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大朝会(1 / 2)
神武四年的正旦日朝会,想必是极为热闹的。
李嘉对此毫不怀疑。
神武三年,他一举灭了闽南、蜀国、江南,囊括土地数千里,百姓数以百万计,整个南国,除了吴越国以外,已经完全在他的手里。
北宋的数万精锐步骑禁军,在蜀中被俘虏,打破了中原禁军难以战胜的气势。
官僚数目,超过万人。
军队,约三十万众。
人口超过三十万的城市,两座,成都,金陵。
若是按照秋税的标准,神武四年的收入,粮食将超过一千三百万石,钱超过两千万贯。
李嘉这几年,只需要做两件事:强军,编户。
三十万大军,在数目上可能超过了中原禁军,但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所以需要大规模的训练,从阵型,铠甲,兵器,以及士气上下功夫。
在封建时代有一个至理名言,只要有钱就能堆出强军,而没钱这是万万不能的。
比如,满万则无敌的女真人,一开始的确是士气原因,所以屡克强敌,但之后却是数层铠甲,以及火炮的加持,才夺下偌大的天下。
这些,却是由钱堆起来的,依靠的八大皇商。
至于编户,亦或者说是度田,则更加简单,哪个朝代一开始都在做,北边的赵匡胤也不例外,他也在缓缓实行,就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
李嘉则不是为了财政,而是建立起对乡村的统治,以及对全国资源的合理利用,财政只是顺便的。
所以,哪怕人口再多,实力再强,若是不能利用起来,也只是废物。
明末时期的江南地区,就是如此,游离在帝国之外。
“安远府拿下来了?”李嘉晒着太阳,看着叽叽喳喳的鸟儿,问道。
“拿下来了!”李安国轻声说道:“原本是打个措手不及,但渤海人却还有点本事,僵持不下,李致远则身先士卒,夺下城门,才堪堪拿下!”
“渤海人也不是浪得虚名的!”李嘉摇摇头,歪头说道:
“能从契丹人眼皮子下复国,而且还坚挺了几十年不倒,好歹是几百万人口的大国,不可小觑!”
“渤海国一直提防契丹人,精兵强将都在西边防备着呢,所以才让你们轻易的拿下了安远城,所以你们不能懈怠,要好好练兵,来年可是有一场硬仗!”
“要不要与契丹人联系一下?”李安国被皇帝说的有点心虚,他感觉还是小觑了渤海国,感觉与契丹人联盟,合分渤海国,胜算很大。
单单凭借着少府寺,很困难。
“不可!”李嘉皱起眉头,连忙说道:“与契丹人合谋,无异于与虎谋皮,这是个愚蠢的主意!”
“渤海国那么大块肥肉,距离我们远,距离契丹人近,他们获利自然大于我们,契丹人本就难制,若是让其壮大,非汉人之福!”
“将这几个府拿下,就不要再轻举妄动,改换策略,与其和睦相处,只求通商,朝贡!”
“若是有所求,亦或者契丹人威胁,咱们还可以帮他们一把,卖点兵器粮草,若果真局势万分危及,必要时还可以出兵!”
李嘉觉得,一个中央集权的,儒家文化的渤海国,一时半会绝对吞不下,没看见契丹人也知晓吞不下,坐视其立国吗?
所以目前来说,只要让渤海国成为自己的番属,名义定下来,日后要捏要扁,还是他一句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