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2 / 2)

加入书签

穆萨帕夏一直极力反对他虚张声势地进攻维也纳,尤其指出渡河直击普罗斯堡是极大的败笔。在维也纳附近不可能像在布达佩斯一样,有希南大人亲自指挥架设的桥梁,而在春水暴涨的时节,渡过多瑙河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十万大军光是准备各种材料就耗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等到大军终于过河已经是几日后了,由于没有受到意料中的狙击,营中士气渐渐恢复,可是在看到普罗斯堡竟无一兵一卒驻守时,不光是穆萨帕夏,就是苏莱曼自己也感觉不对了!

苏丹固执地要攻下维也纳,“就食于敌”,但出乎意料的,敌军的抵抗异常顽强,而此时传来莫雄马尔扎堡失守的消息,联军大部队向东疾进,兵锋所向正是苏丹不得不救之处布达佩斯。

虽然有匈牙利王约翰?扎波利亚在彼,甚至还有阿卡杜拉帕夏的一支精锐沃伊尼克部队协助,但苏莱曼却没有丝毫放心的感觉。如果粮草还有富裕,那么即使向北走捷克,绕一大圈也不是不可行的方案。只不过现在,拥有屯粮的布达城却成为土军最致命的诱惑,明知是个圈套,他们也不得不一头钻进去!

苏丹的军队在来回奔走期间损失了最命的东西时间。超过10天的转战,大部队只能分散至各处征粮、割草,甚至像他们曾经不耻的欧洲雇佣兵们一样抢东西。

即使手段用尽,也不可能在行军途中抢到10万人的口粮。大部分的士兵开始挨饿,营地里怨声载道,几乎要产生逃兵了,而现在**教联军5万人正堵在他们回布达的山谷要道上,到底是战,还是谈和?

苏莱曼意识到穆萨帕夏说的是对的,他的战略上出现了错误。为了洛克塞拉娜,为了彻底清洗掉易卜拉欣的所有党羽,为了证明自己的神圣无敌,他必须彻底攻陷维也纳,将这里变成穆斯林的另一个圣地。

随着苏莱曼十几年东征西讨积威渐重,奥斯曼土耳其人不断扩张,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到了30年代,无论是“哈里发”或“苏丹”这样的名号已经无法再令苏莱曼兴奋了,他现在的目标,就是像恺撒一样,成为罗马皇帝。他疯狂地向西攻略,实际上也带有这种功利性的因素。

他认为自己才是真正有资格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人选,而非查理一世,或斐迪南一世。哈布斯堡家族比起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则势寡力弱,根本不可相提并论。想想自己随便就能组织10-20万有战斗力的军队,而哈布斯堡家族拼尽全欧洲赞助的力量,也不过只能凑出4、5万人,实在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

可惜,可惜啊……

苏莱曼的心中暗自叹息,这场战争由于他自己急功近利的缘故,反倒打成了现在这种难堪的局面。若不是他执意搞清洗和株连,同时又在没有完全肃清内部矛盾的情况下贸然进行了对外战争,结果造成许多易卜拉欣一系的官员临阵投敌。越是和已故大维齐有过紧密联系的,就越会觉得惶恐不安,再加上有塞拉弗这根导火索,后路被掘断的他们便只能做出唯一有利的选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