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暴的口号(2 / 2)
薛思明对付这些王八蛋的办法就是用子弹说话,揪出一个就毙掉一个!他老人家每天都到工地上转悠几圈,然后跟工人一起吃饭,发现一个就毙一个。很快,吴淞口要塞的工程质量刷一下提高了十倍,挖地基的时候恨不得把岩浆都给挖出来,工人的伙食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甚至比一些当官的吃得还好!工人们极为高兴,可那些当官的却天天以薛思明的母亲为圆心,以十八代祖宗为半径问候着他全家女性。这么大的工程,投入这么多钱,随便抠掐一点都够他们吃得满嘴肥油啦,可是有薛思明在,谁敢把手伸过去就是个死!该死的北方蛮子,你睁只眼闭只眼让大家发点小财能死啊?我们发财了,难道还能少了你那份不成!?
在薛思明的皮鞭的“教育”之下,吴淞口要塞工程进展神速,原本四处漏雨的仓库很快就修葺一新,炮台上的野草被清扫一空,然后加高,加固,一门门85毫米榴弹炮居高临下,封锁着江面,栈桥也在短短几天之内修建完毕,行车走人完全不成问题,河洛新军的效率,着实令人咋舌。不久之后,第二支船队赶到了,大量物资被卸下来送到仓库囤积————直到现在大家才明白河洛新军为什么那么卖力的在吴淞口修补地球,人家是打算将吴淞口打造成前进基地呢!
韩鹏军团仍在以每天七十到八十里的速度快速推进,现在他们已经越过闽粤边境,进入福建境内。福建地区的农民和卫所兵柱着锄头,呆呆地看着河洛新军像一条黑色长龙一样从驿道呼啸而过,以他们有限的想象力,实在无法想象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为什么会跑得这么快!古代行军如此神速的军队也不是没有,但都是撇开了辎重轻装前进,靠沿途抢掠来维持的,而韩鹏军团带着大量辎重,从不扰民,居然还能维持如此惊人的行军速度,不服都不行了。福建的农民和渔民倒是很欢迎这支军队的到来,每到中午和晚上,河洛新军的炊事兵赶到大部队前面生火做饭的时候,总会有数以百计的农民、渔民从四邻八乡赶来,卖力地向他们推销自家的蔬菜、海鲜,而河洛新军的炊事兵总是来者不拒,以高出市面价格一成的价格买下大量蔬菜海鲜,而且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公平,绝不拖欠,完了还向他们连声道谢,弄得那些憨厚的农民、渔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一些老人直吐舌头:“我的乖乖,这些北方佬顿顿都是大鱼大肉,太有钱了!他们这哪里是当兵打仗,分明就是在旅游啊!”
韩鹏对此很满意,这次为了尽快赶到厦门,他下令多带弹药,少带粮食,每名士兵只带了十块饼干,两盒牛肉罐头和一袋奶酒,尽量轻装了。这样做大大减轻了军队的负担,不必带大量粮食,速度自然也就快了,但是也很冒险,士兵们身上带的那点东西是根本就不够吃的。他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多带银子,带银子总比带粮食省事,缺什么沿途购买就是了。现在看来他的办法是行得通的,走到现在,士兵们身上的饼干也只是吃掉了一半而已。
“等拿下了厦门,就不必再担心粮草供应了!”他心里想,“不,就算是现在,我也完全不用担心粮草供应,速度完全可以再快一点……只是这样一来可就得罪人了。”
如果加快行军速度确实会得罪人,沿途那么多百姓都盼着向他们出售蔬菜、粮食、肉类,如果他们加快速度,等于是断人家的财路呢。算了,还是维持每天七十里的速度吧,其实这样的速度已经很吓人了!
“打到厦门,收拾郑芝龙!”吃饱喝足,又要出发了,军官们高呼口号,鼓舞士气。
士兵们齐声高呼:“打到厦门,收拾郑芝龙!”
好简单粗暴的口号!
刚刚做完生意,甚至在河洛新军的军营里蹭了一顿饭的老百姓笑嘻嘻的看着河洛新军一边高吼着口号一边大踏步前进,只觉得好玩,只有一些见识较广的人感到一丝忧虑:
看河洛新军这气势,福建怕是要换个主人了!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河洛新军丝毫不在意路人那异样的目光,一路高呼口号,大步前进,一往无前。他们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动机————没错,老子千辛万苦跑到福建来,就是为了收拾郑芝龙,不相关的人等最好闪远一点,谁敢插手,等老子腾出手来我削不死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