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3)(1 / 2)
礼法之制,祭祀天官及先帝宗祖由天子初献,皇太子亚献,亲王终献,陛下如今让亲王僭越皇嗣之前,且两位亲王同时而将皇嗣遗之,如此岂不让身在东宫的皇嗣寒心?为安抚人心,李昭德跪在殿内不肯起身,力劝道,皇嗣妃案既然查清是为户婢所诬陷,臣恳请陛下厚葬二妃,免罪德妃生母庞氏,以安东宫人心。
此乃朕的家事,卿身为宰相,当将政务放在首要。
陛下!李昭德跪爬上前,殿下于东宫终日惶恐,陛下难道要割舍母子之情吗?
圣人,凤阁舍人王瑾晨带到。高延福入内将君臣二人僵硬的对话打断。
卿先回去吧。女皇顺势亲自下逐客令。
李昭德虽敢进言,却也不敢以死相谏,臣今日所谏,望陛下三思。
王瑾晨入殿,与退出的李昭德对视了一眼,李昭德为凤阁长官,作为下属王瑾晨还是硬着头皮上前道了句,见过李相。
李昭德未做言语,淡漠的擦身离开,似乎也没有敌对之意,王瑾晨入殿上前跪道:臣凤阁舍人王瑾晨叩见陛下,愿陛下圣躬万福。
起身吧。
陛下召臣?王瑾晨起身,小心翼翼的问道。
朕这里有一道手诏,卿代朕去一趟东宫吧。
正旦的祭典武姓亲王位在皇嗣之上作为亚献与终献,而后不久东宫妃刘氏与窦德妃就死于大内,皇帝如今又突然降诏于东宫,其内容可想而知。
对于东宫妃及窦德妃两个柔弱女子的处置是无意还是有意无人可知,但这道诏书就如得罪东宫的烫手山芋,臣遵旨。
高延福将手诏交到王瑾晨手中旋即又送其出殿,出殿后王瑾晨盯着手里的诏书,我是凤阁官岂能越俎代庖行鸾台之事,圣人应当还有别的意思,高内侍可否告知下官诏书是圣人何时写的,心情如何?
询问天子日常是大忌讳,高延福瞧着左右无人,凑近小声道:这道诏书圣人昨儿夜里一个人想了许久,圣人是知道皇嗣妃与皇嗣是无辜的,小人候在殿外昨夜一直听到圣人反复的叹着气。
我虽未曾接触过皇嗣,但从东宫遇事的应对周旋上来看,皇嗣生性怯懦,王瑾晨收起诏书,不过陛下几子中也不只是皇嗣一人如此。
圣人就是太疑心了,自从登基为帝就没有睡过一日安稳觉。
龙椅上染血,上位者自然不能安稳,疑心天下人也防备着所有人,王瑾晨心里明白,与司宫台内侍高延福寒暄了几句后只身前往位在太初宫之东的皇太子东宫。
东宫
上元将至,而作为储君居所的东宫却毫无上元节的喜庆,昔日出身名门的皇后而今降位为东宫妃的刘氏都未能幸免谗言,更何况这些位卑的东宫属官。
自天授年间皇帝下诏不允皇嗣私见外臣,皇嗣身侧已无多少忠心侍奉之人,偌大的东宫清冷至极。
小人熬了药膳,殿下就用些吧,都好些日子了,殿下一直这样身子如何吃得消。侍奉皇嗣身侧不离左右的只剩一个身份低微的胡人。
刘氏与窦氏皆因我而死,大郎与三郎尚未成年啊,我要如何与他们交代?皇嗣卷缩在坐塌一角,神情恍惚的抓住侍从的手,金藏。
小人在。
我不要做什么皇嗣了,我宁愿母亲将我废为庶人,同兄长一样迁入地方。
如今朝中小人在朝君子在野,社稷堪忧,殿下岂可说出这样的话。侍从扶起皇嗣,殿下请耐心些,诸位大臣一定会有法子的。
李昭德护我东宫,我便猜到了东宫日后的遭遇,你们都以为他是东宫的希望,可与我而言臣子的拥护未尝不是多了一把架在脖子上的利刃,昔日兄长便是因拥戴而流巴州,今日圣人能因一个婢女的话而杀我妻...皇嗣语塞,越想便越心生恐惧,他日圣人又是否会因为谗言而舍弃我这个儿子呢?
侍从安金藏极心疼的望着皇嗣,身为国家的储君却要终日处于惶恐之中夜夜枕戈待旦而不能寐,小人只恨自己人微言轻不能为殿下分忧。
皇嗣虽在东宫仪制如皇太子,然东宫属官詹事府及左右春坊形同虚设,唯看守宫门的门仆不曾减少。
东宫禁地,圣人有旨,非东宫属官不得入。宫门郎命人将王瑾晨拦在殿门外,旋即拱手道:奉命行事还请官人见谅。
王瑾晨将袖子里的诏书抽出,本官是奉圣人旨意入东宫宣诏的。
下官这就去通报殿下。
宫门郎留步,王瑾晨唤住,通报之时同殿下说是凤阁舍人王瑾晨,求见殿下。
宫门郎点头,未曾细想,随后一路疾步进入东宫殿阁。
启禀殿下,凤阁舍人王瑾晨求见。
凤阁舍人王瑾晨不是圣人跟前的宠臣吗?侍从顺口道。
王舍人说是奉诏。宫门郎又道。
皇嗣李旦听后旋即从坐塌上起身,快些与我更衣,莫要怠慢了王舍人。
侍从替皇嗣换上常服,适才宫门郎说是王舍人请见殿下,他是您妹妹的人,或许...
或许什么,你忘了尚方监裴匪躬与内常侍范云仙是如何因我而死的吗?一向性温的皇嗣忽然开口轻斥。
第123章 手足之情
侍从安金藏扶皇嗣李旦从殿内匆匆走出,抵达庭院后李旦松开安金藏的手理了理袍服。
皇嗣于东宫每日如履薄冰,便是连见个五品的大臣都如此紧张与小心翼翼,王瑾晨见他敬小慎微的模样心中不由生起一丝怜悯,下官凤阁舍人王瑾晨见过殿下。
王舍人快快请起。李旦受宠若惊的将王瑾晨扶起,我不过是以皇嗣之名暂居东宫,虽有仪制如太子,然册封未下来,不敢以皇太子殿下自居。
皇嗣虽怯弱,然亦是大智若愚明哲保身之举,王瑾晨起身认真道:即便没有行册封礼,殿下也是圣人的儿子,是大周朝的皇子。
李旦只是摇头,眼里的恐惧不曾减少半分,王瑾晨拿出诏书跨上殿庭的台阶,圣人宣诏东宫。
皇嗣李旦便差侍从将内殿诸位皇孙与东宫嫔妃纷纷叫出来跪伏于殿前接旨,诏书内容王瑾晨能够猜到一二,对于东宫必然又会带来一阵惶恐,遂提前与李旦打了声招呼,朕绍膺骏命,顺应天意,继任大统,君位更替,以母代子,皇降为嗣,后降为妃,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心存降位之怨念,竟以巫蛊之术诅咒君王,罪不容恕,妇人歹毒,乃东宫纵容之过,今降皇孙李成器为寿春王,恒王李成义为衡阳王,楚王李隆基为临淄王,卫王李隆范为巴陵王,赵王李隆业为彭城王,望东宫好自为之,莫忘君臣人子之道。
果不其然,即便知道皇嗣妃与窦德妃是遭人诬陷皇帝也不肯承认自己错杀无辜的过失,反而用降罪东宫来掩饰自己,诸皇孙由亲王爵降为郡王无疑又给东宫带来更重的危机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