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大头(2 / 2)
沈采薇挑眉,开玩笑道:“哟,你有见识,你就晓得了。”
沈采萱大言不惭:“那还用说!我好歹在官宦人家当过三年差呢,可比许多人有见识多了!”
沈采薇灵光一闪,连忙问道:“难不成,你在那户人家见过这番茄?”
沈采萱顺着这话头往下说:“对的呀,我不光见过,还吃过,而且还晓得很多以番茄为原料的食谱。”
话音刚落,沈采薇立刻嗅到了这里面蕴含着的商机。
世人都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倘若能够将来自番邦的食材做成美食,不愁卖不出去。
不过很快,沈采薇又皱起了眉头:“这番茄可不便宜,得要二十五文钱一株呢!一株上面也就十来个果子,折算下来,一个果子差不多要两文钱。这果子也不大,炒一盘菜至少得要放这么三四个吧。也就是说,一盘菜,不算配菜、调料的钱,光是这番茄的钱,就得要近十文钱呢。这成本,有点高呀!”
沈采萱道:“物以稀为贵。这番茄种在花盆里,当成珍奇玩意儿供人观赏,自然价格不菲。可要移植到田里去,大批大批的种,立马就不值钱了。到时候,二十五文钱一株?呵,开玩笑呢,二十五钱能买一大筐!”
沈采薇仔细打量起了眼前的番茄,沉吟道:“这番茄是种在花盆里的,应该挺娇贵的吧?移植到田里,还能活么?还能开花结果么?”
“当然能活,当然能开花结果了!”沈采萱道,“我跟你说,这玩意儿其实就是番邦的茄子,跟咱们本地的茄子一样,很好养活的!”
沈采薇点了点头,旧愁刚解,新愁又生:“可是,咱家酒楼的院子就那么丁点大,最多最多,种那么四五十株吧,不可能种出更多了呢。”
说到这儿,沈采薇忍不住叹了口气:“要是咱还在温阳老家就好了。咱在那儿不是有七亩地么?倘若人在那儿的话,就可以收回一两亩地,种上番茄了。”
“种地不一定要回温阳呀!”沈采萱道,“等过些日子,茶馆的生意稳定下来了,咱们可以去府城外面寻摸寻摸,看能不能买上一两块好地。”
“买地?”沈采薇追问道,“你打算买地?”
“不错。”沈采萱正色道,“番茄,还有那番椒,都是顶顶好的东西,值得专门买地种植。”
沈采薇沉吟半晌,点了点头:“确实,应该买地。”
沈采薇之所以支持买地,并不是因为她特别看好番茄和番椒——这俩番邦来的玩意儿到底好在哪儿,她至今还有些稀里糊涂的,没有完全搞明白——而是因为她认为土地乃是兴家之本。
做生意成败难料,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保不齐哪天就血本无归了。
土地则不同,除非天灾人祸,否则的话,只要土地在那儿,就会有出息,稳当得很,可以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正是出于这种想法,沈采薇举双手赞成买地。
说话间,眼尖的沈采萱注意到前面不远处有一家药铺,忙让张有粮将车停下。
这家药铺虽然地方有些偏,但里面的药材颇为齐全。
在这儿,沈采萱不仅买到了用于调味的中草药,更加难得的是,她还获悉了硝石的相关消息。
药铺掌柜颇为和善,得知沈采萱因故要买好几斤硝石,便指点道:“你不妨去城北的回春堂看看,那儿常年备有大量的硝石。别说你只是要买三五斤硝石了,就算要买三五十斤,应该也能够买到。”
沈采萱心中好生好奇,忍不住问道:“别家药铺最多备个一斤半斤的硝石,为什么回春堂与众不同,常年备有大量的硝石呢?难不成,他们家有矿?专门产硝石的那种矿?”
“你是说硝石矿?”那掌柜呵呵笑道,“这个嘛,回春堂应当没有。回春堂之所以常年备有大量的硝石,那是因为他们家的大主顾对硝石的需求量很大,动辄就上他们家买上十几二十斤硝石。”
沈采萱愈发好奇了:“他们家的大主顾是谁呀?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硝石?”
“他们家的大主顾是长春观的道长们。”那掌柜道,“长春观的道长们炼制丹药时,经常要用到硝石,而距离长春观最近的药铺是回春堂,所以道长们时常去回春堂采买硝石。”
原来如此。
沈采萱心中顿时了然。
再三谢过那掌柜之后,沈采萱便离开了那家药铺,刚坐上车,瞥见右手边有家书肆,赶紧下了车,直奔那家书肆。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书籍的价钱是真心贵呀!
一本薄薄的《论语》,不带注解的那种,竟然卖到了一贯钱!
妈耶,这根本就是在抢钱,简直丧心病狂!
饶是沈采萱这种花钱如流水的剁手狂魔,听了这报价,也有些爪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