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唐宁之才(1 / 2)
“ ()”
第261章唐宁之才
而且,咱们不光是做这些箩筐啊篮子什么的,咱们也可以生产竹席、竹扫把、竹刷、竹家具,这些不光是乡下用得着,城里也用得着哦。”
张小武听得眉开眼笑,“玉兰你说的对,竹制品也是一项大买卖啊!”
谢梅红也补充道:“那些竹林不能毁掉,慢慢地砍伐,一到春季还可以收竹笋,竹笋既然可以卖新鲜的,也可以加工成笋干进超市。”
唐宁也指出,“咱们不要把目光老放在农业上嘛,其实要发展经济,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工业,人发达国家为什么那么发达,人工业发达啊!那些高科技咱搞不来,机器机械制造咱也搞不来,但是服装鞋帽到外面去请一些师傅过来,教一教,培训一批,不就可以造吗?咱们这里的服装鞋帽,可都是从外地进来的,成本当中运费就不少了。咱们立足本地,最起码一点,运费就便宜多了,另外,咱这十里八乡的,女人是很多的,农忙之外,这些人可都是闲置劳动力,人工费也极其便宜,这方面成本又降了一些。
如果咱们开这样的厂子的话,价格上是很有竞争力的,你们可知,服装鞋帽在这一带有多大的市场吗?试问,谁能不穿?而且,服装鞋帽是个消耗品,买了还得买?你这个厂子一开,你想,得需要多少人?”
她的话说完,场面暂时静了下来,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因为大家都被她的话给怔住了。
不可否认,唐宁的建议为张小武又打开了一扇大门,具有更加广阔发展前景的大门,可想而知,这个服装鞋帽厂一旦发展起来,规模和营利能力要比做农产品历害得多。
唐宁果然是有知识有文化,见过大世面的人啊,张小武心中怔怔道,看来请她来是请对了,对极了。
张小武看了看这几个女人,她们可全都是宝啊,张小武在乡政府没有解决的问题,居然在这几个女人当中解决了,意外之余也有些惊诧,可能她们身处基层,更了解基层老百姓所需吧!她们所建议的这些,无不是从基层老百姓所需出发。
从商业理论上来讲,生意生意就是买卖,买卖就是供和销、需和求,只有看到了需求,才能发现市场和商机。
但也不得不说,这几个女人还是很有头脑和眼光的,张小武虽聪明能干,但也不是万能的,他也有当局者迷的时候,也有迷茫彷徨的时候,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身边这些女人,他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但是这厮最大的优点就是会采纳别人的好建议,而且很会识人用人。
走上做红糖的生意,得益于春妞的点拨,抗旱救灾上,他又得益于林熙的指点,他的事业一步步发展,当中也是得益于很多人帮他,很多人为他出主意,为什么这么多人帮他呢,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了,他待人慷慨、诚恳、热心、重情义,自然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帮他。
当然了,张小武这样的帅小伙也确确实实挺讨人喜欢的,尤其是女人。
听到这里,张小武的心情也有些激动了,之前的阴霾一扫而空,但还是愿意多听一些建议,“唐老师你说得很好,还有吗?其他人如果还有建议尽管提。”
唐宁喝了一口饮料道:“嗯,我补充一下,大货自然是在厂里做的,但是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情况,比如,很多妇女因为要带孩子和照顾家里的牲口和地之类的,不愿意去厂里上班,那怎么办呢?咱们可以采用外加工的方式,就比如针线、钉扣、刺绣之类的简单手工活,咱们可以发到各家各户,让她们在家里做,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自己购买缝纫机接缝纫的活。
如此,一来,可以减轻厂里的负担,提高生产效率,二来,也能让这些不能上班的家庭妇女赚点外快贴补家用,一举两得。我曾经在外地上大学,咱们学校附近的市民很多人家,都在家里做外加工,他们做什么呢,做羊毛衫,家家户户有横机或是套口机什么的,一有空就做点,一有空就做点,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可以帮忙,有些人家真的全家都在做,他们当中很多人比厂里的工人还赚得多呢。
我觉得,咱们可以参考一下,不光是服装鞋帽这一块,除食品加工之外,其他的如竹制品什么的,简单的环节和工艺,也都可以外发,咱们大不了把她们拉过来集中做一些培训,花一点点代价,培养出来的可都是咱的编外员工啊!我觉得值,你觉得呢?”
最后是看向张小武问道。
听到这,张小武已经是难以抑制住心中的狂喜了,这个唐宁果然见识不一般,特别是她最后的外发点子,那这扶贫的面就大了,大到什么程度呢,只要你的生意够大,活路够多,整个乡小到十几岁的娃儿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但凡还有劳动能力的,都可以参与进来,那简直就是全方位无死角覆盖啊!试问,扶贫有这么彻底的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