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20节(2 / 2)
顾明东无奈道:“三叔,我也不是那块料。”
顾建国却对他有这莫名自信:“你就是。”
“阿东,算三叔求你了,你就帮我这一回成不成,这可事关咱们整个生产队的荣誉。”
眼看着对自家一直很照顾,将几个大侄子当亲生子女养的顾三叔几乎要给他跪下了,顾明东还能怎么着,到底是被忽悠了进去。
等看到大礼堂里密密麻麻的大队长小队长,最前头一排还坐着王书记,但最中央的位置却是个面生的人,王书记时不时侧过身跟他说话。
显然,这个人的身份比王书记还要重要。
顾明东从人群中找到了已经坐下的顾三叔,后者朝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一瞬间,顾明东有一种被自家三叔提着脚卖了的错觉。
吐出一口气,顾明东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演讲。
迈出第一步后,一切都自然而然起来。
当他挺直脊背,迈着稳健的步子上台时,惹得正在说话的王书记都是一愣,随即对身边的人说道:“刘书记,这就是之前提过的那位农民同志,他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却坚持不断学习,是他帮着上河村实现了增产。”
被称为刘书记的男人点了点头,往上看去:“看着是读过书的。”
与其他的社员不同,顾明东站在台上坦然自若,开口之后思路清晰,声音洪亮,自有一番磅礴流畅。
更难得的是,他用简单明了的言语,不紧不慢的将上河村可以借鉴的经验一一说来。
他讲得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不像前几个上台分享的大队长,也不知道是不会讲,还是故意的,讲得乱七八糟。
你问为啥能种出大红薯,他就在上面将领导人说的话,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你问水稻的粮种有没有改良,他就在一个劲的吹劳动人民的汗水。
临了还要总结一句社会主义好。
这话领导听了也许高兴,其他的大队长谁没种过地,在下头一听就知道大忽悠,压根就没一句能用的。
到了顾明东这儿,原本昏昏欲睡的大队长们都精神起来,纷纷拿出笔记本,恨不得支着耳朵努力听,心底一个劲的叫好。
尤其是顾明东把控的节奏和速度,足以让下头抓瞎的大队长们做好笔记。
顾建国坐在大队长们中间,心底更觉得让大侄子上是个正确的决定。
以至于顾明东讲完后,顾建国兴奋的满脸通红,鼓掌的声音压过了周围其他人。
刘书记嘴角也露出笑容来:“是个能干实事的。”
临了又问:“他在生产队有实务吗?”
王书记一愣,忙道:“咱们这边的生产队不讲究,通常都是一个大队长干大部分活儿,不过顾明东是上河村大队长的侄子,平时帮着他算算账看看地。”
刘书记摇头道:“糊弄来着不行,一个生产队该有会计就得有会计,该有妇女主任也得有,不然让其他地方知道了,得笑话咱们黛山市跟不上革命的脚步。”
王书记自然是连声应下,打算明天就把这事儿安排下去。
下头,下河村大队长也拽着顾建国不放:“建国,你说你太不够意思了,有这么好的法子怎么不早点说。”
顾建国挣脱开他的手,冷哼道:“年初的时候你还笑话我多事,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把社员当人用。”
下河村大队长不好意思的憨笑:“是我没眼光,早知道……”
早知道这么干真的能行的话,他们可不得学起来。
两个生产队就隔着一条河,前两年大家伙儿一起闹饥荒,下河村更靠近镇上,日子还略微好过点,谁知道没过两年,人上河村的日子眼看着起来了。
都是乡里乡亲的,隔壁增产大丰收,各个吃的红光满面,自家却憋憋屈屈,依旧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搁在谁身上不羡慕嫉妒。
顾建国却没搭理他,这会儿他腰板挺得笔直,再也没有年初那时候的模样了。
周围的大队长都想向他学习,连带着上头的领导都点头夸奖,还让他们生产队上去分享经验,这可不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儿。
顾建国脚下生风,飞快的跑过去一把搂住大侄子:“阿东,方才你说的可好了。”
“这下好了,咱们生产队可大大出了一把风头,哼,让他们瞧瞧到底是谁不会种地。”
顾明东只想赶紧回家,悠哉悠哉的坐在门口躺椅上看星星。
回生产队的路上,顾明东第一次见识了演讲的威力。
附近生产队的大队长,但凡是瞧见他们的,肯定是要过来打一声招呼,私底下再问问有没有什么台上没讲到的经验。
这一次倒是不用顾明东开口,顾建国自己把活儿揽过去了。
看着自家三叔这架势,顾明东觉得他不上台简直耽误了,这不是说得挺好的。
终于熬到了生产队,顾明东头也不回的赶紧走:“三叔,我先回家去了。”
顾建国看着他的背影,无奈笑道:“这孩子,出风土的事情都不喜欢。”
心情极好的顾建国哼着小曲儿回家了。
顾明东逃也似的回到家,他要是喜欢出风头的话,也不会一直留在这小山村里了。
比起大城市,经历过一次末世的顾明东只想安安静静的养老。
谁知道这才是一个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