东家在做吃的?”

“她又炸臭豆腐了?”

鲁大妞满脸疑惑的往厨房走,只见灶上正煮着一锅粉,月牙儿回首冲她笑:“哪有你说那么夸张?都没有放酸笋的。”

“就是有种淡淡的臭味,从前我进门都是闻到花香的。”鲁大妞嘟囔着,凑过来瞧:“这是什么粉?”

“螺蛳粉。”

一大碗螺蛳粉,洁白如玉的米粉浸泡在猪筒子骨与螺蛳共同熬煮出来的高汤里,吸收足了鲜味。用筷子夹起来,往嘴里一嗦,滑、软、爽,口感弹牙。炎炎夏日里吃上这么一碗螺蛳粉,汗透湿衣裳的同时,只觉畅快无比。

吃完螺蛳粉,鲁大妞再不说什么臭不臭的话,只是嚷嚷着要再买些螺蛳回来。

等到清福店茶厂的事安排妥当了,荷花已开至荼蘼,风一吹,落满荷叶,昭示着夏天即将接近尾声。月牙儿伏在书案上写信,信笺上有淡淡的杏花影子,令她想起南边的杏花巷。

“阅君信,我自安好,盼你安。拟于八月初启程,相逢有时。”

这厢事务安排好,她自去清福店找郭洛,想同他说回江南的事。

郭洛也没为难她,毕竟江南的茶叶同鲜花都需要有人盯着,月牙儿即便是回去,也是在为皇店做事的。只是总归要同贵妃娘娘禀告一声,月牙儿才能走,料想问题也不大。

两人正商议月牙儿回江南后的事,忽然见一个小内官急匆匆闯进来,帽子都是歪的。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郭洛正要骂,却听那小内官焦急道:“打起来了!”

“什么?”

“辽东!辽东起战事了!”

烽火狼烟自长城而起,向世人预警着辽东战事。

京城内外,九门戒严,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民巷之中,都是一片议论纷纷。

“这么多年没打仗了,怎么辽东闹起来了?”

“应当没事罢?咱们如今也算是富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