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2 / 2)

加入书签

景文带着满脸的笑意有点宠溺地望着何君。

这应该都是何君的功劳,都是他的点子。

何君心里也乐不可支,不过等等,他后知后觉的才发现自己竟然从景文的眼里读出来点宠溺。

这可比天下掉下了馅饼还要开怀。

这是不是说明景文开始注意自己,对自己与别人不同了么?

何君傻傻地乐笑了,童涛与景文还以为他是因为赚了一笔银子开心呢。

又过了好一会,总算等到秀兰出来了。

她手上端着个托盘,上面放着白花花的银子。

秀兰笑靥如花对景文与何君说:把衣服分别送到三位奶奶手上,果然她们都非常满意和喜欢,分别夸赞衣服的新款式好看,还称赞那绣活好。

三位奶奶给的工钱一共是五十四两,你们收好,三位奶奶都叫我转告你们多上点心,下次做更好看的衣服送来。

景文上前接过银子,客气地说:秀兰姑娘,替我们谢谢三位奶奶的赏识,让她们放心,我们下次一定会做更好、更漂亮的款式出来。

何君从托盘上拿出一两银子塞给秀兰。

秀兰姑娘,我们能跟徐府做上这么大的生意,也多亏了你,这是我们的心意,你务必收下。

秀兰当着景文的面,岂肯收下银子,便不断推拒。

景文上前从何君手上拿出银子,硬塞在秀兰手上。

收下吧,秀兰姑娘,这是我们的心意,下次还需要你多多在夫人们面前替我们美言几句。

可奇了怪了,这景文一出手,秀兰还真就羞答答地收了起来。

你们放心吧,只要你们衣服做得好,夫人们会长期跟你们订做的,我就先进去了,四奶奶还找我有事呢。

等秀兰进去,大门关上。

这二人看着景文手上端着的那盘银子发愣了,何君觉得天上真的似乎掉了个馅饼砸中了自己。

童涛羡慕地说:如果这样做生意真是舒服,我从未有一次就挣到这么多银子的时候。

景文看向他二人笑了。

今天是个好日子,得庆祝一下,童涛,今天中午我跟何君请你吃饭吧。

童涛爽快地答应着:行,去就去,一定要庆祝,我得沾沾你们二位的喜气。

何君忽想起还要送衣服去绸缎庄便拉拉景文的衣服。

景文,我们赶快把衣服送到绸缎庄去。

景文答应了一声,把银子全部装在褡裢里然后绑在身上,拉上板车心情愉悦地冲他俩喊了一声。

走,开路,去绸缎庄。

三人很快地来到绸缎庄。

童涛担起箩筐就朝里走,边走边喊。

周掌柜,叔,叔,我来了。

周掌柜抬头一看见童涛便笑着打趣他。

好啊,你小子生意做到叔这来了。

呵呵,是我想你了,来看看你,你瞧,我还带了两个客人来呢。

周掌柜瞧见景文与何君,两人手上都拿了小孩的衣服便明白了。

是不是上次在我这里进的布料做得衣服,就做好了?

何君笑着回应:嗯,做好了,就麻烦放在周掌柜这里寄卖了。

行,拿来我看看。

周掌柜把所有衣服摊开,一件件的仔细看了一遍,随后露出赞赏之色。

这里面一些衣服的款式很新,还有这绣活做得非常好,这批小孩子的衣服很不错。

三人听了,脸上皆露喜色。

这周掌柜毕竟是个精明的商人,他见了这衣服做得如此好,料定会受欢迎,当下与何君、景文商量起来。

周掌柜的意思是想全收下来,就问何君的价位。

而景文心知何君早有盘算,便让他一人作主。

何君心思,既然周掌柜愿把衣服全部收下,当然应该算得稍便宜些,也好让别人有个赚头,才能达到互相平衡、互相扶持,长期合作的目的。

这样吧,周掌柜说实话,我原来设想这好的锦缎做成的衣服,我卖给徐府是二两银子一件,如果你要我就算一两六百文一件,一般衣料的我原本是卖二百二十文的,给你我就算一百九十文一件,你看怎么样?

周掌柜在心里盘桓了下,这个价位拿过来,虽然不算太便宜,但是到他店里到底按多少价位卖,还不是由自己说了算。

他很看重这些衣服的市场,应该很好卖,便笑呤呤地点头答应了。

行,这价位我接受。

于是,十件好料的衣服是十六两,一般衣料的有十六件是三两四十文。

何君又采购了下个月的布料一共花去十二两银子。

这样除去布料钱折算下来周掌柜付给何君一共七两四十文。

何君收好银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周掌柜。

周掌柜,下个月我还会做衣服送上来,你要不要收?

收,全部收,我很看好这衣服的行情。

得到周掌柜的保证,何君信心更满了,底气也更足了。

等三人跨出绸缎庄的大门,已过晌午了。

可何君丝毫不觉得累,衣服卖得如此好让他心里感到说不出来的舒服和轻松。

此时他全身充满了活力和干劲,因为美好的生活正向他招手。

景文瞧着何君微笑的脸上象思忖着什么,觉得他此时的样子特别逗也有点萌。

我说小财迷,今天开心吧,别兴奋的连肚子饿都不知道了,我们请童涛去吃饭吧!

何君哦了一声,便问童涛:你想吃什么?要不我们去好一点的饭庄吧,今天我特别开心,咱们好好庆祝一下。

童涛装模作样地考虑:既然问到我,那去哪吃就由我做主了,我带你们去。

于是童涛悠闲地担着箩筐在前面带路,景文拉着板车与何君在后头跟着。

走了没多久,童涛回头对二人说到了。

何君一看店铺名阳春面馆,便摇摇头笑了起来。

这童涛看上去咋咋唿唿的,确是一个心细如发之人。

他知道景文和自己赚钱不容易,转来转去,他还是考虑为别人省钱,因而带景文与何君来到一个面馆。

景文:童涛,换一家吧,去对面的酒馆。

不是说好了请我的客,不是由我来定吗?就这家吧,我特喜欢吃他家的阳春面,来来进来都饿了吧?尝尝他家的手艺。

何君与景文只得随童涛进店每人吃了一大碗简单而味美的阳春面。

吃完中饭,景文与何君就急着想赶回鹅湾村了。

他们也知道徐慧芝和琴儿必定在家里等得心焦,她们肯定也在担心这衣服好卖不好卖。

何君想向童涛告别,却见童涛踌躇了一下,他平时一个人孤独惯了,忽然遇见两个聊得来的伙伴,心里忽然就有了不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