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脑袋(2 / 2)
两人起了床,稍加梳妆,然后到了厨房,单手和馋猫早就等候在这里了。
还没开锅呢,就闻到了一股奇异的香气。刘瘤子揭开了锅,给每个人舀了一大碗汤。
武媚儿一尝,只觉那汤鲜美异常,便惊喜地道:“我从来没有喝过味道如此好的汤!”她问刘瘤子道:“刘先生,如何熬一锅好汤呢?”
刘瘤子如数家珍地讲了下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熬一锅好汤,首先要选好下锅的材料,特别是熬清汤,更要选好材料!材料无非是上等的老母鸡、鸭子、猪排、牛排、羊肉……当然了,野生的要强过养殖的。材料选好后,要用清水反复漂洗,尽量减少材料中的血,这样才能让材料下锅后,血沫不多,最后熬成的汤色才清澈明亮。待材料充分洗干净之后,要冷水下锅,一次性把水加足,有些人总喜欢在水沸腾后才下材料,那是大错特错!须知开始没把水加足,中途水量不够了,再加冷水,那是熬汤的大忌!因为原料本来与水一齐受热,热量均匀持续地向原料内部传递,在火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汤水的受热就达到了一种均衡,有利于鲜味充分溢出。倘若突然加入冷水,汤汁骤然冷却,原有的均衡被打破,当水温再次升高时,汤味的鲜醇将大受影响。”
听到这里,馋猫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赞道:“瘤子,你这真是行家之言啊!”
刘瘤子又道:“要想熬一锅好汤,还要严格掌握火候!倘若开始火力太小,原料中的一些血来不及溢出,就凝固在原料中,就会影响汤的味道和色泽。倘若开始火力太大,原料受沸水的震荡撞击太猛,汤汁容易变得浓稠,颜色也会变成乳白,熬成的汤就不会清澈,也不会醇厚,那真是可惜了一锅好料了。因此,要先用中火,行内话叫‘文武火’,有文有武,刚柔相济。汤水大开之后,要立即改为小火,小火行内话叫‘文火’。改为‘文火’后,要及时舀出一些丝絮状的浮沫,清汤容不得半点杂质,犹如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转成‘文火’后,不要忘记了加一点陈年黄酒去腥增香。”
武媚儿不禁咯咯咯笑了起来,道:“原来熬一锅好汤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啊!”
刘瘤子道:“要想熬一锅好汤,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行内话叫‘扫汤’。扫汤时,汤汁的温度一定不能太高,不然,肉茸一进汤中,来不及散开就被烫紧烫老,其鲜美之味就散发不出来,汤的浑浊也吸附不去。因此,轻轻搅动是必须的,让肉茸充分散开,受热均匀,从上到下把所有损坏汤汁鲜美与清澈的污物吸附干净。”
说到这里,刘瘤子提高了声音道:“要想熬一锅好汤,最后一个步骤也不可缺,叫堕汤,又叫吊汤,如同习武之人最后的气定神闲。”
此时,每个人已喝下了一碗汤,都觉得暖融融的,有一种热气向外溢的感觉。
馋猫一气喝了三大碗的汤,然后摸着肚子道:“肚子啊,能喝上这么鲜美的汤,受苦受累也值了!”
武媚儿抿嘴笑道:“馋猫啊,要不是刘先生,我和太子还请不动你的大驾哟!”
武媚儿曾经为如何称呼馋猫犯过难,但馋猫却极为爽快地道:“我最喜欢人家叫我馋猫了!”武媚儿本就是不拘小节的人,也就对馋猫直呼其名了。
一大锅的汤,尽管五个人放开了肚皮喝,也不过喝了三分之一。
吃过早饭后,应上路了,馋猫却望着那大半锅的汤,颇有恋恋不舍之意。单手皱起了眉头道:“猫儿,太子妃的病一刻也耽误不得了,须抓紧赶路!你连一锅汤都放不下,还能做成什么大事?”
馋猫立即反唇相讥道:“我生性贪嘴,本来就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还企望做什么大事?”
武媚儿向馋猫赔笑道:“馋猫,为了治好我的病,请你暂且委屈一下肚子如何?再说,只要跟着刘先生,一定能大饱口福的!”
馋猫瞪了单手一眼道:“看人家太子妃多么会说话!”
当下五个人骑了马,继续往北而行。
几天后,五个人到达了一处较为繁华的市镇。
武媚儿向馋猫等人介绍道:“这地方叫做‘芦花镇’,来往客商较多,算是交通要地。它南通仙人渡,北通白虎关,西北通寒冰谷,东北通仙音宫。”
然后武媚儿在前领路,投了那一家上等的客店。武媚儿触景生情,暗道:“前年的时候,我和李泽、咸起、王大富路过芦花镇。在王大富的推荐下,一起到这家客店吃饭。也就是在这里,遇上了青衣汉子乐学。然后我和李泽、咸起、王大富在乐学的要求下,到了寒冰谷,见到了寒冰谷谷主高帅。通过高帅的讲述,使我知道了很多事情。可以说,与乐学的那次相遇,间接地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下武媚儿亲自点了八个菜,并叮嘱店小二把马喂饱。
五个人吃完了饭,马也喂饱了,于是,五个人骑马离开了芦花镇,向西北方向的寒冰谷进发。
前年的时候,武媚儿、李泽、咸起、王大富在乐学的引领下,是乘马车前往寒冰谷的,看不清道路的景物。此刻骑马,武媚儿这才注意到道路狭窄,路上没碰到一个行人!
忽然,前面出现了一个人影!
而且,这个人影好似突然从地上冒出来的一般!
单手、馋猫、刘瘤子、武媚儿皆是内力深厚,耳目之敏锐远在常人之上,看到突然出现的这个人影,皆是大吃一惊:“这人是谁?竟然有如此快捷的身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