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最后的贞观四(2 / 2)

加入书签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无尽的悲伤在心头蔓延。

与后人,李世民不过也是史书上的一个名字。可与她,却是活生生的一条生命逝去。

一个和她此生命运牵涉极深的男人!甚至左右了她的婚姻,她的命运!

现在!

这个男人走了!

他临死前还不忘他的丰功伟业,不忘美洲,澳洲……

还有什么样的歌曲能唱出他的心声?

无疑就是这首向天再借五百年了!

英雄迟暮啊!

她想起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孙权……

想起刘邦,项羽……

想起无数的豪杰!

可最终却难逃一死!

一起跟来的嫔妃也赶来了,站在雪地中的杨晓然甚至能听见那裂帛一般的哭泣声。

她们在哀叹什么?

哀叹自己的丈夫离去么?

不!

更多地是在哀叹自己的命运!

昨日还争风吃醋,相互打破头。可现在却是统统哭成狗。这个可以掌握她们荣华富贵的男人不在了,她们的存在也就没了意义。

有那孩子的,可以出宫去投奔孩子;就算只有女儿的,也可在宫中养老。而那些没孩子的年轻生命,要么自愿殉葬,要么就只能去寺庙中落发为尼……

从此,她们便与李世民一样,时间的繁华于她们再也没有了意义。

宫人哭泣着,忙碌着,快马进出着,奔向长安,所有的一切都沉浸在悲伤中。可却在这上气不接下气的哭泣中,所有的一切又尽然有序地进行着。

一.夜间,大雪染白了整个大唐,从皇城开始一直衍生到街道,小巷,家家户户的白幡被风雪融合了。只有风起时,你才能看见,才能看见,那影影绰绰的皆是为天子离去的悲泣!

三天后,太子李承乾与自己的兄弟姐妹扶着灵柩回长安。一路上,百姓相互搀扶奔走哭泣,震动着整个大地。各国使节也纷纷前来吊唁,整个大堂陷入一片悲苦中。

四夷之人入仕于朝及来朝贡者数百人,闻丧皆恸哭,翦发、剺面、割耳,鲜红的血液流淌在白色的雪地上,那么刺目,那么刺目……

刺地所有人的心都在如刀割般的疼痛。

李世民,这个用不当手段夺取了皇位的男人终其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向天下人以及他的老父亲证明着:他会是一个好皇帝!

他,做到了……

从此以后,李世民三个字不当响彻寰宇,更是照耀古今,成为千古贤君典范!

他的光辉直到千年后仍在发光,发热,让后世子孙引起自豪!

盛唐始于李世民,这话不是否定李渊,而是对李世民最高的评价!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这样认为。

作为一位君王,终其一生都虚言纳谏,以百姓苦痛为自己的苦痛,古往今来贤明君主不少,可做到李世民这样的却是无几人。

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而他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为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慈父。无时无刻都不在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着,哪怕是历史上的儿子们不争气,可他依然选择了宽容。

勒内·格鲁塞曾经这样评价他,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的中国,并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

天可汗之名响四海!即使千年后依然如此!

他是中国漫长历史中最闪耀的那颗星,文治武功除却尧舜禹,无人能比肩!

千古一帝之名当如是!

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都请杀身殉葬。就算有表演的成分,却也可见李世民深得人心。

灵柩到达长安时,整个长安城都在悲泣着。大雪无法独挡人民对这位君王的感激!

正如他说的那般,民如水,君如舟。这句话虽被一个时空游客盗用,可李世民却从听到的那一刻起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这些年来,他深深地记牢了这点。时时刻刻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所以,百姓出城几十里匍匐相迎天子灵柩是他用一生的勤政爱民换来得!

伟大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超越了世间一切的不可能!

伟人要克制太多的私人情感,要牺牲太多的不喜欢。无他,只因他们要实现那至高的理想,至高的抱负!

一百三十多年的中国第二个黄金时代,概因此人之功!

而除此之外,便是他本身的美德!一言一行当为帝王典范!

杨晓然随着人群慢慢走着,群众的哭声似要把这大雪吹散。当太极宫的轮廓慢慢出现在眼中时,杨晓然低下头,勾起唇,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低声喃喃道:“父亲,我们到家了……”

灵柩慢慢地被抬入承天门,一干留守京城的大臣哭得昏天暗地。程老爹扑上来,拍着棺椁大哭道:“陛下啊,陛下!您,您怎,怎么可以,可以!丢下老臣走了啊,陛下啊,陛下……”

杨晓然含泪望着头发花白的父亲。

他曾与棺椁里的老人并肩作战很多年,可随着时间推移,他的战友一个个离开人世,现在终于轮到李世民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名为君臣,其实何尝又不是战友?

多少次出生入死,都是并肩而行。

可现在……

走了……

走了……

都走了!

只剩下寥寥几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风雪中哭嚎着……

雪,一片又一片,静静洒向大地,承天门上的白幡飘荡着,飘荡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