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0)(1 / 2)

加入书签

阿平发现一棵挂着不少桑葚的桑树,高兴地去摘了一把回来,送到萧彧面前:爹爹,吃桑葚,都红了,应该熟了。

萧彧看着他手里的桑葚,虽然已经红了,但离熟还差得远呢,便促狭地笑:我不要。你多吃点。

阿平便拿起一个放到嘴里,然后呸一下吐了出来,脸皱成了苦瓜,呲着牙说:好酸!

萧彧哈哈笑:你忘了李生大路无人采摘的典故了?这也是同样的道理呀。

爹爹教训得是,倒是我忘了。阿平看了看手里的桑葚,扔了吧,有点可惜,吃吧,又实在太酸了,最后还是扔进水中,给鱼儿吃吧。

弄不清裴凛之何时渡江,按照斥候的说法,当是午前便能赶到,所以他们只能在江边等着。

太阳升起来,将对岸依旧没有人踪,倒是有人来渡口渡江,见到这么大阵仗被吓了一跳。不过萧彧早就下令下去,不要大肆声张影响百姓,任他们自由通行。

等得无聊,众人便在江边的树阴下坐着等待。萧彧让人用树枝做了简易钓竿,坐在江边开始钓虾蟹,没有鱼钩,只能学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阿平兴致勃勃,小的时候他还在御花园中钓过鱼虾,这两年大了些,功课日益繁重,又要学着处理政务,主动取消了自己的娱乐时间,连萧彧劝都不听。到底还是个孩子,骨子里还是爱玩的,一有机会,真实的想法便藏不住。

萧彧问:阿平,钓鱼好玩吗?

阿平嘻嘻笑:好玩。

萧彧斜睨他:那你平时怎么不玩了?

阿平说:爹爹这么厉害都那么忙。我得好好学习,否则现在没学好,以后就没法像爹爹一样做个好皇帝。

你能这么想,爹爹很高兴。萧彧笑得很欣慰,但还是意味深长地说,其实学跟玩并不冲突。贪玩是人之天性,若是拼命压抑不让天性释放,往后可能会变成大麻烦。堵不如疏,适当娱乐休闲才对身心更为健康。会玩的人,才能学得更好。

阿平想了一会儿,才说:爹爹说得有理,以后我每天安排半个时辰来娱乐休闲。

萧彧无奈地看着儿子,他这么一本正经的样子,到底是哪位夫子教的?便扭头对坐在一旁的闵翀说:腾云,阿平这样可是你教的?

闵翀的声音都拔高了:怎么可能!陛下你看我像个能正经得起来的人?

萧彧一想也对,闵翀除了公事能严肃得起来,其他时候可真不能算个正经人。

那可能是王启?他是礼部尚书,平日里最一板一眼,特别讲究规矩,至今还在催促自己立后妃呢。

这老头估计也知道他与凛之的关系,但从不当着凛之的面提立后妃的事,凛之不在的时候,他可没少提。

阿平说:爹爹,无人教我,是我自己觉得该这么做。我已经不小了,过了可以玩乐的年纪了。

萧彧抬手揉他脑袋一把:谁跟你说长大了就不玩了?你爹爹我不还照样逮着空就偷懒啊。

阿平小声嘀咕:可我最近没见着爹爹偷懒的时候,总是忙到深夜都未熄灯。

萧彧被儿子这么一怼,尴尬地笑:这不在打仗嘛,你师父又不在,我当然要忙一点。从今往后就好了,仗打完了,你师父就能留在京中帮我了。

此时居岩大叫起来:陛下,快看,师父回来了!

萧彧赶紧抬头朝江对岸看过去,江面宽阔,对岸的一切有些模糊,看不太真切人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河对岸出现了一面随风飘扬的红色大旗。这旗的颜色,正是安军的大旗颜色,凛之果然回来了!

阿平兴奋地扔下手里的钓竿,跳了起来,大叫:爹爹,果真是师父回来了!安军凯旋了!太好了!师父回来了!

原本正散漫地坐在树阴下闲聊的群臣也回过神来,都纷纷起身朝对岸看去,一个个难耐激动,毕竟等了一上午,都急着回去过节呢。

萧彧起身,理了理衮服和冠冕,准备迎接他的大功臣。

对岸早就备好了渡船,等着迎接凯旋的将士们渡江。所以并没有等太久,便有船只从对岸过来了,第一艘船上就竖着那面大旗,不肖说,便是裴凛之的船了。

船终于近了,渐渐地,能看清旗上的图案与字了,船上的人也渐渐看得清了,船首那位昂首挺立的伟岸男子不是裴凛之是谁?

萧彧看着那道身影,嘴角高高扬了上去,眼里都是笑意。

周围的大臣都在嚷嚷:到了,到了!裴将军威武,大获全胜!陛下之幸,安国之幸,天下之幸!

萧彧并没有说话,他只是望着江面微笑。船越来越近了,很多的船一起过来的,但萧彧只看见了走在最前头的那一艘,只看见了船头站着的那一个人。

江风将红旗招展起来,吹得裴凛之的舞袍前摆翻滚着,仿佛踏着祥云而来的英雄,他想起了那句有名的台词,嘴唇再也合不拢来。

船终于在江边停下,裴凛之从船头纵深一跃,轻巧地落到了江岸上,他前行两部,抱拳就要单膝跪下:陛下!凛之幸不辱命,完成了使命,回来了。恭喜陛下,终于完成天下一统!

萧彧急忙走前两步,将他的胳膊托住,将人拉住了,仔仔细细地端详,看他有没有受伤:爱卿平身,辛苦了!这一切都是你们的功劳!有凛之在,我大安江山便有了定海神针。

两人四目相对,眼中只看得见彼此,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知道不合时宜,只能默默地端详彼此,爱意都要从眼中溢出来了。

直到闵翀咳嗽一声,说:贺喜裴将军!恭喜陛下!裴将军与陛下,便是良臣遇明君,天作之合,何愁天下不定!这是天佑我大安!

周围的大臣们也纷纷附议,向萧彧与裴凛之道贺。

两人回过神来,移开视线,深吸一口气,整理一下仪容,这才来跟群臣和其他武将说话。出征的将士非常多,但跟着裴凛之一起回来的只有关山,萧繇带着队伍回了长安,吉海则被裴凛之派遣驻守在幽州,提防塞外各族入侵。

他们寒暄的时候,源源不断有将士从船上上岸。这次跟着回来的将士人数不少,很多是当初自崖州与广州便跟着的将士,他们离开故乡已经好些年头了,如今仗打完了,也是时候放他们回去与家人团聚了。

这些将士可以退伍回家乡去,朝廷会根据各人的军功给予安排,有的可以回当地做小官吏,有的则一次性发放一笔补贴,并且终身享受税赋优待。

愿意留在军中做终身军人的,也可以继续留下来,虽然天下一统,但依旧需要人戍边与□□。

所有退役的军人都是预备役,日后若有强敌入侵,他们将响应朝廷的号召,重新入伍,披甲执戈,保家卫国。

回去的时候,萧彧没有坐马车,而是换成骑马,与裴凛之并行,一起进了城。后面的大臣们看得直咳嗽,陛下与裴将军也太不注重君臣礼仪了,怎能并行呢。

萧彧才不在乎这些,人本无尊卑之别。这天下说是姓萧,其实并非萧家的,皇帝谁都能当,他不过是因缘际会坐上了皇位。

这天下是裴凛之率领将士们打下来的,他们也是安国的主人。

街道两旁围满了人,全都是不知道从哪儿听到安军凯旋消息的百姓,引颈看着入城的队伍。

有人带头欢呼起来:陛下万岁!裴将军万岁!安军万岁!

有胆大的百姓拿着新煮的粽子递给归来的将士,将士们又感动又开心,推搡着不肯收,有的粽子不小心还掉落在了地上,一旁的将领见状,便说:收下吧,谢谢乡亲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