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清欢 第134节(1 / 2)

加入书签

否则,她当初老老实实地窝在她姨母那个蓬门小院里,过得一年半载,谁还会记起开封城的芸芸众生里头,有这么个小娘子?她若不是陆陆续续地牵扯上这诸般事端,官家也不过是当初听了一耳朵章捷所奏,曾府很快出面平息闹剧后,堂堂天子怎会与她宫里宫外地不断相见?

久积的情绪,终于在如今这般教人窝火以极的境地里爆发了。

只是曾纬的爆发,并未披着看上去火药味浓重的外衣。

“欢儿,官家实已算得仁君,你这般逆了龙鳞,倘使汉唐时那些天子,只怕你已没命了。”

姚欢一时之间,不清楚情郎要表达什么意思,是更深刻地讥讽天子,还是真的在开解心爱的女子。

唯觉得他的语气,倒还平静。

“我把店关了,随你去登州。”

姚欢果决道。

“我再说一遍,我不想去登州。况且,朝廷出面旌表门闾,与你当初自行哭闹一番抗婚,全然不同。官家此举,就是将你的身份昭告天下了,登州难道不是大宋治下?”

姚欢噤了声。

她确定了男子口吻里的愠怒与埋怨。

曾纬轻叹一声,抬眼睨着那块匾。

“欢儿,你我情深,大不了,无夫妻之名、但有夫妻之实,这匾,难道还能如皇城司的探子们那样,去禀报不成?欢儿,就算你住在府外,我的人和心,既然都是你的,府里那个不论是谁,你又何必计较。“

姚欢倏地蹙紧了眉头。

什么意思?

做外室?

不行!

不能因为自己被权力践踏了尊严,她就能心安理得地仗着俘获一个男子的心、而去践踏他将来的妻子的尊严。

第237章 支边的邵清

大漠风尘日色昏。

庆州城内的鹅池畔,城内居民排成辐射状的十来支队伍,等着从池中打水。

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出身党项族平夏部的李继迁,攻下了北宋的军事重镇灵州。

宋人在西北的军事防线被迫不断向南收缩。

在此后的一百余年间,宋辽和平,但宋夏的战争愈演愈烈。

以今天陕西省的延安和榆林、宁夏自治区的吴忠和固原、甘肃省的平凉白银定西等地,直到青海省的东部,这条线,成为北宋与西夏长期对峙的军事分界线。

界限以北,属于夏人占据的地盘,广袤的荒原上,布局着沿袭唐代名称的灵州、银州、夏州、盐州等城池。界限以南,乃是宋人治下的边军,陕西四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熙州开边后,增加了熙河路,改为陕西五路。

在大宋西军五路中,环庆路处于头部地位。

庆州则是环庆路的军府所在地。

毕竟地处西北,比不得中原一带水系丰饶。庆州城的水源,只有城外柔远河与城内的鹅池两处。

这些时日,宋夏常有交火,为防细作,庆州城门紧闭,城内居民便只剩了鹅池一个取水地。

此时尚未到七月流火的凉爽季节,白日里骄阳灼人,向晚时分,鹅池畔才会聚积起人群。

“那人就是叫作邵清的?朝廷派来巡疗的祗候郎中?”

“年轻吧?长得也不错,举止一看就是东京人。”

“哧,你去过开封城么?你知道开封城里的男子是啥样?”

“你急个甚?我是没去过,但我阿父和阿兄在章经略帐下已久,自是跟着都去过开封。他们讲,京城的男子,就是邵郎中那般,斯文有礼、不骄不躁的。”

“噫噫噫……看你口涎都到嘴边了,你阿兄既然得章经略青眼,就让他替你给章经略说说,要不,你家招了这邵郎中做上门女婿罢?听说他是孤寒出身,你们瞧,他身上的袍衫,打着好几个补丁。”

取水的队伍中,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娘子凑在一处,再是刻意压低叽叽喳喳的嗓音,也掩饰不住这个年纪情窦初开、喜好议论青年男子的热情。

那邵郎中长身玉立、静默不语的样子,真好看。

就算穿着布丁衣衫,拎着个斑驳的水桶,也浑无狼狈困顿之相。

倒比城头那些铠甲森森、高壮威武的守将,更招人喜欢哩。

所谓“远香近臭”放之四海而皆准。

庆州城里这些军校家庭的女儿们,自记事起,目力所见皆是孔武有力、不打仗也要打架打猎的老少男子,难得看到个朝廷派来的青衫儒雅的医官,岂有不瞩目的道理。

可惜,老天似乎不知顾念人间女子们这初涨的春情。

几个小娘子正想趁着结伴打水的机会,好好欣赏品评一番斜阳里的邵郎时,远处一匹军马四蹄卷尘而来。

“邵郎中,徐将军的伤口又迸裂了,章经略请你速去看看。”

马背上跳下来一个军士,口气急促。

他一把接过邵清手里的破木桶,恭敬道:“我替先生打水,先生骑我的马去吧。”

邵清的面上,一丝难色转瞬即逝,深吸一口气,攀了马的缰绳,笨拙地翻上马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