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东北望八(2 / 2)

加入书签

只要不侵犯到列强在某个新地区的利益,任何国家进一步打开这个新地区,逼迫当地政府做出更大让步,其他列强都是乐观其成,甚至会帮一把。这就是列强一致的基本原则。

可当列强的利益受损的时候,谁是世界霸主,谁就能利用手里的力量让其他列强最终服从世界霸主的最大利益。列强之外的国家服从列强,次一等的列强服从高一等的列强,这就是英国版的列强一致原则的核心。

讲到最后,英国大使神态庄重的说道:“只要还有庞大的舰队在,英国就在纵横捭阖的世界外交中站到到不败的地位。所以我们绝不能在面对战争的时候畏惧,更不能因为有了这样的力量而卷入毫无利益的冲突。大英帝国的均衡政策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这番讲述让积累了相当经验的参赞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作为外交人员,有些话根本不用说的那么明白,被告知理论意味着参赞已经得到了重视,在得到重视的同时自然会承担起更多的外交任务。机遇和风险是双刃剑。如果参赞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成表现得更加优异,那么大使的青睐就会变成失望,参赞有可能的锦绣前程只会化为乌有。

领悟到了这些,参赞沉思了一阵才说道:“我认为中国撤出大使馆的行动很正确。”

“哦?”大使用鼓励的意思应了一声。

参赞有点不自信的分析道:“中国并没有和大英帝国争夺日本的打算。此时的撤出固然中断了和日本的外交联络,可即便他们与日本明治政府走的更近,也只会让日本明治政府拿到更多。与其这样,还不如撤离大使,全力帮助虾夷共和国。如果我们英国需要他们回来的时候,也能向我们索要更多的筹码。”

大使心里面很认同参赞的分析,英国要做的就是掌握日本的命运。甚至包括在荷属东印度的让步,一部分也是要换取中国在日本的放手。荷属东印度顶多能够影响一下中国的兰芳省,如果英国人威逼过甚,中国搞不好真的会不知死活的和英国放手开打。英国政府对此已经做过评估,英国顶多收获一个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是俄国不割地不赔款,只是放弃了对东欧方向要求。为了荷属东印度这价值远逊东欧的鬼地方厮杀,中英打得气喘吁吁,损失惨重。英国除了空耗几千万甚至上亿英镑,得到了中国放弃对荷属东印度的“不合理要求”。有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在前,英国议会是不会接受这样的选择。

但是日本不同,仅仅看了地图就能知道,想扼制中国,在远东最好的帮手莫过于日本。英国无论如何都要把日本绑到英国的站车上,让日本为英国所用。日本毕竟是一个人口四五千万的国家,如果不能利用的话可就真的太可惜了。

几乎是在英国公使在教育参赞学徒的同时,韦泽也在向左志丹讲述着中国对日本的态度。“根据一个采矿的表面规律,琉球共和国的控制区域里面有煤有铁,我相信你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北海道占了日本煤矿一半以上的储量与开采量,韦泽虽然不知道室兰铁矿的规模与储量,但是造船业需要特种钢,韦泽知道以前一部分特种钢就曾经从日本以繁荣的制铁业而兴起的“铁之城”室兰市进口。根据室兰那边的吹嘘,他们从最晚也是从1907年就开始了兴起。韦泽可不相信1907年,室兰这个在北海道的鬼地方能够用得起从外国进口的铁矿。当地若是没有铁矿,甚至是优质铁矿才怪了。

左志丹能理解煤铁复合体的意义,现在中国几个大型钢铁中心都是煤铁复合。虽然广东的煤铁复合中心现在看其实并不是资源很好的地方,可韦泽当年硬是靠海外的鸿基煤矿撑起了这个钢铁中心。左志丹不明白的是虾夷共和国有了这个钢铁中心的意义,他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都督,虾夷共和国人少,他们人均的钢铁量会比较高。”

现在中国领导阶层都理解了人均占有量的意义,满清那时代也有四五亿人口,看着生产出来的东西多,可一平均,人民能不饿死就不错了。这还只是粮食产量,至于工业品的人均拥有量,钢铁的人均拥有量,满清完全无法和英国比,败给英国并非没有道理。

“虾夷共和国有了这些,那日本明治政府就失去了这些,只要我们控制着虾夷共和国,就等于让日本的实力大大衰退了。”韦泽答道。

这个回答让左志丹大吃一惊,大家现在习惯的用深谋远虑,用十年计乃至更长远的眼光去理解韦泽的决定。可仔细想想看,其实韦泽判断一件事的首要标准就是当下。一个中国控制的虾夷共和国的确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利益,但是从眼下的利益来判断,当英国控制的日本失去了有机会建成煤铁复合体的虾夷之后,本身就已经是它们的重大损失。

“在控制日本与控制虾夷共和国之间,我认为控制虾夷共和国对我们中国有更大利益。”韦泽最终给出了结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