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说傻话(2 / 2)
文丽却在心中暗暗冷笑:“武媚儿这个贱婢倒挺会装啊!她本来爱吃大鱼大肉,为了讨好皇太后,竟然装模作样地念起了佛经,吃起了素!”
李海让武媚儿坐下,拍案赞叹道:“单凭太子妃这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日后就足可母仪天下!”
武媚儿嫣然一笑道:“多谢父皇!”
听到李海当众赞扬武媚儿,文丽和李池都有些沮丧。
李海情真意切地道:“朕少年之时,杀伐之心太重,造成了太多的杀孽。即位以来,追念先帝之仁德,又蒙皇太后言传身教,朕变得慈悲为怀。”
武媚儿不失时机地道:“臣妾束发之前,就知道父皇向来以仁孝治天下,而且家父多次向臣妾说过父皇的仁慈。因此臣妾早就知道父皇乃千古之仁君!”
李海哈哈大笑起来。
文丽恨恨地瞪了武媚儿一眼,暗道:“这个贱婢,还是一个马屁精啊!皇上明明心狠手辣,在她口中,倒成了‘千古之仁君’!”
等到各人的酒菜都上齐之后,李海首先举杯,道:“这第一杯酒,祝我南夏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说完一饮而尽,众人陪着干了。
在现场服侍的宫女给各人的酒杯里重新倒满了酒。
李海再次举杯,道:“这第二杯洒,祝皇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说着一饮而尽,众人再次陪着干了。
这时,月光升起来了,照在镜湖上,如同给湖面镀上了一层银光。清风徐来,水波微兴,银光闪烁,令人心旷神怡,逸兴横飞。
文丽的肚子已明显大了起来,秦王李池的母亲荣妃开口笑道:“秦王妃的肚子很争气啊!来年一定能给皇上添一位皇孙了!这是我南夏国之福啊!”
文丽有些得意地笑了,道:“多谢荣妃娘娘!”她挑衅似的向武媚儿道:“太子妃,你可被我抛在后面了!”
武媚儿心中有些恼火:“这个文丽,是当众让我难堪啊!”她云淡风轻地一笑,道:“不急!有一个成语叫‘后来居上’,而且俗话说得好:‘晚饭是好饭’!”
众人都被武媚儿这幽默的话逗得笑了起来,本来有些尴尬的气氛,一扫而空。
武媚儿向李海笑道:“父皇,秦王妃既然这样说,臣妾可要旧话重提了!”
李海饶有兴趣地道:“太子妃,如何‘旧话重提’?”
武媚儿道:“臣妾吃素,却不吃醋!还请父皇下旨,为太子纳几位侧妃。”
众人听了,都吃了一惊。
武媚儿情真意切地道:“父皇,臣妾虽然不敢自称大度,却非小肚鸡肠之人。昔日,秦王妃刚与秦王殿下定了亲,臣妾不知情,还冒冒失失地有意让秦王妃当太子嫔呢!”
李海不禁笑了起来:“太子妃识大体顾大局,吃素而不吃醋,实是皇室之福!”
文丽不禁恼羞成怒,对于武媚儿曾邀她出任太子嫔之事,既不能承认也不能否认,暗道:“武媚儿这个贱婢好不恶毒!她这是公然在众人面前损我,抬高她自己!哼,既然她在众人面前装大度,我就成全她!到时候,太子纳了侧妃,侧妃生了孩子,她却生不出来,可就有好戏看了!”
当下文丽鼓掌道:“听说太子妃的口头禅是‘本宫吃素不吃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说完暗暗向父亲文呈祥丢了一个眼色。
文呈祥会意,立即道:“皇上,难得太子妃如此大度!老臣认为,为了给皇上多添皇孙,太子妃的提议切实可行!”
对于文呈祥父女的一唱一和,武长远极为反感,用鼻子重重地哼了一声。
颜太后轻轻地“咳”了一声,开言道:“太子妃胸襟宽广而大度,不像其他女人那样拈酸吃醋,实在难得可贵,不愧是大家闺秀出身。但是,目前太子抱病在身,实在不宜再纳侧妃。”说完把目光投向李海道:“皇帝,你说呢?”
李海立即赔笑道:“母后所言极是!”随即庄容道:“太子一来有病,二来年轻,岂可沉湎于女色?朕已近不惑之年,嫔妃也屈指可数。”
李海话音刚落,在场的各位大臣便争先恐后地对李海歌功颂德起来。
武媚儿心中却是暗暗冷笑:“这个李海,看似一副不近女色的模样,其实完全是一个登徒子!他看我的眼神,令我浑身不自在。”
有人将一块掉在地上的鸡腿抛入镜湖中,湖中的青蛙受惊,就叫了起来。
武媚儿触景生情,不禁曼声而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她笑吟吟地道:“托皇上和皇太后的洪福,不久前,天降喜雨,丰收在望啊!”
李海哈哈大笑,道:“太子妃说得不错!这第三杯酒,祝我南夏国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说着一饮而尽。众人也都举杯,陪着干了。
镜湖中的青蛙叫得更响亮了。
忽然,太子李泽问道:“青蛙是公家的东西,还是私人的东西?”
话音刚落,顿时哄堂大笑,有人将没有咽下的酒水都喷了出来,秦王李池的笑声尤其响亮。
李海将酒杯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震得桌上的盘子都震动起来。也不知他是被李泽的话惹怒了,还是被众人的笑声惹怒了!
众人都知道“天子一怒”的后果,看到皇帝发怒,众人皆噤若寒蝉,全场鸦雀无声。湖中青蛙那呱呱的叫声,显得更加刺耳。
“有什么好笑的呢?”武媚儿站起身来,环顾全场,镇定自若地道:“对于青蛙来说,生在公家的水里或田里,就是公家的;生在私人的水里或田里,就是私人的!”
顿时,有两道赞赏的目光投向武媚儿,一道是武长远的,一道是颜太后的。
同时,文丽那妒恨的目光、秦王李池那惊诧的目光,也投向武媚儿。
李海先是一愣,随即转怒为喜,大喜道:“可惜太子妃是女儿身,要是男人的话,就能担任我南夏国的使臣,单凭这一张利口,就能却百万之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