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杀与偶遇(1 / 2)

加入书签

进入登州后的第二日,不管愿不愿意,尼堪让人将城里的匠人一股脑迁到了船上,这一趟收获还是很大的,孙元化在登州大办火器作坊,打造精锐的水师,将登州、莱州两府在册的火器匠人、船匠几乎都弄到了此地。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是通过水路离开了,孔有德带走了大批的匠人,这些匠人为满清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这一次或许是受到了李九成的覆灭以及海面上更加强大的船队的影响,他们并没有选择海路,而是选择了地遁。

加上带了大量的家属,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将工匠带走。

尼堪又召集城里的头面人物进行了商议。

“诸位,我是奴儿干都司的都指挥使,虽然也在大明名下,不过却是一个羁縻的所在,那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正是汉儿大有作为之地”

“明军的德性你等也清楚,等他们进了城,等待你们的多半是屠城,如今你们只有一日的时间做出抉择,是跟着本汗去奴儿干都司,那里虽然苦寒,不过能逃过一劫,还是留下来等着城外的明军拿你们的人头邀功,悉听尊便”

最终城里有约莫五千户愿意跟着尼堪去奴儿干都司,不过还有一半依旧对明军抱有幻想,也舍不得离开故地,去那遥远的甚“奴儿干都司”,在他们眼里,去那里无异于流放。

水城里的港口还停泊着大量的船只,加上孙龙俘获的龚正祥水师的船只,加起来有几百艘,能出海的大船就有两百多艘,足以将这近六千户人家迁到奴儿干都司了。

第二日一早,尼堪将牢房里那一千多龚正祥的水兵放了出来(龚正祥被杀),让他们与登州船坊的匠人一起驾驶这几百艘大船,又派十艘两层甲板大船护卫,先让这些人出发了。

等船队已经远去一个时辰后,尼堪才下令将外城的大门打开。

……

朱大典、高起潜等人围在孔有德挖的那地道入口面前,大多数都是目瞪口呆、扼腕长叹的模样,只有高起潜暗自高兴。

“两位大人”

尼堪上前略拱了拱手。

“看来这叛军故意利用狂风巨浪的天气袭击水门外的明军水师,以坚定我军‘他们必定从海上突围’的心思,实际上却暗渡陈仓,挖地道跑了”

“叛军逃跑之时,将城里的金银财宝、粮食搜刮一空,我部入城时一无所获,除了一些匠人,这些人已经被我部运走了,叛军的家属大半也跟着跑了”

尼堪这样说是为了避免明军对城里展开屠杀和洗劫,城里既没有他们想要的人,也没有什么钱财,就不要祸害百姓了。

不过朱大典、高起潜还好说,他手下的这些将领却不这么想。

尼堪将吴直、沈志祥留了下来,他已经将击破水门的功劳让给了他们。

在诸将妒忌的眼神中,尼堪坐船离开了登州。

在诸将的心目中,孔有德等人离开时自然是将大部分金银财宝带走了,不过留下来的估计也不在少数,这些多半被先一步入城的尼堪获得了,若不是尼堪在前不久的战事中显示出了强横的战力,这些明军估计都有“火并”、“抢一把”的心思。

等尼堪带着剩下的船只离开后,所有的明军立即对登州内外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十五岁以上的男丁一律杀死,脑袋割下来当做叛军的,十五岁以下的年幼男女、年轻女人留了下来,或被军将强纳为小妾,或作为“财货”等着发卖。

原本登州城有一万多户,近六千户跟着尼堪走了,剩下来全部被明军屠杀。

登州顿时成了一座空城。

大屠杀连朱大典、高起潜都阻止不了,或许他们根本也没有心思阻止。

高起潜还暗暗高兴,今日离月底还有几日,自己能提前几日“光复”登州,总算没有辜负皇爷的厚望。

对于城中的百姓,“为虎作伥”,这便是二人的心思,屠城也是对其它可能收纳叛军城池的警告,这在大明是通行的做法,在前不久结束的奢安之乱中,相关城池也是同样的下场。

不仅是登州,登州附近的招远、黄县、栖霞都是同样的命运。

蝼蚁,这便是当下大明百姓真实的写照。

在前往济州岛的海面上,沈志祥的快船告知了尼堪登州的事情。

看着来人那平静的叙述,就好像发生了一件寻常事件似的,尼堪压住了内心想一刀砍死他的冲动。

“大汗,登州城如今空无一人,我家将军对于您将攻破水城的首功让给了他感激不尽,此物乃是将军在水城里重新搜刮一遍后得来的,专门让小的赶来送给大汗”

“嗯……,高起潜有没有说到你家将军会升到什么职位?”

“呵呵,高公公倒是说了,不过如今老太爷才是一名副将,而我家将军已经是参将了,除非朝廷将旅顺、皮岛两地都升为总兵府,将军才有可能升官,不过高公公也说了,看在沈家忠勇为国的份儿上,给我家将军的尊号升上一两级,萌一子为锦衣卫百户还是能做到的”

所谓尊号,也就是武将正式职衔之外的虚衔,按照后世的话语,便是军衔了。

尼堪不耐烦地赶走了此人,此人在返回登州的路上不禁有些忐忑不安。

“我一向以玲珑著称,到底是哪里得罪了这位都指挥使大人?”

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尼堪独自一人对着海面,心情极其恶劣。

略微平复以后,又想到一事。

在真实的历史上,孔有德等人为何能顺利突围?还不是因为明军用炸药炸毁城墙后突入城池为了争夺女人、财货、功勋(人头)打成一团,让孔有德他们有机可乘!

而围城的那些将领,更是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陈洪范,人品卑劣地令人齿冷,多年以后为“我大清”与南明周旋可是操碎了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