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大人,时代变了明天番外结束,后天开始正文(2 / 2)

加入书签

没有人看好这支团练!

可顾清却带着这支团练,一路收拾山匪水匪,一年后这支团练的数目增长到了一万人,也都见了血,大战开始了。

这一战团练兵一万,张献忠的流民两万。

赢了!

第二战,团练兵九千五,流民三万,赢了!

第三战,团练九千,流民三万,赢了!

……

第六战,团练七千五,流民两万,但全是老营的精锐。

输了!

顾清跳河了!

顾清被捞起来了!

崇祯十一年末,顾清第二次组织团练。

这一次团练人数达到了三万!

崇祯十二年秋,张献忠主力被顾清打残,李自成来援,顾清战败,惨败。

顾清又跳河了!

跳河之前还给崇祯上了一封奏折,大意是自己辜负了天子的期望,辜负了士大夫们的期望,实在是该死!

然后他又被捞上来了!

崇祯十三年春,顾清组织了五万团练,卷土重来。

十三年秋,大败!

顾清第三次跳河!

这一回还没跳呢,就被有准备的门生弟子同僚们给拦住了!

十四年春,顾清组织了七万团练。

十四年秋,一场大战下来,张献忠被斩首,李自成也遭遇重创,而团练军也损失惨重,算是平局。

十五年春,顾清又来了,这一回他组织了足足十万团练大军!

由于顾清乃是长沙人,所以士人们将顾清麾下的团练称之为湘军!

风水轮休转,这一回轮到顾清追着李自成打了!

“如今各地都在办团练,流贼的威胁近乎于无,而朱贼猖狂,竟公然占据洛阳,本帅即日起将带领湘军攻打洛阳。”

“大帅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老师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不错,不就是朱贼吗?他有多少人?能比流寇还能打?”

在一片赞誉声中,顾清带着十万湘军,带着父老乡亲们的期望,向着洛阳城而去。

洛阳城下,朱元璋派出了八万府兵。

八万对十万!

府兵对湘军!

利出一孔的大兵,对上乡党、门人的军队。

古典时代冷兵器巅峰之一的府兵,对付基层军官全部识字,并已经打了很多仗打出了经验来的准近代军队。

关心这一战的人很多,连远在福建,人称福建王的彭炳也不断派出暗线,收集着此战的有关情报。

福建王当然不是朝廷封的,而是福建本地人对彭炳的称呼。

崇祯元年,彭炳收留了一百个孤儿,这一年晒盐实验成功,再加上家中独子的缘故,所以彭炳收留孤儿的举动并未受到阻拦。

崇祯二年,彭炳收留了三百个孤儿。

……

崇祯七年,第一批收养的孤儿正式毕业,他们苦学了七年的砍人技能,终于派上了用场。

以这百人为基础,彭炳组织了一支千人军队,以这千人军队为核心,再加上一万墙头草,彭炳就开始和郑家开战了。

第一年,败多胜少。

但彭炳却一直在坚持着,尤其是那些看郑子龙不顺眼的士绅,更是主动给彭炳银子、钱粮乃至于兵器、火药。

第二年,第二批三百名孤儿毕业,彭炳瞬间就组织了三千军队,这一年仍然是败多胜少,但是只要不遇上郑家的主力军队,其余情况都是彭炳获胜。

第三年,五五开!

第四年,胜多败少!

第五年,也就是崇祯十一年的时候,郑子龙被打死,郑家军成了历史,彭龙王的时代彻底到来!

据说这位龙王还有两个神通,一个是呼风唤雨,一个是巴斯消毒,前者大家还知道是啥意思,可这后者究竟是干啥的,却一直是一个谜。

崇祯十一年,在郑家的基础上,彭炳继续开拓夷洲岛。

哪怕死亡率一度高达三成,可是如今的大明最不缺的就是快要饿死的老百姓。

郑子龙时代,想要和海外贸易,需要交银子。

彭龙王时代,却只需要人口。

在不计死亡的情况下,开垦夷洲岛其实也蛮快的。

崇祯十五年时,夷洲岛之上便有了五百万亩土地,六十万百姓。

整个东南亚,都被彭龙王洗劫!

某些小国更是直接被他灭了。

连安南等国家,也得年年上交保护费,并割让港口给他。

时至今日,彭龙王是真正的巨无霸,也是真正的龙王,麾下的海军数目便有二十万之多,大炮巨舰无数,燧发枪技术更是整个天下最先进的。

基层军官数目,源源不绝!

如果说朱元璋的府兵是旧时代的巅峰,那么顾清的湘军则是有了一丝丝近代军队的雏形,每一位读书人都是识字的,都明白为何而战,这就是湘军的优势。

而彭炳的军队,则是真正的近代军队,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素质。

“洛阳决战?天儿你怎么看?”

“义父,孩儿觉的此战应当是秦公获胜。”

“地儿,你怎么看?”

“义父,此战无论谁胜谁负都不重要,只要我们出手,无论是湘军还是秦军,都是土鸡瓦狗罢了。”

“玄儿,你怎么看?”

“义父,十五年了!从当年义父收养孩儿至今,已经十五年了,这十五年来的积累,已经足够让义父平推天下了!”

“黄儿,你呢?”

“义父,起兵吧,朝廷无道,天子昏庸,百官无能,百姓民不聊生,唯有义父才是真正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之人。”

“义父,我们有着数目最多也最能打的军队。”

“义父,我们有最先进的火炮、燧发枪,火炮之下人人平等,管它什么府兵湘军,都是一炮了事!”

“义父,时代变了……”

“好,传我令,开始二级动员,并随时最好一级动员的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