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国有企业(2 / 2)
“摄政,江东商贾不愿意参股,淮南的煤矿?”陈明遇追上赵铭问道。
赵铭放慢了些马速,沉声道:“让难民中的青壮,先进行开采,还有疏通河道。”
虽说,阿济格裹挟走了江北几十万青壮,但是五六十万难民之中,还是有两三万壮年劳力。
陈明遇其实也不太明白,赵铭为什么一定要采煤。
毕竟,江南不比北方,冬天并没有那么冷,百姓砍些木柴,再备些桔梗,随便对付一下,冬天就过去了。
“摄政,难民之中,青壮本来就少,现在又让他们去开矿,疏通运河,那江北的土地怎么办?”陈明遇不禁质疑道。
赵铭心中早有想法,“户部将荒地和无主之地,统计起来,然后再收购一批土地,进行招股,组建若干个庄园,全部改种棉花。这样的话,妇女和老人,甚至小孩,也能帮着采棉花。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庄园朝廷必须占股五成以上,参与制定雇工待遇,不过朝廷不插手经营,可以交给百姓来打理。”
“这件事情暂时保密,不要泄露出去,以免有人哄抬地价!”赵铭嘱咐一句。
陈明遇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
“陈先生,回南京之后,给孤王放出消息,朝廷要组建大明矿业公司,由孤王、皇帝和朝廷领投,向民间招股!同样官府股份要占五成以上!”赵铭说了一句,便一夹马腹,疾驰而去。
陈明遇摇了摇头,知道摄政是生气了。
南京。
赵铭回到南京,将内阁送上来,积压的奏疏盖印,然后下发内阁,内阁则送往六科,由给事中抄录、审查后,送至相应的官属承办。
赵铭现在并未改变明朝的行政制度,中国体制进化到现在,其实已经比较完善了。
如内阁对国事给予意见,提出解决方案,而摄政王则拥有决策权,掌握大印,决定是否执行内阁给出的方案。
如果不执行,那就打回内阁重议,如果执行,那就盖印后发回内阁。
这时六科便会对将要执行的方案,进行抄录,期间若是发现漏洞,觉得不可行,还可“封”回内阁,若是没有问题,则发到相应的衙门,而六部和地方三司这样的执行机构,便具体去执行策略。
建议,决策,审查,执行,一应俱全,至少暂时,这套制度,并不落伍。
而在这套制度中,赵铭这个摄政王,其实就是取代了内廷的司礼监,将秉笔、掌印、用印的权利,集于一身,完全代替皇帝行事。
赵铭处理完堆积的事务,又吩咐内阁两件事,一是趁着驱除江北清军,获得的威势,下旨让地方各镇藩主,前来南京朝见。
这个事情,赵铭之前就提过,这次旧事重提,堵胤锡、姜曰广、杨畏知都没反对。
然后一事,便是关于明岁,召开科举,进行恩科取士。
一般而言,新帝登基后,都会举办一届科举,俗称恩科。
因为今年已经过了科举的时间,所以定在明年进行。
在忙完这两件事情后,赵铭便将政务甩给了内阁,前往工部,每日白天与工匠泡在一起,不知在搞些什么名堂,晚上回来匆匆盖印。
这令朝野多少有些非议,皇帝整日在后宫玩女人,摄政王整日泡在工部,与一群工匠厮混,简直要将不少清流言官气死。
不过即便这样,大明的政事依旧照常运转,也是十分神奇。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