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你读了多少遍(2 / 2)

加入书签

柳淳气哼哼离开,而此刻朱高燧正带着二百本书,满京城逛荡。

“惊世巨著,横空出世,少傅柳淳,呕心沥血之作,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一千两一本,错过不再!”

朱高燧专门往有钱人的地方钻,二百本,先赚二十万两再说,至于别的,他可没心思在乎。

手下随从还担心呢,一千两一本,能卖得出去吗?

朱高燧敲着随从的脑门,笑骂道:“真是傻啊,这可是我师父写的,满朝大臣都说好的东西,别说一千两,就算一万两,也值啊!

还真别说,跟朱高燧一个看法的,大有人在,比如杨士奇,他下朝之后,午饭、晚饭全都没吃,抱着一本书,如痴如醉,一直读到了三更天,才缓缓放下,其中有很多精辟的论断,他已经能背下来了。

杨士奇之所以能这么快接受,是因为他早年在鸡鸣山学堂教书,又随着柳淳修订过皇明祖训,当时他就觉得,似乎有很多东西,柳淳没有讲出来,所谓科学,显得一鳞半爪,不成体系。

可当这本书出来,杨士奇开始明白过来,原来之前的那些,都是准备而已,这才是关键!

柳淳这本书,其实是仿照了《国富论》的叙述方式,但是国富论有很大的问题,比如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国家的“富”如何来定义,是不是有钱了,收入高了,生活好了,就叫做富……

对老百姓是可以这么说的,但是如果上升到学术层面,是讲不通的。

原本《国富论》对什么是国家的“富”并没有说清楚,柳淳开宗明义,直接将国家的强盛,国富就是国强,国家不强不可能富裕,尤其是一个大国,富强是分不开的。

道理很简单,因为国家之间,并不存在法律,也没有任何规矩可言,遵守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只有强者才能拥有“富”,否者,就会面临强者的抢夺,或者叫“剪羊毛”。

强汉盛唐的“富”在于横扫六合,威震八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