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技艺(2 / 2)
五百万斤,按照铠甲三十斤来算,就是二十万件。
属实不算太多,但比前唐又多了一大截。
无他,实在是军阀割据,铁矿开采量不断上升,还有为了收割财富,争相锻造铁钱。
这样极大的促进了铁产量的爆发。
前唐元和年间,只有两百万斤而已。
五十万斤的生铁,锻造农具,也不过是一二十万把罢了。
但,这也对生产力有了极大的促进,毕竟以前铁都为军队服务的。
铁产量最多的,反而是缺铜的蜀地,也就是西川,巴东,兴元三府。
由于缺铜,几代蜀王锻造了不少的铁钱,铁产量大增,冠绝全国。
“这样的产量不行啊!”
皇帝看着转运使司的奏疏,不由得对胡宾王说道:“今后几年,用兵的地方很多,替换的器械,以及农具,都得用啊!”
“士农工商,以农为本,不可不凶之。”
忙完了南征北战的十年,李嘉终于能喘口气,发展一下精力了,首先的目标,自然就是手工业。
手工业中,采矿业,则是重中之重。
铜矿可以造钱,铁矿可以增加军队战斗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少府这边,有多少铁矿?”
“陛下,小型铁矿售尽,只有一些大铁矿留在手中,年产生铁百万斤。”
李安国轻声汇报道,他这个少府妻正卿,出现的时间有点少了。
胡宾王闻言,瞳孔一缩,好家伙,少府竟然拥有整个天下两成的产量。
也就是说,年产是六百万斤铁。
“少府寺这边,主要是石碌铁矿,虽然产量大,但成本高,用铁依旧不足,无论是造船,还是其他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铁,暂时不能挪用。”
“是!”胡宾王点头。
皇帝都这样说,他能如何?
“转运使司衙门,尽可能地提升铁矿产量,如农之曲辕犁,以及筒车,重视技艺,事倍功半。”
李嘉普及着技术的重要性,对于矿产,以及炼铁来说,技术的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像是宋朝,铁产量不过数百万斤,而到了明朝,由于不禁私矿,且税低廉,导致钢铁产量爆增到了三千万斤。
到了嘉靖年间,甚至超过了亿斤。
像是高炉技术,活塞式鼓风机,等等,都是民营铁厂创造普及的。
“类如高炉,鼓风机等技艺,要多多奖赏,莫要吝啬。”
“诺!”胡宾王点头应下,关于政绩,他倒是颇为认真。
“铁聊完了,那铜矿呢?”
皇帝眯着眼睛,问道:“铜、金、银,此三者是钱币,全国百姓都能接受,多增产一些,也能缓解钱荒。”
“陛下,全国各地,金银甚少,铜矿枯竭,也只有金山岛,才能大规模的产量。”
说到这,胡宾王不由得述说道:“商税交钱,虽然钱票盛行,但依旧喜爱铜钱,银币,去年转运使司收到的钱票,不足十万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