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1 / 1)
自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起,直到公元907年朱全忠篡位为止,唐朝一共还有一百五十三年的天下。在这一个时期中,唐朝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对外的威风亦未至于全然失坠,然而自大体言之,则终于日入于衰乱而不能够复振了。
因安史之乱而直接引起的,是藩镇的跋扈。唐朝此时兵力不足,平定安史,颇借回鹘的助力。铁勒仆骨部人仆固怀恩,于引用回鹘颇有功劳,亦有相当的战功。军事是要威克厥爱的,一个战将,没有人能够使之畏服,便不免要流于骄横,何况他还是一个番将呢?他要养寇自重,于是昭义、成德、天雄、卢龙诸镇(昭义军,治相州,今河南安阳县。成德军,治恒州,今河北正定县。天雄军,治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卢龙军,即范阳军),均为安史遗孽所据,名义上虽投降朝廷,实则不奉朝廷的命令。唐朝自己所设的节度使,也有想学他们的样子,而且有和他们互相结托的。
次之则为外患的复兴。自玄宗再灭突厥后,回鹘占据其地。因有助平安史之功,骄横不堪。而吐蕃亦乘中国守备空虚,尽陷河西、陇右,患遂中于京畿。又云南的南诏(诏为蛮语王之称,当时,今云南、西康境有六诏:曰蒙睒诏,在今西康西昌县。曰越析诏,亦称磨些诏,在今云南丽江县。曰浪穹诏,在今云南洱源县。曰邆睒诏,在今云南邓川县。曰施浪诏,在洱源县之东。曰蒙舍诏,在今云南蒙化县。地居最南,亦称南诏。余五诏皆为所并),天宝时,杨国忠与之构兵,南诏遂投降吐蕃,共为边患,患又中于西川。
公元779年,代宗崩,子德宗立,颇思振作。此时昭义已为天雄所并,卢龙亦因易帅恭顺朝廷,德宗遂因成德的不肯受代,发兵攻讨。成德和天雄、平卢连兵拒命。山南东道(治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亦叛与相应,德宗命淮西军讨平之(淮西军,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攻三镇未克,而淮西、卢龙复叛,再发泾原兵东讨(泾原军,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过京师,因赏赐菲薄作乱。德宗出奔奉天(唐县,今山西武功县)。乱军奉朱泚为主,大举进攻。幸得浑瑊力战,河中李怀光入援(河中军,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奉天才未被攻破。而李怀光因和宰相卢杞不合,又反。德宗再逃到梁州(今陕西南郑县),听了陆贽的话,赦诸镇的罪,专讨朱泚,才得将京城收复。旋又打平了河中。然其余的事,就只好置诸不问了。德宗因屡遭叛变,不敢相信臣下。回京之后,使宦官带领神策军。这时候,神策军饷糈优厚,诸将多自愿隶属,兵数骤增至十五万,宦官就从此握权。
805年,德宗崩,子顺宗立。顺宗在东宫时,即深知宦官之弊。即位后,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等,想要除去宦官。然顺宗在位仅八个月,即传位于子宪宗,王叔文等都遭斥逐,其系为宦官所逼,不言而喻了。宪宗任用裴度,削平了淮西,河北三镇亦惧而听命,实为中央挽回威信的一个良机。然宪宗死后,穆宗即位,宰相以为河北已无问题,对善后事宜,失于措置,河北三镇,遂至复叛,终唐之世,不能削平了。
穆宗崩,敬宗立,为宦官刘克明所弑。宦官王守澄讨贼而立文宗。文宗初用宋申锡为宰相,与之谋诛宦官,不克。后又不次擢用李训、郑注,把王守澄毒死。郑注出镇凤翔(凤翔军,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想选精兵进京送王守澄葬,因此把宦官尽数杀掉。不知何故,李训在京城里,又诈称某处有甘露降,想派宦官往看,因而杀掉他们。事机不密,反为宦官所杀。郑注在凤翔,亦被监军杀掉。文宗自此受制于宦官,几同傀儡。
相传这时候,有一个翰林学士,唤作崔慎由。曾缘夜被召入宫。有一班宦官,以仇士良为首,诈传皇太后的意旨,要他拟废掉文宗的诏书。崔慎由誓死不肯。宦官默然良久,乃开了后门,把崔慎由引到一个小殿里。文宗正在殿上,宦官就当面数说他。文宗低头不敢开口。宦官道:“不是为了学士,你就不能再坐这宝位了。”于是放崔慎由出宫,叮嘱他不许泄漏,泄漏了是要祸及宗族的。崔慎由虽然不敢泄漏,却把这件事情密记下来,临死时交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便是唐末的宰相崔胤。
文宗死后,弟武宗靠着仇士良之力,杀太子而自立。武宗能任用李德裕,政治尚称清明。宣宗立,尤能勤于政事,人称之为小太宗。然于宦官,亦都无可如何。宣宗死后,子懿宗立。886年,徐、泗卒戍桂州者作乱(徐州,今江苏铜山县。泗州,今安徽泗县。桂州,今广西桂林县),用沙陀兵讨平之,沙陀入据中原之祸,遂于是乎开始。
唐朝中叶后的外患,最严重的是回鹘、吐蕃,次之则南诏。南诏的归服吐蕃,本出于不得已,吐蕃待之亦甚酷。九世纪初,韦皋为西川节度使,乃与之言和,共击吐蕃,西南的边患,才算解除(西川军,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县。后来南诏仍有犯西川之事,并曾侵犯安南,但其性质,不如和吐蕃结合时严重)。840年,回鹘为黠戛斯所破,遽尔崩溃。吐蕃旋亦内乱。849年,中国遂克复河、湟,河西之地亦来归。三垂的外患,都算靠天幸解除了。然自身的纲纪不振,沙陀突厥遂至能以一个残破的部落而横行中国。
沙陀是西突厥的别部,名为处月(朱邪,即处月之异译)。西突厥亡后,依北庭都护府以居(今新疆迪化县)。其地有大碛名沙陀,故称为沙陀突厥。河西、陇右既陷,安西、北庭(安西都护府,治龟兹),朝贡路绝,假道回鹘,才得通到长安。回鹘因此需索无厌。沙陀苦之,密引吐蕃陷北庭。久之,吐蕃又疑其暗通回鹘,想把它迁到河外。沙陀乃又投奔中国。吐蕃追之,且战且走。三万部落之众,只剩得二千到灵州。节度使范希朝以闻,诏处其众于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后来范希朝移镇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县),沙陀又随往,居于现在山阴县北的黄瓜堆。希朝简其精锐的为沙陀军。沙陀虽号称突厥,其形状,据史籍所载,亦是属于白种人的。既定徐、泗之乱,其酋长朱邪赤心,赐姓名为李国昌,镇守大同(治云州,今山西大同县),就有了一个地盘了。
873年,懿宗崩,子僖宗立。年幼,信任宦官田令孜。时山东连年荒歉。875年,王仙芝起兵作乱,黄巢聚众应之。后来仙芝被杀,而黄巢到处流窜。从现在的河南打到湖北,沿江东下,经浙东入福建,到广东。再从湖南、江西、安徽打回河南,攻破潼关。田令孜挟僖宗走西川。黄巢遂入长安。时为880年。当黄巢横行时,藩镇都坐视不肯出兵剿讨。京城失陷之后,各路的援兵又不肯进攻。不得已,就只好再借重沙陀。先是李国昌移镇振武(治单于都护府。今绥远和林格尔县),其子李克用叛据大同,为幽州兵所败,父子都逃入鞑靼(居阴山)。这时候,国昌已死,朝廷乃赦李克用的罪,召他回来,打败黄巢,收复长安。李克用镇守河东,沙陀的根据地更深入腹地了。
黄巢既败,东走攻蔡州。蔡州节度使秦宗权降之。后来黄巢被李克用追击,为其下所杀,而宗权专横,其残虐较黄巢为更甚。河南、山东被其剽掠之处,几于无复人烟。朝廷之上,宦官依然专横。关内一道,亦均为军人所盘踞。其中华州的韩建,邠州的王行瑜(镇国军,治华州,今陕西华县。邠宁军,治邠州,今陕西邠县),凤翔的李茂贞尤为跋扈,动辄违抗命令,胁迫朝廷,遂更授沙陀以干涉的机会。
在此情势之下,汉民族有一个英雄,能够和沙陀抵抗的,那便是朱全忠。全忠本名温,是黄巢的将,巢败后降唐,为宣武节度使(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县)。初年兵力甚弱,而全忠智勇足备,先扑灭了秦宗权,渐并今河南,山东之地,又南取徐州,北服河北三镇,西并河中,取义武(义武军,治定州,今河北定县),又取泽、潞(泽州,今山西晋城县。潞州,今山西长子县)及邢、洺、磁诸州(邢州,今河北邢台县。洺州,今河北永年县。磁州,今河北磁县)。河东的形势,就处于其包围之中了。
僖宗死于888年,弟昭宗立,颇为英武。然其时的事势,业已不能有为。此时朝廷为关内诸镇所逼,大都靠河东解围。然李克用是个无谋略的人,想不到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击杀了一个王行瑜,关内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朱全忠其初是不问中央的事务,一味扩充自己的实力。到十世纪初年,全忠的势力已经远超出乎李克用之上了。唐朝的宰相崔胤,乃结合了他,以谋宦官。宦官见事急,挟昭宗走凤翔。全忠围凤翔经年,李茂贞不能抗,只得把皇帝送出,同朱全忠讲和。昭宗回到京城,就把宦官悉行诛灭。
唐朝中叶后的痼疾,不是藩镇,实在是宦官。因为唐朝的藩镇,并没有敢公然背叛,或者互相攻击,不过据土自专,更代之际,不听命令而已。而且始终如此的,还不过河北三镇。倘使朝廷能够振作,实在未尝不可削平。而唐朝中叶后的君主,如顺宗、文宗、武宗、宣宗、昭宗等,又都未尝不可与有为。其始终不能有为,则全是因被宦官把持之故。事势至此,已非用兵力铲除,不能有别的路走了。一个集团当其恶贯满盈,走向灭亡之路时,在它自己,亦是无法拔出泥淖的。
宦官既亡,唐朝亦与之同尽。公元903年,朱全忠迁帝于洛阳,弑之而立其子昭宣帝。至907年,遂废之而自立,是为梁太祖。此时海内割据的:淮南有杨行密,是为吴。两浙有钱镠,是为吴越。湖南有马殷,是为楚。福建有王审知,是为闽。岭南有刘岩,是为南汉。剑南有王建,是为前蜀。遂入于五代十国之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