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加入书签

薛景恒一边说,一边拉着崔肆意离开,只留沈融谕一脸迷茫。

合着这两人快成亲了,来他这里炫耀的?

沈融谕摇摇头,回府去了。

他前脚刚进门,就有一个粉衣女子迎了上来,笑意盈盈道:“怎么世子后悔了不成?”

沈融谕浅笑:“怎么会?郡主虽比你美之多矣,但我不过一浪荡子,他日若负了郡主,赵王父子不拿刀砍我才怪,这份福气还是让薛二去享吧!”

女子笑容更甚,温柔道:“如此妾身就放心了,告知夫人彩霞妹妹有孕的事,虽是世子的主意,却是奴婢来做的,奴婢怕世子以后后悔,反拿奴婢来出气。”

沈融谕将女子抱到腿上:“我又岂是那种人?”

女子往沈融谕怀里靠了靠,在他胸口缓缓画圈道:“纵是奴婢一个不如郡主貌美,但郡主出身高贵,只怕不是好相与的。世子不娶郡主,虽说少了郡主一个,却多了无数和奴婢一同侍奉世子的姐妹,百花齐放,总有合世子心意的……”

沈融谕玩味一笑。

再说崔肆意这边,虽说解释清楚了沈融谕的事情,但见薛景恒还是闷闷不乐,不由问道:“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就说,我不想你有心结。”

薛景恒薄唇紧抿:“我想知道为什么第一次见面,郡主就说喜欢我?”

“因为薛大人长得好看啊,其实在清心书铺之前,我就远远见过薛大人,完全就是我喜欢的类型,于是芳心暗许,那日在书铺,又听见有姑娘向你表白心意,我这一着急,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再后来,也就没有遮掩的必要了。”

这套说辞,崔肆意早就在心里默念很多遍了,今日终于派上用场。

薛景恒语气不解:“仅仅是因为长得好看?”

“薛大人真是对自己的美貌一无所知,整个京城的男子,也就属你和我表哥还有沈四公子最好看了,沈融谕根本就排不上号。”

观察到薛景恒来者不善的眼神,崔肆意立马改口:“但是这其中,又属你最好看,他们都不如你好看!”

见薛景恒勉强接受了自己的说法,崔肆意停住脚步,看向他。

“只是薛大人有一个缺点需要改改,以后有什么不高兴的,要说出来,我们马上就要成亲了,我不想和你做一对怨偶。”

薛景恒微愣,点了点头,算是应了。

第27章 机缘 晃他的手。

进入十月份, 崔肆意和薛景恒定亲的热度,就渐渐消退了,因为京城出现了新的大事—大周六皇子和周天帝身边的红人赵女官进京了。

作为天子脚下的京城百姓, 就连政治敏感度,也比其他地方高一些, 于是大街小巷又开始议论此次周使进京,到底所为何事, 是单纯的互派使节问候, 还是另有什么其他目的。

大周位于大梁南边, 与大梁相邻的六个国家中,以大燕实力最强,其次就是大周。

只是大周的掌权人周天帝不是男子, 而是已逝帝王的遗孀何皇后。

何皇后聪敏能干、知人善用,又有极强的政治野心,丈夫过世后,不从众皇子中另立新君,而是自己登基, 还自封天帝。

大臣中自然有不少反对的, 奈何先帝在时,何皇后就帮着处理政事, 手下能人众多, 几乎占据了半个朝堂, 加之何皇后确实能干,只乱礼制, 不乱天下。

于是,那些反对的老臣,也就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反正何皇后百年之后,继位的还是他们大周血脉。

别人先别提,对什么邻国皇子进京最敏感的,无疑是崔肆意的母亲赵王妃。

景祐帝膝下无女,崔肆意纵是比别的郡主更受宠些,可若是有什么与别国和亲联姻之事,第一个被提名的也是她。

赵王妃是宁愿女儿少受宠些,也不想女儿远嫁蛮夷之地,受那个罪。

毕竟甭管你什么金枝玉叶,到了异国,还不如根路边的野草,至少人家土生土长,比你还适应些。

不过,前些日子崔肆意已经和薛景恒定了亲,赵王妃还比平常稍微安心些。

为周使接风的宫宴照例在甘泉宫举行,四品以上官员和宗室皇亲皆可参加,崔肆意自然也在其列。

虽说朝廷每年都要接待三四次邻国来使,可这次的使者,无疑是最亮眼的。

大周六皇子李晗面容俊美,一双丹凤眼微微上翘,似笑非笑时,最是勾人心魄。

除了中年发福的大皇子和年纪太小还只是个娃娃的九皇子,崔肆意本来觉得他四位堂兄的容貌也算上乘,可与李晗一比,还是落了下风。

大周共有五位皇子,只有三位是周天帝也就是从前的何皇后所出,这其中就包括六皇子李晗,所以李晗日后继承大统的可能性很大。

再说李晗身边的赵女官赵姝婉,甫一露面,就吸引了众多男子的目光。

纵是一身素白衣裙,不施粉黛,也难掩其姿色。

即便与京城第一美人崔肆意相较,也是难分伯仲,各有千秋。

一个明艳冷清,一个清丽娇艳。

赵姝婉今年只有十六岁,又是罪臣之女的出身,却能在一众能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周天帝的贴身女官,可见其手腕之厉害。

坐在龙椅上的景祐帝,首先打破了沉默。

“朕代表大梁子民对大周六殿下和赵女官的到访,表示衷心欢迎,只是从前一直是派礼部或是鸿胪寺官员作为国信使来访,今年却是六殿下和赵女官亲自到访,可是有什么要事?”

李晗面带浅笑,徐徐道:“大梁圣上多心了,不过是李晗对大梁风土人情仰慕已久,这才主动向母皇求了来大梁出使的差事。至于赵女官,则是因为母皇怕李晗淘气起来,没人降得住,特意派来看着李晗的。”

说着还看向左边的赵姝婉,露齿一笑:“是不是啊,赵女官?”

赵姝婉轻声道:“正是。”

李晗转过头,继续道:“若说事情,也不是没有。母皇有意与大梁在两国接壤之处,设置榷场,互通有无,既可使周梁邦交更进一步,又可福泽两国边境百姓,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