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野狐.禅之一序幕下(1 / 2)

加入书签

大夏东晓三年,春。

北境依旧是一片萧瑟,就在此时,大夏帝国吉林高官春府的朱克图率领加强后的两个军团(一个军团一万二千人)南下了,而帝国皇帝乌扎.尼堪的大纛也出现在里面。

盛京。

皇太极这个冬天似乎过得相当不错,一次也没有晕厥,以往由于太过肥硕的身躯也似乎消瘦了一些,显得更加精干,春日里,他的双颊红润,显得神采奕奕。

太医院的首席太医号过脉后嘴上虽在恭喜他,不过内心却忐忑不安——脉搏跳动的比以前坚实一些,不过速度也快了许多。

武德殿,皇太极、多尔衮、阿巴泰、豪格、尼堪(褚英的儿子)、范文程、马国柱、鲍承先等人济济一堂。

“真有尼堪那厮的大纛?”,皇太极的声音低沉、浑厚,中气十足,雄浑的声音回荡在空荡荡的大厅里,给众人的耳朵以强烈的刺激,见此情形,所有的人都是为之一振,当然了,除了一位。

负责细作探查事务的鲍承先赶紧上前弯腰施礼。

“回禀陛下,我司藏在长春附近的探子先后有三拨回来禀报,彼等传回来的讯息都相差无几,尼堪那厮,咳咳……”

鲍承先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瞟了一眼如今也被封为多罗贝勒的尼堪,最后目光停在皇太极身上。

“哈哈哈”,皇太极不禁大笑起来,“还真是难得,那厮也叫尼堪,更巧的是,他们两人还是同岁,嗯,为了有所分别,今后就叫那厮为‘蛮酋’,尼堪的名字自然归我爱新觉罗氏独有,他一个乌扎部的索伦小子,何德何能与我爱新觉罗氏享用一个名字?”

“是,陛下”,鲍承先继续说道,当他将目光从皇太极身上移开时,忍不住瞟了尼堪一下,只见他神色自若,不过在鲍承先看来,以前的尼堪虽然文质彬彬,不过身上始终有一股锐气,这次他见到他时却明显少了这股锐气。

“蛮酋的大纛长五尺、宽三尺,是用两张堪达罕皮子加上红色棉布缝制而成,大旗的尾部有四色羊毛编织的球节,大旗上绣着金色的飞龙、猛虎,中间是一杆带有刺刀的火铳”

“根据密探的讯报,旗杆长达两丈,是用一根上好的柞木精雕而成,整面大纛重达三十斤,听说是他手下的护军统领、指挥同知、一个还在准格尔部西北之地的乃蛮部落后裔,才十七八岁,名唤拔都者亲自擎托”

“如今在蛮酋境内,普通军队使用的旗帜也是如此,不过一般只有四尺长、两尺半宽,且都是红底黑纹,没有球节,那金色大纛乃蛮酋独有,不可能作假,何况……”

见众人的眼睛都看着自己,鲍承先不禁有些得意,“正好有一个探子身上有一只从荷兰夷那里花大代价得来的千里镜……”

“如何?”,这时连皇太极也有些沉不住气了。

“里面确实有那蛮酋!”

尼堪插道:“兴许是冒充的也说不定”

鲍承先却说道:“应该不会,蛮酋一向自诩甚高,何况金红两色明显是他大酋所独有,应该无人敢冒充,何况,蛮酋的护军统领、指挥使,那个色目人叶连纳克也在里面,那人也是十七八岁的模样,微臣的探子应该不会看错”

“诸位都说说吧”

皇太极闭上了眼睛,众人一见不晓得他是累了,还是在沉思。

半晌,阿巴泰说道:“按照鲍大人的情报,从战力、经验来说,长春朱克图的军队实力最为强劲,朱克图、蛮酋以前的护军统领查克丹主骑,前东江镇毛文龙的手下大将陈继盛的侄子陈文盛主步,还按照彼等的配置,一万两千人里面有九千骑兵,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三千骑,一个步军旅,三千多人”

“蛮贼火器众多,两万多人,还有大量的骑兵,蛮酋出现在朱克图的队伍里也不足为奇,这么来说,蛮酋是铁了心要将梨树城拿下了”

“不对”,紧挨着范文程坐着的马国柱开口说话了。

在皇太极的文官队伍里,范文程无疑是排在首位的,接下来便是这位年岁与范文程差不多的马国柱了,与范文程不同的是,马国柱却是满清自己开科录取的举人,还是首批录取的八名举人之一。

与范文程擅长大略不同,马国柱强在实务,而军官出身的鲍承先强在军谋,这三人便是眼下皇太极依为臂膀的三大汉臣。

“若是要拿下梨树城,朱克图自己出动就行了,何须蛮酋亲自坐镇?”

尼堪说道:“马大人的意思是蛮酋故意这么做,就是要吸引我军与他决战?”

马国柱点点头:“微臣并不擅长军务,不过蛮酋这么做确实不同寻常,这里需要弄清楚的是西边的萧阿林部、东边的恩索部是否有动静?”

鲍承先说道:“都出动了,萧阿林那厮的目标自然是吴克善的科尔沁部落,而恩索那厮却一分为二,一部分开向龙城,一部分尚不知去向……”

“你的意见呢?”,皇太极突然睁开了眼睛,众人见状赶紧坐好,鲍承先号称他的首席谋士,稍微犹豫了一下便说道:“微臣的意见是,咳咳,十有八九是镇江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