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加入书签

高高瘦瘦,面容泛苦色,苦大仇深,被地主剥削了的模样。

实在是没有办法,她也不问,定位,直接穿越。

反正心愿她会知道。该收的报酬也收了。

剧情记忆:原主卢媛,现年五十岁,刚办理退休手续不到三个月。

离异,有一对双胞胎儿女,因为她是扶弟魔,离婚多年。孩子们对她很冷淡,不怎么搭理她。

娘家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上半年春天相继去世,之前父母生病全是她一个人照顾,偶尔老四夫妻会来帮忙。

事情的转折就从现在开始,父母去世留下了一套老宅,存款木有,毕竟老人之前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身体都不好,时常住院。

有点棺材本也花销的差不多,这点其余几个都是认同的。毕竟父母生病没找他们要过钱。

即便老五卢燕觉得有点猫腻,但她心中也清楚,哪怕有猫腻,也不多。最多一两万的事,她也不好意思为这点钱嚷嚷。

不是大方,是心虚。父母生病他们几个都没有伸过手,全是大姐一个人弄,偶尔老四夫妻帮忙搭把手。

就冲这点,她也不好意思计较。真要计较起来,大姐要他们几个出护工费,那他们可亏大了。

十年是个不短的日子,算起来也是一大笔钱。

为此,心里嘀咕也不敢说。

记忆中,老宅拆迁,原主自己离婚的时候有套两房两厅一厨一卫七十五平方的房子。

她扶弟成性,拆迁的时候,老二老三老五一直吵吵闹闹,为争拆迁补偿吵闹。

最后还是选择了平分,兄弟姐妹五人平分了拆迁款。原主分到的拆迁款刚刚到手,老二老三就来各种哄,各种骗,一个说是包工程缺点钱,一个说是给孩子在魔都买房需要钱。

就这样,原主的到手的拆迁款全被骗走,包括原主原本很少的存款也全被骗走。

此时,原主的儿子早已结婚,在省城买了房子安居。亲妈的拆迁款被骗走的事情他不知道。

原主的儿子结婚也有了孩子,一直是儿子的岳母岳父帮忙带。

本来小日子过得还行,可一场意外打破了平静。

原主的孙子苏楠在小区玩闹,不小心从台阶摔了下去,外婆来不及拉住就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跌落,她跟在后面再次抱起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摔成重伤。

送到医院,医生也摇头,说是能救回来,只是能保证保住命,别的都不能保证,因为伤的地方多,有脑袋,有腰 ,有腿等等。

小夫妻说什么都要治,这一治不打紧,钱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的外债,也影响了夫妻俩的工作。

最后的结局是孩子活过来了,但伤到了脑子,智力受到了影响。一辈子都好不了。

原主的儿子再不喜欢生母,但也厚着脸皮朝生母开口借钱,可惜原主想借却没钱,催两个弟弟还钱,可人家就是不还,说什么困难,还不出来。

儿子说了几次,原主就找老四借了一些,加上自己的退休工资使劲节省自己攒了一些,给儿子打过去。

可那么一点钱,真是不够。原主的儿子苏泽,不信,他已经知道亲妈得到了一大笔拆迁款。

他怎么就想不明白,当年亲妈为了娘家弄的自己的小家破裂,现在明明有钱也不借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她是不是心里压根就没有自己与妹妹。

带着愤恨,苏泽发誓还完亲妈的那点钱,与她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

原主还死命的抠自己,使劲的攒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使劲攒钱。

老四卢刚来看她几次,就说她几次,让她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偶尔还是改善改善生活。别苦了自己,可原主当面听转身还是我行我素。

没事的时候去老二老三家催债,可惜那两家都是滚刀肉,原主顾忌面子,也没有想老死不相往来,就没有撕破面子的去单位闹。

其实只要她能撕下面子去老三单位闹,钱肯定是能收回来的。

老二是包工头不好办,但去他居住的小区闹 ,也是能收回来的。毕竟那两人在人前很爱面子。

只要在人前闹,在他们熟悉的小区单位闹,百分百能收回来。

只是原主还顾忌着亲情,就是打打电话,上门去他们家里催催。

原主钱没有收到,还被老二老三嫌弃责怪,说她各种不好。

因为没有借多少钱的事,儿子儿子闺女全责怪她,原主起省城想见见他们,都避着不见面。

最后他们都换了电话号码,搬了家,原主到处找,满省城的找,也没有找到。在省城失魂落魄时,被一辆极速行驶的车撞死。

死了以后,老二老三倒是蹦跶的厉害,找肇事司机要赔偿。

老四看不过眼,去了派出所找民警找前姐夫单位打听,找来了外甥外甥女,说了大姐出车祸死在省城的事情。

还说了,不是大姐不帮他们不借钱给他们,是老二老三骗走了大姐的钱。

还有大姐生前怎么抠自己,怎么攒钱的,他都一一说给原主的儿女听,让她们去见见大姐最后一面,哪怕大姐已经感知不到他们。

但他还是希望她们兄妹两带着各自的孩子去见见她,再有车祸还有一大笔赔偿款,是他们兄妹俩的。

兄妹俩听见亲妈做的一切,既难过又高兴,至少亲妈心里不是没有他们。可亲妈耳根子软犯蠢,又让她们难过。

有了老四当“叛徒”,原主的一双儿女得到了两笔赔偿,一笔是车主的赔偿,一笔是原主自己买的一份保险的赔偿。

还有原主留下的一套地级市的房子,一笔为数不多的存款。

原主长眠与父母的墓碑旁,偶尔一双儿女回到市里老家,回去拜祭她,说说家里的事情。

儿子说的最多的不是聪明的二胎孩子,而是那智商永远停留在幼童时期的大儿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