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 / 2)
赵传炜带着宝娘给东篱先生行礼,东篱先生摆摆手,“莫要客气, 坐。”
赵传炜毫不客气地坐在一边, “三舅骗的我好苦, 我苦等了快两年,三舅一个字没回我。”
东篱先生亲自给外甥倒了杯茶,“你阿爹说, 让我只管好生教书,不要多管闲事,不然就把我捆起来送回京城。你阿爹多凶, 我能不怕他?我想着还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吧,你那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你看看,我早说了, 这就是你家里给你定的媳妇,你还不信。”
赵传炜拉着宝娘坐在自己身边, 把茶端给她喝,又看了看旁边空着的茶盘子,一脸嫌弃, “三舅,怎么连点心都没有?”
东篱先生觉得自己心肝都气得发疼,这个没良心的外甥,“你不说买点心来孝敬舅舅,还问我要吃的。谁不知道我是个穷教书的,今年收了几十个穷学生,吃的喝的笔墨纸砚全是我包了,我穷的都要快要把裤子当了。”
赵传炜哈哈笑了,“看在三舅整日做好事的份上,我就不和三舅计较了。三舅写信催我们来,要带我们去哪里玩?”
东篱先生摸了摸胡须,“我去拜访几个老友,你们小夫妻跟着我一起。人家都是有学问的人,你小子想考举人,好生跟着人家学一学。”
宝娘让喜鹊把自己带来的点心装在盘子里,端给东篱先生,“先生请吃点心。”
东篱先生以为这是李太后的女儿,笑眯眯地看着她,“真乖,比这小子强多了。别叫什么先生,你也叫三舅。”
宝娘看了一眼赵传炜,赵传炜微笑着点头,“你跟着姨妈叫,也是没错的。”
宝娘正经行个礼,“三舅好。”
东篱先生吃了点心,认了外甥女,抠抠搜搜从屋子里拿出一本书,“外甥女乖,这是我收藏的一本孤本,给你拿去看。”
宝娘急忙摆手,“三舅,孤本多金贵,我不要。”
赵传炜一伸头,顿时笑了,“三舅你又吹牛,这是什么孤本,你自己写的吧?”
东篱先生拿起书对着他的头拍了一下,“等我以后死了,这都是孤本,你花钱买都买不到。”
宝娘觉得好笑,连忙收下了,“多谢三舅,我定会好生保管的。”
东篱先生高兴地摸了摸胡子,“乖。”
东篱先生住的这个小院子简单的很,正房是他的卧室客厅和书房,东厢房是厨房和小库房,西厢房是两间客房,顺宝住在东耳房里,西耳房是盥洗室。院子连院墙都没有,只有一圈篱笆。篱笆下面还养了几只鸡,那几只鸡是散养的,再等一等就能杀了打牙祭。
东篱先生看着宝娘,高兴道,“听说外甥女烧的一手好饭菜,正好,顺宝做的猪食我早吃够了,外甥女晌午多做两个好菜,咱们爷儿几个好生聚一聚。你们两个住在西厢房里,先住几天,我再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去。”
东篱先生和赵传炜在正房说闲话,宝娘带着喜鹊和书君去布置屋子,赵传炜住在南屋,宝娘住在北屋,喜鹊和书君跟着他们两个住。至于几个护卫,旁边有个空院子,都打发去那里住了。
宝娘收拾好了屋子,换了一身简单的衣裙,带着喜鹊就去了厨房。
厨房里乱糟糟的,也没什么食材,宝娘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来了好多,勉强做了几个菜。其余护卫们,顺宝带着他们去学堂里吃饭去了。
东篱书院里面都是穷学子,吃的一般住的一般,但这里的学生都很上进。若是家里太穷,读书有天分,东篱先生会免费供养几年,期限一到,还想继续读的话,就得自费了,若是不想继续读,肚子里好歹有了些墨水,出去了也能找份事情做。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刁钻的人听说这里管饭,把孩子们都送了来,东篱先生吃了不少亏。后来他自己考教,教你一段话,一个时辰背不下来的,一概不要。有人说他不公平,东篱先生把袖子一甩,我就不公平,你有本事砍了我。
都是些刁民,欺软怕硬,等听说这是太后娘娘的亲弟弟,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
东篱书院里每年都会往各州府输送不少学生,虽然条件差,名气却不小。渐渐有许多富贵人家的子弟也过来了,对于这些人,东篱先生并没有收很高的学费,但不允许带小厮,吃喝拉撒自己处理。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的规矩渐渐被大家接受。东篱先生自己是太后亲弟,东南土皇帝晋国公的小舅子,也无人来找他的麻烦。
有官场上的老油条给他送钱送女人,送的钱他一概留下,还大张旗鼓地送牌匾过去,把钱数写的一清二楚,使用的来龙去脉也写得很清楚,至于女人,通通打回去。
吃晌午饭的时候,宝娘安静地坐在赵传炜身边,赵传炜不停地给宝娘夹菜,老童子鸡东篱先生看的眼睛疼,也不知道给舅舅夹菜!
赵传炜来了这里,立刻就忙碌了起来。书院里学生多,听说他一连中了京城三个案首,时常有人来叫他去一起讨论学问。最后,他干脆也去书院里读书,每日和那些穷学子们混在一起,知道了许多穷苦人家的事情和老百姓的日常。
赵传炜恢复了每日读书习武的惯例,宝娘每天把他收拾的体体面面的出门,然后自己挎着篮子,带着喜鹊、书君和两个护卫,在附近转悠。
东篱书院附近有山,有村庄,有河流,还有许多农田,说白了,就是个乡下学堂,无非就是这里的先生好,名气大,才吸引了许多城里的学子过来。
这会子季节正好,宝娘整天在附近采野菜,去村民们家中买菜。从她来了,东篱先生的伙食水平直线上升。
书院里的学子们听说山长家里多了个貌美的小娘子,有学生偷偷跑来看。赵传炜听说后,把那来的次数最多的一个小子打了一顿,然后牵着宝娘的手在附近绕了一圈,一路上亲亲热热,那些学子们顿时都不来了。
小娘子美则美亦,可惜出身豪门,他们配不上,而且人家已经说了亲事了,就是新来的那个霸道小子。
宝娘非常喜欢这里的原生态生活,虽然蚊虫多了些,条件差了些,她还是每日欢欢喜喜的。
等看到东篱先生为了书院里的经费发愁,宝娘偷偷拉着赵传炜商议,“三郎,我想把那张银票给三舅。”
赵传炜吃惊地看着她,“那是你生母和姨妈给你的。”霍王氏临死前,把自己的嫁妆和亡夫的东西全部偷着变卖了,把钱都给了李太后,一文不留。李太后想着宝娘帮着自己安抚了杨太傅,又添了更多,才有了那张万两银子的银票。
这万两银子,在京城可以发嫁好几个官家小娘子了。
宝娘整天带着这张银票,总怕它丢了。而且,这钱是原身父母给她的,如今原身走了,宝娘拿着这钱感觉心里有愧,不如把它捐出去,做些好事,但愿霍家夫妇来生能长命百岁。
但这个理由她不能说,“三郎,我父母早早去世,这是他们留给我的财产,我想拿去做好事,积德行善,希望他们下辈子能和和美美平安到老。”
赵传炜抱着宝娘半天没说话,然后点头同意了。
东篱先生不知道事情的始末,赵传炜只说这是一位故人留下的,希望能替他积些阴德,来生平安喜乐。
东篱先生不是什么扭捏的人,接下了银票,问过了原主人的姓名,在东篱书院的功德簿上,记下了霍仲宣夫妇的姓名。
捐出去了银票,宝娘感觉神清气爽。东篱书院有了这一万两银子周转,今年一年都不用发愁了。
赵传炜到了东篱书院,每日跟学子们一起读书,唯一不同的是,他晌午会回来吃饭。宝娘每天做饭洗衣裳,打理他们甥舅二人的生活,有时候去找附近的农女们玩耍,教她们京城里纺线的技术,教她们识字,教她们认一些常用的药草和一些妇人卫生常识,给她们剪了许多花样子,附近的小娘子和小媳妇们都喜欢她。她出身豪门,村民们也无人敢打她的主意。
虽然语言不通,宝娘渐渐也能听懂一些当地的话。她还自己跟那些小娘子们学着挖地种菜,把一群侍卫使唤的团团转。
这样过了两个多月,等出了伏,东篱先生把书院托给其他先生,带着小两口出发去拜访老友。
白天时,仍旧很热,宝娘只能坐在车里。好在这是乡下,路边树木多,行人少,没有人的时候,她就把车窗帘撩起来,也能凉快一些。
一行人走走停停,东篱先生交友遍布天下,不管在哪里歇脚,都有人闻讯而来,赵传炜和宝娘就跟着他混吃混喝。每次见到那些老友,东篱先生就把外甥打发给人家,让人家好生鞭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