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的变化二(1 / 2)
马隆与马钧两个人是跟随着刘靖与刘迈来到这里的,这两个同样姓马,同样有着各种奇思妙想和一双巧手的家伙,很容易让人觉得,他们两个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联一样。
不过刘禅并没有想要知道他们之间那不为人知关系的心思,他只是想知道,这两个家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马钧就不用说了,被人戏称之为三国第一发明家。
从各种史书地方志上都有他的名字,他的改进绫机,织机,还有他的水战百戏图,重现指南车,改良诸葛连弩,这个人无疑在这里就是一个天才。
或者说在某些后代人的眼中,这家伙绝对是墨家的当代巨子,只不过这些幻想在刘禅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全都破灭了。
“听闻德衡喜好改革创新,在这巧技一脉似乎颇有成就,朕也喜好此道,你我正好....”
“小人不想欺瞒陛....陛下,小人....其....其实不喜欢这些!”
刘禅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就被马钧打断了,而且刘禅看得出来,这个家伙是真的不喜欢那些。
或者,从马钧的心中,那些同样也是奇淫巧技,算不得什么本事。
这个发现让刘禅很是吃惊了,他实在是觉得这个家伙和史书的差距,有些大了。
而在马钧的嘴里他也听到了马钧的真相。
这是简单又不简单的普通人,他简单是因为他的心中其实也是仕途。
他从小也是分外的刻苦,各家的经典他也是费劲了心思去学习。
当然,机关之术这种旁门左道他也学了,不过却不是因为仕途需要,是生存需要。
马钧从小便家中贫困,说实话养活他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去读书。
他和马超算是半个同宗,都是扶风人士,只不过他没有马超那般的勇武,也没有马超家中那个让马家再次崛起的父亲。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艰难的活着,艰难的成长,艰难的进入仕途。
年过三十的马钧在曹魏也不过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官罢了。
他的机关术在此之前的确是让他名声大噪,他改进了绫机,之后又再进一步,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这种更加方便好用的东西。
同时,他的名声也变成了天下之名巧。
这,是赞誉。
可是却不是仕途的赞誉,在仕途上,他一直是一个以旁门左道,奇淫巧技为著称的异类。
这并不是因为曹魏看不上马钧的东西,只是单纯的因为看不上他这个人。
从出身就不用了说了,马钧那就没有什么出身,他已经不能算是寒门了,他能活下来都算是得天之幸了。
寒门好歹还有门,他常年连个家都没有,所以出身他比不得那些人。
可是出身不好的官员有很多,这些人也看不上马钧,这就是因为他的那些奇淫巧技了。
他改进这个,改进那个,并不是因为要为国为民,他单纯是因为穷!
而且这个目的,他甚至都不伪装,他就是因为穷,改进之后他从中收取足够的费用,改善自己的生活。
然后让自己能够读更多的书,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从情理上说,他没有问题,从道德上说,他德行有愧。
所以他的心灵手巧并不仅仅给他带来了赞誉,还有给他的痛苦。
和他相同的,还有他的那个伴当,现在还十分年轻的名将马隆。
知道了马钧的过去之后,刘禅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理智告诉他,他现在应该忽悠马钧,继续去搞发明搞创造。
发挥出他最大的作用。
可是现在的刘禅却是说不出这种话来,现在的刘禅已经做不到旁观者清了,他就是一个深陷其中的人。
他的感情,已经慢慢的大过那些理智了。
最后还是诸葛孔明帮助刘禅解决了这个问题。
马钧善奇巧,马隆乃是名将,同时也有一手改良兵器的本事,只不过他们都不想再继续这种事情了。
直到诸葛孔明出现,才替刘禅解决了这个问题,已经显现出几分老态的诸葛孔明仍然是刘禅的知心人,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刘禅的心思,也知道如何提刘禅解决这个心思。
他主动将马钧和马隆两个家伙收入了他的丞相府之中,然后刘禅并不知道诸葛孔明说了什么。
也不知道他们三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马钧在三个月之后将自己在洛阳已经完善到一半的翻水车拿了出来。
这就是已经出现了上百年的龙骨水车,然后被马钧加以改进,这个家伙并不是什么发明家,他更加善于改造。
经过他整改的翻水车在洛阳并没有人在意,因为这是由下往上引流的一种器械,对于洛阳一片平原来说那是有些鸡肋了。
但是对于刘禅不一样,有了这个,诸葛乔的第二个三年计划,他就能够大展宏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