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阿三(1 / 2)
有一个人,也带领一支队伍起义了,是众多起义势力中的一员。
这个人是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
这个刘季其实也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儿子,父母亲都是参加农业劳动的普通农民。
就是说他出身寒门。
他的父亲叫刘瑞,母亲叫刘媪。
他一共有兄弟三人。
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他是老三,叫刘季,父母有时叫他的小名阿三。
他父亲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直接,易于区分。
至于那个在历史上非常高大上的名字“邦”是他后来当上皇帝以后,觉得刘三不够威武,不够档次,才改的,“邦”这个字多霸气啊,一看就是国家的意思。
在刘邦成功以后,同样被他自己修改过的除了他的名字还有他的出身。
他的父亲也不再是中阳里那个有点懦弱,有点花心的刘湍。尽管在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也没人敢再叫刘湍的名字,而是恭恭敬敬地叫他太公,刘太公。
刘三派人写了一个非常狗血的剧本,在全国加以大肆宣扬。
说刘三在出生的时候,他母亲刘媪曾经在村里的大池塘边休息,梦中与天神相遇。
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一下子电闪雷鸣,天色昏暗。
刘太公去找刘媪的时候,看见有一条蛟龙趴在她的身上。
不久之后刘媪就有了身孕,产下了阿三。
所以刘三就不是凡人刘湍的种,而是天神下得种,是天子。
是的,刘三就是这么样一个天才演员,写了一个非常狗血的剧本,顺便也给他父亲头顶上编织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
本来,刘家只有他们兄弟三人,后来这个刘湍也不太老实,背着刘媪在外面勾搭上了一个小三。
确实这个刘湍品行不太好,活该他带绿帽子。
那位小三给刘湍又生了一个儿子。
刘湍倒也直截了当,这个儿子是自己在外面滥交生的,就取名叫刘交,刘三荣升为哥哥。
老大刘伯身强体壮,热爱农业劳动,种了好些稻田,让家里人能够吃饱饭。
老二刘仲,头脑灵活,经商做生意,赚了不少钱财。
老四刘交,聪明伶俐,读书得到老师同学的交口称赞。
唯独这个阿三,读书的时候就吊儿郎当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两头被老师请家长。
后来干脆就辍学了,和同村那个跟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天天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没少给刘湍惹事添麻烦。
阿三这个人长得那是高鼻梁,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是妥妥的帅锅一枚。
演技又好,属于偶像派的,在那个时候,确实有许多姑娘喜欢他。
而且他们老刘家有生性风流的优良传统,他更是将这个传统发扬光大,发扬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他天天拉着姑娘们的小嫩手,跟她们谈人生,谈理想,给姑娘们迷得五迷三道的,谈着谈着就谈到姑娘们的绣床上去了!
有一个姓曹的寡妇,也不知道刘三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不图名不图利的跟他私通,还生了一个私生子,取名刘肥,由这个曹寡妇任劳任怨的给他养着。
他不爱劳动,也不爱经商赚钱,整天跟一帮狐朋狗友喝酒闹事,隔三差五带着一帮哥们儿回家吃吃喝喝。
他的这种败家行为把他大嫂都气坏了。
她心想,摊上这么一个游手好闲的弟弟已经够倒霉的了,他还带一大帮子朋友天天来里家吃饭,这个谁受到了啊!
就把一扣饭锅刮得哐啷哐啷响,也就是告诉大家,饭已经吃完了,你们赶紧滚犊子吧!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其他兄弟子侄都得到了分封,唯独不给大哥的儿子一点赏赐。为这事,那个头上绿油油的刘太公看不过眼去,找到刘邦,替大孙子求情。
刘邦这才给侄子刘信封了个侯,取个侯名为“羹颉侯”,
羹颉侯是个什么意思呢? “羹颉”亦即“敲击羹锅的意思!
就是给侄子封个侯,也是个刮锅侯,把他嫂子臊得慌。
当然,我们从这一点也知道,其实这个阿三没有史书写得那么大方,有点小肚鸡肠。
总之,这个阿三当时是一个乡民不喜,哥嫂不爱,父母恨铁不成钢的不良少年!
但是阿三依然我行我素,常常到当地开酒店的武负、王媪的酒肆赊酒喝。
阿三每次在酒肆里喝酒,他那帮狐朋狗友也会跟着一起去,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就达到平常的好几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