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皮萨罗的故事(1 / 2)

加入书签

里约热内卢的春季仍然显得很热。

这个城市的人口膨胀得很快,原先建立总督领时,这里只有居民2000多人,现在已经发展到11000多人,城市外围的篱笆也逐渐变成了砖木混合结构的围墙。市政厅、议会、法院、警察局等机构也都完善了,一幢红砖砌成的豪华别墅甚至变成了总督阁下生活和办公的场所。

温暖湿润的气候,天然的良港,加上品种繁多的贸易物,使得这里逐渐成为印加大陆中部商业气氛最活跃、交易量最庞大的城市。

城市沿着港口设置。港口呈现出内湖的状态,有马拉开波湖式的弧型出口。卡拉波索角是港口外侧最重要的地方了,在这里,巴西总督科尔特斯男爵下令建造了面朝海湾入口的环形炮台。

眼下的里约热内卢港,却是显得过分冷清了一点。

稀稀拉拉的几条渔船还停泊在码头上,加上有些底朝天被架在坞台上的残损品,满打满算也没有20艘。

内港中有一个大岛,是里约热内卢周边十数个大大小小岛子中最大的一个,就叫做大公岛。这个岛地势低平,最高处只有297英尺。往常,为了躲避大西洋上的风暴,这里的小海湾中挤满了船。然而,现在这里却是空荡荡的,仿佛受到了魔鬼的诅咒一般。

城市上下的气氛也显得额外沉重。

那些必须要依靠耕种养家糊口的人,才会一副小心翼翼模样地走出家门。往常热闹喧哗的街上,现在安静得能打个盹。街面上的店铺大多关着门,从紧闭的窗户的缝隙中,常常能看到充满戒备神色的眼睛一闪而逝。

而街上那些随处可见的,趾高气昂的,佩戴着简陋的铠甲武器的家伙,竟然都打着特立尼达公国陆军的旗号!

“科伦巴墙”是一堵并不算太高的城墙,平均只有6英尺不到的海拔。

这道墙筑造在里约热内卢城的北面和东北面。

这是科尔特斯总督亲自参与设计和督造的城市重点工程之一,目的是防御来自丛林地区印第安部落的袭击。

虽然名义上有许多部落归顺了公国政府,被允许居住在保护区或者保留地中,但还是有不少人因为公国经济的发展而受到影响,他们的传统领地在急剧缩小,因此不得不发起进攻。

里约热内卢原本是附近所有强势的印第安部落共同的港口,同样也有许多印第安人依靠捕鱼为生。城市兴起以后,这些部落的生计大受阻碍,他们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抉择,是臣服于一个崭新而强大的势力,还是杀光他们,夺回富饶的海湾。

科尔特斯总督在任早期,执政的主要精力几乎都放在了如何防御来自陆地的进攻的问题上。

甚至他因为海防不力而多次受到公爵府的通报批评。

在这里,他大力打击西班牙捕奴队,刻意营造印第安人救星的伟大形象。他参照塞拉弗在委内瑞拉、巴拿马等地实施的政治手段,动用总督领税收的1/3,来为投靠的印第安部族建设房屋、开垦耕地、提供铁制器皿以及为印第安孩子普及文化教育等等。

怀柔的同时,他也大力发展军备。他以南下的大草甸湖部落联盟2000战士为基础,扩编成3个师,分别是第12师、第14师和第15师。在尚未完全落成的“科伦巴墙”边,也时常能见到累累白骨,那就是武装部队发生冲突后的结果。

而今,科伦巴墙上悬挂着的,却是许多无辜百姓的头颅,这些面目充满愤怒、不甘和祈求表情的头颅,不少已经几乎风干,只剩一张脸皮皱巴巴地紧贴在头骨上。还有不少从眼眶和口鼻处发生腐烂,肥嘟嘟的蛆虫自这些空洞处悠然自得地爬来爬去,看上去恶心无比。

发生在一周前的暴力冲突,里约热内卢的居民共被杀死414名,失踪20人。

原因是一伙海盗登陆后公然抢劫了一片商业区,引发了骚乱。

现在,噤若寒蝉的里约热内卢城,已经彻底变成了海盗们逍遥来去的场所,他们可以像在家一样打开城里任何一间普通的大门,从屋子里抢走他们想要的东西甚至是女人。

得不到满足的家伙,通常会拔刀杀人。幸好这种行为被某些别有用心者谨慎地控制住了,否则下一轮更加激烈的暴动立刻就会开始。

克萨达,葡萄牙海盗。

一个凶名卓著的杀人犯、劫匪和恶势力首领。

他的手上有无数条人命,虽然罪恶累累,曾经悬红达到990尼尔,但此人依然逍遥海外。

他长着一张很不规则的苦瓜脸。从侧面看,他的额头和下巴突出,眼睛、鼻子则统统塌陷进去。他个头不是很高,虽然强壮但绝对算不上是那种一看就令人畏惧的体形。死鱼眼、吊丧眉、表情阴隼,很少看到笑容。

就是这样一个丑家伙,在巴西总督领,可以与森蚺、鳄鱼、毒蛙齐名。母亲吓唬小孩子时,也常常会讲“克萨达来了”!

此时,这个海盗头头正坐着马车,外面里三层外三层地部署着自己最精锐的心腹部队,往总督官邸行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